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週一都會有工商時報的文創園區,有機會都會來看一下。尤其相對於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報導角度,似乎跟台北市政府緊密的合作在一起,回想一下,幾乎每週都看的到台北市政府的一些動態。

下面是介紹台北市政府要組團,前進北京文博的消息。文博其實好幾年前就有了,大概就是秋冬之交,暫時不管他們內涵如何,光北京願意每年都舉行一個展,台灣從一開始零星地考察參加,到現在要組團參展看來,對岸其實在建構平台、品牌的動機看來比台灣強很多。台灣大概就是參展,租個攤位。嚴格說,跟以前參加影展、書展有何不同?而影展跟書展倒還可以去歐洲玩玩,現在在大陸舉辦文博--這個世界工廠現在漸漸在建立品牌與平台了,未來將會如何?

早上也聽到謝金河的談話,他說,如果現在科技業發展下去,台灣遲早會成為中國的代工地。這個風潮會不會也提前吹近文創產業?值得觀察兩方的作法。

不過我瀏覽一下下面台北市的作法,感覺奇怪的是,一如第二篇報導THE ONE的劉董事長說,他去對岸參展,就是建立灘頭堡,台北市去北京介紹「聽奧」、「台北市電影委員會」是要?政府參展跟廠商參展意義不同,則政府(即其所屬的第三部門)參展意義是?

還有,下面報導看來,台北市以及一些設計/工藝公司,紛紛搶進大陸,也佈局一段時間。但是更早去對岸發展的一些文創業者,其實對大陸都不太敢領教,我還聽過「大陸市場除了語言通以外,其他什麼都不通。」的經驗。究竟我們是否是在神話大陸市場?以及台灣一些製作商業電影的業者,也有的宣示以後就是要以對岸為主要市場考量,還有更早就前進對岸的流行音樂(像一些偶像團體在大陸的時間不見得會少於台灣),這塊市場究竟哪些可以去?哪些去不了?是短空長多?還是短多長空?如果大陸已經有擺脫代工、打造品牌的趨勢,台灣人自詡的「領先」,能有多久?

=======
台灣73條好漢文攻北京城!

2009-11-23 工商時報 【邱莉玲/台北報導】

     深秋,是台灣文創業搶灘大陸市場最佳時刻,目標鎖定華人世界最大規模文創盛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簡稱北京文博),發動第三波攻勢!

     領軍的是台北市副市長兼代文化局長李永萍,「文化創意要走出台灣,跟國際密集交流、激發,才會促進整體產業發展。」她直言,台北市政府自2007年起,即意識到大陸市場對文創業者進軍國際的重要性,基於台北是6成以上台灣文化創意業者紮營基地,自然責無旁貸地帶領業者連續3年搶攻北京文博,且出錢出力做整體行銷包裝,凸顯台北原創主題。

     文創能量

     從政府到民間、由展區外擴市場

     負責整合執行的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邱正生表示,台北將持續把引以為傲的文化內涵與精品帶進中國,輔以優質的展場設計與服務態度,促進台灣整體文創產業商機,並形塑風格城市、創意之都的台北意象。

     自第1年帶隊參展北京文博試水溫後,第2年即集結64家廠商、促成8,000萬元以上成交金額,到今年更形成一股台北文創新勢力,在「文化、創意、生活型態」(Culture、Creativity、Life Style)的主題下,台北創意設計能量以「台北文創精品館」為中心,一路擴散到北京文博主展場,甚至北京街頭,並促成具體合作投資成果。

     例如,北京文博主展場中的「文化旅遊景區與旅遊商品」展館,北京市旅遊局規畫5百平方米的「港台北京禮物創意產品邀請展」,即由台北The One異數宣言公司負責,在不遠處的煙袋斜街,The One投資上億元的3家新店同時開張;另個「創意生活─陳設藝術」展館,中國陳設委員會委託台北的邱德光建築師事務所操刀。

     又在北京文博首日「兩岸城市創意產業商機洽談會」開幕酒會上,耕耘北京文博4年之久的頑石創意公司,將宣佈與中國的青牛軟件、兩岸咖啡、杭州西溪溼地當局等戰略夥伴,攜手開發大陸市場的合作計畫。

     不僅如此,台北整合台灣文創能量、辦國際活動的領導力也被肯定,在剛成功辦完台北聽奧、將迎接台北花博之際,李永萍將在開幕酒會上發表演講,分享台灣傲人文創實力,稍後接受大陸央視專訪。

     隨著台灣文創新勢力崛起,被看好、認可的例子陸續浮現,鼓勵了愈來愈多國內文創業者參展北京文博,今年台北文創精品館的廠商家數、規模,雙雙刷新紀錄。

     總計有73家廠商使用211個展位,在占地廣達4,000平方米館區,依主題及產業特色規畫為11個區,包括「台北市文創展示區」、「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專區」、「臺北縣文創專區」、「台灣學生設計專區」、「原住民文化精品區」、「創意市集區」、「創意生活區」、「時尚工藝精品區」、「時尚設計精品區」、「博物館衍生商品區」、「數位內容衍生商品區」,內容從原住民手工藝、傳統民俗工藝、造紙、設計、時尚、陶瓷、茶具、珠寶,到新興數位內容衍生商品,以及2010年台北花博、2011年台北世界設計大會等Mega Event造勢宣傳,要吸睛也要吸金。

     搶灘登陸

     6大文攻策略風格取勝

     據北京文博官方資料,今年將有來自世界各地2,800個單位參展,吸引3萬參觀人潮(約2萬是買家)。邱正生透露,台北文創精品館已擬定6大搶灘登陸的文攻策略:

