今天早上在報上看到中時用幾乎全版報導「The Big Issue」,其實這個刊物先前就知道了,在網路上有聽說,同時在較早的破週報上面,也有專題報導。當時是破週報在華山的誓師大會,記者也針對其操作手法作了一些評述。
相對之下,中國時報的角度就比較不太一樣。我記得在紙本版上,開頭就是「我們就是商業」,但後來又修正為什麼社會企業之類的。
大概一個月以前就知道這份刊物,也有這個消息,不過一直沒上PO,因為不太想為特別的刊物作推銷,雖然他們的作法是有爭議的--一個能募到數百萬,可以跨界、在華山辦活動的刊物,實際銷售者是街友....
不過還是選擇了,是因為裡面李取中把自己的企業取名為「大智文創志業」。如果是一個關心社會議題性的刊物,那跟文創有何關係?好拉,辦雜誌勉強算文創(那蘋果也算文創),但為何是「文創志業」?但觀察其站台的人,舉辦的活動等,似乎都跟近年來主推「文創」這個議題十分用力的人物。小弟自己就有個想法,尤其看到一開始大聲喊出「我們就是商業」時,是否有一種典範轉移的趨勢?
以前,關心社會議題、關心文化話題,一提到商業,等於觸犯大忌,因為文化批判、文化工業,甚至西歐數世紀以來的文化傳統,充滿了反商意味,尤其痛恨庸俗化。但在文創產業的出現,似乎有一種典範轉移的過程,尤其透過一些演唱會、影片等大眾傳媒的力量,甚至自己培養寫手、文化人、記者等文化媒介人,重新塑造了「文化」的意義,甚最後回頭影響了政府決策、學界觀點。在看到TBI這幾則消息時,尤其那句「我們就是商業」,取名為「文創志業」,突然有了點感覺。或許,這也是為何,長久以來,不少藝術人、文化人等,對文創是疏離的,總是「文化」創意產業,但這或許只是某些人的典範轉移阿。
========
街頭刊物 李取中辦雜誌 幫遊民拿釣竿
2010-05-10 中國時報 【何榮幸/專訪】
他的偶像是賈伯斯,他也參與創辦了奇摩站與樂多網。然而,當賈伯斯推出iPad造成最新搶購熱潮時,來到四十歲人生關口的他,卻毅然辦起把半數收入捐給遊民的雜誌。
他是李取中,英國社會企業「The Big Issue」(TBI)台灣版總編輯,他不是把魚送給遊民,而是鼓勵遊民拿起釣竿。
一股腦投入TBI台灣版後,李取中曾在受訪時表示「我們就是商業」而引發質疑,他的進一步解釋則是「我們就是社會企業」。他強調,既然選擇用社會企業方式辦實體雜誌,未來發展自然必須接受各界公評檢驗。
網路產業先驅 回應召喚走不同路
轉向實體雜誌之前,五十九年次、X世代、東海物理系畢業的李取中,已經在網路產業闖盪十三個年頭了。
一九九七年,退伍後的李取中和幾個朋友成為奇摩入口網站(今之「雅虎奇摩」)創始員工,負責奇摩新聞及使用介用設計;後來他參與創辦和信超媒體,負責網站規畫及內容合作;等到奇摩拍賣爆發收費風波時,他創辦的樂多市場(前身為「當鋪」)積極搶攻拍賣網站商機,擔任樂多總經理的他也一炮而紅。
以上是網路產業人士熟悉的李取中,符合一般人對於「網路新貴」的各種想像與顯赫戰功。他的敏銳嗅覺與商業頭腦,讓他在四十歲之前達到了傳統定義的「成功」。但這並非李取中追求的目標,他強調:「我的內心一直有兩句話在召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兩句話,正是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二○○五年在史丹佛大學演講時的結尾,李取中的解讀是:「保持飢餓,這樣你才能在最平凡的食物中品嘗出最自然的美味;保持未知,這樣你才能在最無奇的事物中察覺到這世界的奧秘。」在這兩句話驅使之下,他的人生開始走向不同道路。
二○○八年推出「樂多新文創線上誌」,是李取中走上實體雜誌之路的開端。當時他與二、三十位人在國外的專業寫手合作,大量涉獵國外書籍與雜誌,希望帶給台灣人更多具有思考性與世界觀的訊息,這項嘗試獲得了隔年「網路金手指」年度大獎。就在這段期間,他接觸到「The Big Issue」(TBI)這本非常不一樣的雜誌。
辦TBI台灣版 收入一半分給遊民
創立於一九九一年的TBI,至今已有十八年歷史,在英國、日本、澳洲等九個國家以不同版本形式發行。「各國版本唯一的共同點,都是透過Homeless來販售,收入一半歸遊民;除此之外,各國版本的編務都很獨立,所以內容都不相同,並不是英國版翻譯成各國語言」,李取中說,他希望透過這本社會企業實體雜誌,一方面為遊民創造工作機會,另一方面則為二十歲至三十五歲的年輕人增進世界觀。
