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旺報上刊出了一則關於對岸要成立中國當代藝術院的消息,有趣的是,記者也提問:是智庫?還是招安?以及,就算是智庫,為何不能招安?

在歐洲認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架構上,有所謂公部門、私部門與第三部門的關係,他們形容這是「微血管」的關係,亦即互動緊密、細微。然而,這個架構在歐洲還只是一個統整性的概念,並未有非常多的實證、田野案例,尤其是一些模糊地帶,比如公私部門之間的交流關係,白手套關係等,現在都還只是台面下的問題,但不代表沒有發生。

政府為了蒐羅、扶持藝術界,甚至投以資源,以標題看,毫無問題;給藝術家補助,藝術家多半也不會反對,因為跟私部門互動,講求效益、效率、獲利,不是藝術的語言,相對,對於公共資源挹注藝術的理論與聲音,也一直沒有斷過,也合理化成為一套說法、觀點。政府照顧文化界,天經地義。但是極少數的文化工作者不願意拿政府的資源,原因為何?下文中「這就像是朝廷收編了原本是草寇的藝術家們,然而事實是這些草寇不但原本就出自朝廷,也一直想要再被朝廷收編。」這一段話,讓我去想這些事情,不過艾未未也多少還是幫過北京當局工作過....但是相對其他藝術家他是有骨氣多。

藝術,為了五斗米折腰,是正確的?還是要自立?尤其是具前衛性、批判性的藝術。數百年前,部分不為當時主流所接受的藝術、宗教、民主人士,在歐洲由於諸國林立,也由於封建制度資源集中,所以只要某個國王認可,就可以獲得資源,但現在組成政府的方式不一樣,藝術(也包括宗教、民主等)人士,面對這樣的一個資源:公共資源的態度也應該繼續討論。

=========
打造藝術智庫?還是招安? 打造藝術智庫?還是招安?中國當代藝術院 北京成立

2009-11-17 旺報 【記者羅珊珊、葉育伶/採訪報導】
     
      中國當代藝術院上周在北京正式成立,是中國首次成立專門研究「當代藝術」的學術創作機構。然而有人鼓掌,也有人持觀望態度,比如知名藝術家陳丹青就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

     中國當代藝術院隸屬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由四川美術學院院長、藝術家羅中立出任藝術學院院長。同時有21位藝術家獲聘為當代藝術院的研究員,包括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魯迅美術學院院長韋爾申,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徐冰,以及蔡國強、方力鈞、王廣義、嶽敏君、張曉剛、邱志傑等諸多當代藝術的明星。

     廣邀當代藝術明星

     之所以將這些當代藝術家稱為明星,源自他們的作品在拍賣市場成績亮眼,備受世界矚目。日前世界知名藝術網站Artprice公布了2009年度當代藝術家拍賣價格排行榜,前50人名單中,中國藝術家占據16席,8名中國藝術家更躋身前20名。其中藝術家曾梵志以拍賣總額1107萬歐元位列世界第六。藝術家周春芽說:「中國已經躋身當代藝術大國,卻沒有一個組織、機構將優秀的藝術家們整合到一起。中國當代藝術院的成立,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白。」

     中國藝術研究院以學術研究、藝術教育、藝術創作三個面向作為發展的主軸,隸屬於中國文化部之下。全院約600名研究人員和創作、教學、編輯出版及管理人員,分布在12個研究所、16個專業研究中心和創作機構,11個雜誌社和出版社及研究生院等不同機構。除剛成立的中國當代藝術院外,目前有戲曲、音樂、美術、電影電視藝術、曲藝研究所等12個專業研究所,作為中國大陸以藝術研究發展為職能的官方研究機構。

     陳丹青質疑藝術家被「招安」?

     然而中國當代藝術院的成立引起了美術界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各界仍對中國當代藝術院的成立持觀望態度,大家討論的不外乎是對中國當代藝術能否以主流方式予以推動,以及怎樣才能將國家的文化資源與當代藝術的發展有效的結合起來,並建立起公開化、持續性和永久性的交流平台。

     在成立儀式上,另一位知名的當代藝術家陳丹青則直接點出了對於當代藝術家是否被「招安」的質疑。本報透過電話,越洋採訪到陳丹青,他表示,中國的藝術家從來都沒有真正的創作自由可言,而包括他在內,這次被「招安」的藝術家都是出身自中央美院,「這就像是朝廷收編了原本是草寇的藝術家們,然而事實是這些草寇不但原本就出自朝廷,也一直想要再被朝廷收編。」在他眼中,只有像艾未未這樣的藝術家,才稱得上擁有自由創作的精神。

     不過受聘的藝術家們多認為應樂觀看待此事。曾梵志指出,創作出好的作品才是真正的關鍵。另一位藝術家周春芽則表示,今後大家看待他們是否被招安,或創作上是否會受限,關鍵仍在於藝術家的立場。「事實上,我們藝術家的創作還是自由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