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Brahms6跟德國的Brahms都一樣,都想嫁掉,但是都嫁不掉。
中國也面對這個問題,看來這就是工業化社會當中產階級新起,都市經濟蓬勃後等的後續影響,說負面,似乎有價值判斷謬誤。不過,日本很早就有這個現象,台灣繼之,現在中國爆發。日本人比較狠,說她們是敗犬。
如果人數一多,自然形成潮流,也當然會產生類似產業,倒未必是相親業,可能是單身經濟,寂寞商機。這一點台灣跟日本都出現過,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娛樂是越來越個人化,小弟有時候一天都不太跟人用嘴巴說話(但不代表不發言,我不剛不正更你說我嫁不掉嗎),也發現小弟的自閉傾向。
我同樣po幾個今天中國的勞動新聞,其實都是這個中產經濟新起的一體兩面。中國正在步過去台灣的老路,賺錢也不知道截至。工作第一,生活第二下,包括科技業和製造業的進駐,對文化事務是沒有興趣的。
===========
大陸「剩女」銷不掉 內心隱痛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7.05.10 02:39 am
時下上海粉領族流行打高爾夫球,球場出現許多女性練習者。運動為女企業家及女性創業者提供以球會友和拓展事業的機遇。
中新社
白領族煩惱多多,現在又出現條件好、卻難找對象的「剩女問題」。
香港明報報導,五一長假期間,北京先後舉行多場萬人相親大會,主要就是因應都市出現的「剩女問題」。但之前北京龍潭湖原訂舉行的春季大型相親會,卻因報名相親的男女比例為一比八,嚴重失衡,相親大會被迫取消。主辦單位透露,女性報名者多為事業有成的白領階層。
「剩女」是大陸目前普遍的社會現象,人數一直在增多;不管是用「三高」(高齡、高學歷、高收入),還是用「三S」(Single單身、Stuck被卡住了、Seventies生於一九七○年代)來形容「剩女」,都體現現代女性的某種無奈。
「剩女」即剩下的優秀女子,一本時尚雜誌如此形容「剩女」:長得漂亮、學歷高、有思想、有個性、有原則、有品味、感情豐富、十分自我,卻找不到男朋友。她們表面風光,內心隱痛,這些「剩女、準剩女」的父母,面臨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女兒愁嫁的時代。
香港中通社則報導,上海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專家最新披露一份調查顯示,上海白領擇偶,最看重的是對方的個性。
復旦大學心理學系王燕博士指出,從去年起,復旦心理學系以婚戀為主線,對上海千餘名白領的擇偶及婚姻狀況進行問卷調查。總體而言,上海年輕白領擇偶的前五項標準是:和善、通情達理,健康,容易相處,聰穎,善於持家,能賺錢、外貌有吸引力這兩項則排在第八、九位。報告還顯示,在十三項擇偶標準中,排名最末的兩位是家世好、有信仰。
在有關白領擇偶性別差異的調查中,在男性白領眼中,最重要的擇偶條件首先是性格,如和善、通情達理,容易相處,「善於持家」排在第五位,比「外貌有吸引力」高一位。與男性白領相類似,對女性而言,最重要的擇偶標準,首先也是性格,其次是經濟實力或潛在的實力,如能賺錢、聰穎、受過高等教育而「外貌有吸引力」排在第十一位。
=========
大陸年輕白領 越操越累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7.05.10 02:39 am
「工作第一、生活第二」,正成為大陸年輕白領的生存信條;而超長的工作時間、基本沒有休息日、睡眠不足、三餐不定,這些白領族變得越來越疲憊。
北京「中國青年報」一項調查顯示,每天工作八小時以上的白領,占百分之六十五點六,每天工作十小時以上的人超過百分之廿。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許燕說,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是導致過勞的重要原因。
任職於山西省太原市某廣告公司的屈銳,工作才一年,已嘗到過勞的滋味。每天早上八點上班,晚上八點、甚至更晚下班,每天扛著攝影機跑兩三個地方,回到公司剪輯、後期處理,同時還要聯絡客戶。屈銳說,「我早就沒有了剛入行時的好奇心和膨脹的激情,純粹是為了工作而工作」。
報導指出,身心疲憊的年輕白領,開始變得對各種樂趣視而不見,枯燥、單調,成為他們描述自己生活最常用的詞彙。而健康每況癒下、精神萎靡不振,年輕的白領甚至開始面臨「過勞死」的威脅。
在過勞高發的科技、教育和IT行業中,「北京晨報」隨機調查顯示,八成的人認為自己有過勞症狀,近七成的人認為自己已經過勞,但沒辦法休息調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