為了爭取TBI總部授權,李取中運用人脈,請出名家聶永真設計台灣版The Big Issue試刊號封面,在去年十一月飛往倫敦拜會TBI創辦人博德,並順利獲得授權,初期以月刊方式發行(英國TBI是周刊)。
「我花了很多時間拜訪萬華社會福利中心,舉辦五場說明會,前後跟一百多位遊民說明理念後,有三十位報名參加訓練;我們依人口流量選了三十個捷運出口,請遊民掛上識別証在尖峰時間販賣。」然而,四月一日當天開始上路時,有多位遊民改變心意,真正出面叫賣雜誌者約為十九人。台北縣市之外則是透過超商通路販售,所得半數將撥入聯合勸募。
李取中並沒有因此感到沮喪,他反而藉由遊民反應調整販售策略,「我們原本以為站在捷運出口賣得最好,後來發現錯了,捷運族在進出捷運時最匆忙,很難停下腳步,反而離捷運出口遠一點會賣得比較好」。他的目標是今年達到一百位遊民固定販售,第二期起約印行兩萬份,未來漸進由月刊改為雙周刊。
街友負責販售 一兩千位志工加入
很多人懷疑他樂觀過頭,才會一口氣印了十萬本創刊號。自己擔任總編輯的李取中強調,「這也是一種行銷策略,要讓更多人知道這本雜誌的存在」。為打開知名度,他請出幾米繪製創刊海報、舉辦創刊演唱會(「艋舺」製片李烈等人出席力挺),並破天荒與前陣子紅透半邊天的「開心農場」幕後團隊合作。
「開心農場提供十萬農民幣做為贊助,Facebook網友經過加入粉絲等三項步驟,就可以獲得一塊農民幣,如今我們已擁有三萬多名粉絲,其中有一、二千位願意擔任志工發DM或賣雜誌」,他指出,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聰等人在英國留學時,也曾在街頭賣過TBI,這些遊民之外的志工也是重要販售管道。 愚而不昧世代 主導台灣未來發展
為了完成夢想,李取中過去的人脈也都被他抓來當「苦主」。例如中子創新贊助了創刊演唱會、華山藝文特區贊助辦公室、貝立德提供一千件T恤、知名背包品牌SATANA贊助了一千個書包,聯合勸募也加入合作行列。
「我估計到雜誌可以長期支撐前,大約要花三百萬到五百萬元的預算,目前則已籌募到兩、三百萬元」,在李取中眼中,募款並不是最困難的事,實體雜誌的編務壓力,才是他和編輯團隊現階段最頭疼問題。
從不做人生規畫、喜歡安達充漫畫的李取中,把新公司取名為「大智文創志業」,頗有知名雜誌Monocle味道的TBI台灣版創刊號,封面主題則是「愚人世代」。他相信「大智若愚,愚而不昧」的Y世代,將主導台灣未來的發展。而他這個「愚公移山」的X世代,未來還將成立基金會幫助沒有工作能力的遊民,讓TBI的理想能夠在台灣真正生根。
==========
「我們就是商業」-台版The Big Issue及其操作
文、圖/陳韋臻
最開始,聽聞發源自英國倫敦以幫助遊民、並提供社會議題與遊民生活資訊的The Big Issue要在台灣發刊,相當興奮;但隨著媒體露出與臉書上不停徵召志工的訊息統合起來,部分的疑慮也跟著掉出來,公益/利益、遊民/志工人數懸殊比例,還有最詭異的,在國外不曾出現過的,The Big Issue在臺北縣市之外便利超商上架販賣的部份。因此,在上週末,記者參與了The Big Issue腳踏車志工捷運站宣傳活動,並訪問了總編輯李取中先生,將困惑一股腦兒頃出。李取中先生也不嫌棄這些可能惱人的問題,誠實地回覆了記者的疑慮。正巧搭上黑人陳建州因為公益與自家商品帳目不輕的新聞消息,在閱讀完此篇報導後,臉書上破三萬的粉絲群們對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公益的想像,可能出現若干程度的調整;而同時,在購買者或志工參與的行為,也該由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真正轉入與遊民互動、了解的層面。
上週六(4月17日)下午,華山藝文中心聚集了數十位裝備齊全的腳踏車隊,墨鏡安全帽護膝鞋子手套背包一應俱全的人群中,也有父母帶小孩一同出現的場景。小孩說,媽媽逼他來的,他早上才考完試,現在比較想在家寫作業。夾雜在這些看似週末騎腳踏車綠假日的人們裡的,是一名穿著橘色制服的七十歲遊民阿伯,在第一梯次的受訓中未被認可,因此沒有趕上之前4月1日愚人節的販賣階段,在補課後,今天第一天上工,背包裡裝著The Big Issue雜誌創刊號,他就默不作聲地站在近三十名的腳踏車群眾旁,瘦瘦小小的,橘色背心總從他一個肩上溜下來,沒有誰來跟他說話。
記者坐著捷運,與跟拍紀錄片的公民記者大暴龍和兩名參與販售的街友劉子承和賈西亞,接受更改了四次地點的指令,終於在捷運站口與其中一隊腳踏車隊會合。人潮來去,腳踏車友們將腳踏車停在捷運站口,發傳單、四處行走;劉子承在遠方賣了一本雜誌,賈西亞為了找錢還向大暴龍借了兩百元。途中聊天過程,賈西亞解釋,目前他一天差不多賣出七、八本雜誌,每本五十元的進帳,一個月收入換算下來一萬出頭,扣掉每日撘車往返中正紀念堂站、中午再到另一處打工返回,加上飯錢支出,其實無法存到錢租房。劉子承的販售狀態更為慘淡,前三天各賣出兩本雜誌,一天收入一百元。兩人感情好到劉子承不停嚷著要去賈西亞的中正紀念堂站賣雜誌,賈西亞則回答:「讓你賺一下無所謂啦!」然後拐著不良於行的腿,摘下帽子,歡愉地說要與記者和大暴龍去喝咖啡。
這兩位是目前The Big Issue販賣街友的成員,是台北縣市至少上看一千位遊民(官方統計數量台北市為500-600人)、最初100位參與說明會、三十位參與訓練、十七、八位上工街友的夥伴(目前兩個梯次下來,一共有二十五位街友真正在進行販售工作)。相較於目前短期志工三百位、長期志工十多位的比例,義務幫忙與受益的街友比例懸殊。這個原因或許出在第一本The Big Issue上路的匆促狀態。根據李取中描述,原先他其實並未聽聞The Big Issue雜誌,是在去年七、八月有朋友找他做雜誌,同時看見關於日本The Big Issue的介紹,才想到用這種企業模式進行。他在去年(2009)十一月才飛往英國與The Big Issue創始人賈伯斯見面,回台今年二、三月開始與遊民團體和遊民召開說明會,而他個人期許能夠在四月一號愚人節創刊的堅持,使得雜誌創辦和遊民召募的時間相對縮短。「目前我們是希望,至少在今年結束以前能召募到一百位遊民。」
另一方面,在便利商店的通路,「我其實一開始是不希望鋪這些通路的,但因為希望讓社會大眾接觸到這本雜誌,也需要媒體操作,因此只要不違背我原則性的問題,也就是遊民在賣的地方不鋪通路,我就可以接受。」而相較於一本一百元當中給遊民的五十元,在便利商店方面,則是採用將五十元回歸The Big Issue,其他方面由便利商店自行決定上架費,剩餘再以便利商店之名捐給聯合勸募。換言之,The Big Issue並未與超商決議捐款數字,因此實際上進入聯勸的帳目,至少至目前為止我們無可得知。而捐款入聯勸的金額,則是以專款專用的方式處理,讓聯勸決定申請單位是否符合失家(homeless)的適用對象,再行撥款。至於志工販售的方面,撥款到聯勸的方式也類似便利商店販賣的情形,「我們扣除掉通路成本、志工組織等金額,再將剩餘的給聯勸,目前是簽約不可低於商品的兩成。」
至於台北The Big Issue報導內容的選擇,翻開第一本「愚人世代」,內容多為流行文物或iPad、服飾、無印良品的內文(置入性廣告?),而毫無與遊民相關的資訊或報導,李取中則是表示:「我必須誠實說,我一開始並不是為了幫助弱勢才去做雜誌...社會企業就是企業,我們只希望能夠讓大眾有持續關注且改善遊民機會,但其實我們與其他商業是沒有差別的。一般社會大眾會以為我們是非營利組織,用比較高的道德標準要求,但說實話,就是商業企業,不然我就直接做非營利組織就好了......」也因此,在雜誌內容上,李取中認為無須與通路(遊民販售)有關聯,雖然目前第二期暫定有遊民報導,但,「通路與內容無關,對我來講這就是雜誌,與透過什麼通路無關。」
由此,四月初在台灣媒體界,紛紛以「公益、遊民翻身、讓愛心萌芽、熱血」見報的The Big Issue,在往後除了必須受大眾檢驗其帳目公開之外,更重要的是,回到李取中說的「我們與其他商業是沒有差別的」,台版The Big Issue更可能受到的考驗便是其商品內容的可讀性。既非自許另類媒體而是給年輕世代讀的雜誌,就交給年輕世代做選擇,但是,李取中也補充到:「我們還是有做關於社會議題的部份,像第一期就有綠色企業和世界地球日,我們不是不做,但我們也不會整本都做。」
資料來源:破週報
http://pots.tw/node/484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