     【文攻策略1】加大推介會規模促進B2B商機。

     台北首度邀請外貿協會助陣,貿協動員北京當地駐點,邀請當地、天津、河北省相關陸商參與,以及透過網路行銷平台向全中國相關廠商廣發訊息,擴大一對多的商機推介(發表)會及一對一買主洽談會,促成更多實質交易。目前有34家參展台商報名商機推介會。

     【文攻策略2】四角演繹台北產業政策。

     台北文創展示區有4大重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及2011年世界設計師大會,將展示並介紹台北市年度重要藝術文化活動、具人文氣息的藝文場所,也要爭取國際、兩岸合拍或協拍影視作品的機會。

     【文攻策略3】青年軍首度上陣。

     展示年輕一代創意設計能量,會介紹2008、2009年「台灣國際創意設計大賽」學生組競賽國內學生得獎創作,教育部「設計戰國策」專案計畫獎勵的國際設計競賽得獎作品,希望獲得買家關注和商品化機會。

     【文攻策略4】博物館衍生商品總動員。

     台北故宮博物院去年在北京文博創佳績,也與北京故宮面對面交流,進一步促成兩岸相隔60年後,今年首度在台合辦「雍正大展」。這回台北故宮再結合名模走秀、觀光宣傳,並與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暨附屬鶯歌陶瓷博物館、黃金博物館等地方特色文創串聯,共同展示台灣文創業者將古物、典藏透過授權、設計,完成商品開發的能量。

     【文攻策略5】原藝風登陸。

     北市原民會委託台創中心遴選台灣地區10家優秀原住民工藝坊的200件作品參展,作品皆經認證,有量產能力及表現原住民傳統文化新意的特色;在北京文博兩岸文創業者推介會開幕酒會上,也安排原住民歌舞表演,吸引買家目光。

     【文攻策略6】創意生活、時尚工藝大軍壓境。

     兩者是反映台灣豐厚文化底蘊、產業型態,傳統工藝結合新設計理念變身時尚工藝的媒介,今年台北匯集最多具特色的創意生活商品、文創品牌,以及集結台灣工藝研究所輔導的工藝之家、時尚工藝作品,展現原創、時尚、手工、人文感性等特質。

     邱正生分析,台北在全球城市競爭裡,無法比大,需以風格取勝,這也是吸引大陸市場的關鍵,風格又來自文化底蘊、自由氣氛、設計能量及多元生活環境。繼北京之後,台北也已計畫明年將再領軍文攻上海,兩市合辦文博會,擴大市場戰果。

=========

參展高手 劉邦初的釣魚策略

2009-11-23 工商時報 【邱莉玲/專訪】

     「每參展一次,就建立一個灘頭堡…」異數宣言公司執行長劉邦初透露,借著參展北京文博、上海世博等盛會,他正在搭建一個通路平台,號召兩岸三地設計師打團體戰,從大陸進軍國際市場!

     起點就選在北京。他研究中國通路,發現單一生活風格品牌尚不適合或無法進駐百貨公司、文創園區,一來多數大陸人仍處於產品消費階段,再來一些百貨、園區係地產商炒作,租金貴,即使地產商免費贊助店面,外國精品店也叫好不叫座,讓他興起不如從參與特殊活動中,尋找進入實體店的機會。

     他又看好北京文博、上海世博,可望帶來一個個國際化機會和經驗,跟有些城市會展活動流於貿易商、工廠接單的大拜拜不同。尤指北京文博,北京文化底蘊、質量比其他城市具影響力,加上經過京奧洗禮,眼界、軟實力提升,對文博國際化期待高,若台商趁著參與北京文博,認識並連結當地資源,捕捉當地文化元素發展文創商品,有機會建立一個至少是東方市場的重要品牌和組織。

     所以劉邦初去年參加北京文博時,用心布陣,僅在展位4個角落擺上自有品牌The One精緻單品,打上強光聚焦,在眾聲喧嘩展場裡獨樹一格,引來許多人一探究竟,這招釣魚策略更為他釣到北京市旅遊局、西城區人民政府等大尾顧客,給了他在今年北京文博會一展設計能量的機會。

     接著今年7月,參加「1933老廠房品味品位展」,再贏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館內最大餐廳的室內空間設計案,這是一個永久場館,讓他在上海也有實體店。

     劉邦初指出,做品牌要有通路,讓消費者找得到你,但通路不只是通路,也是開展市場利器。他與北京市旅遊局合作,負責今年北京文博「港台北京禮物創意產品邀請展」,邀集22組港台設計公司/品牌參展,也推出北京文創之旅、文化旅遊創意商品設計交流論壇、設計師交流晚會,讓京、港、台文創和設計人士相會一堂。

     同時間,在北京西城最古老的商業街、文化街「煙袋斜街」上,一些台港知名設計師原創品牌商品在The One新開的「享設計」(原創設計商品館)店裡開賣,連同「Gift One」(中國好禮原創商品館)、「海子館」(什剎海紀念品專賣店)2家新店,也將提供兩岸三地設計師舞台。

     簡要說,劉邦初有步驟、計畫的,從參展去搭建通路平台和旅遊觀光市場,再透過通路匯集華人設計師能量,做旅遊觀光生意去了解顧客、開拓生意。由此延伸,「享設計」會走向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化通路策略;「Gift One」會在各古都景點找到中國特色推出原創旅遊商品;「海子館」針對流量大、開發成本低的紙製品設計,3個品牌滿足多層次市場,共通點是都有國際觀光客當基本盤,待內地市場崛起,The One再結合生活風格行銷品牌。

     「品牌要大,必須是『長』出來的!」劉邦初提醒,進軍國際要看企業體質,若無足夠人才或建立製造基地、發展聯盟,恐怕只能打游擊戰。所以他已調4個台灣老臣在大陸布重兵,同時在台灣發展經營模式,稍早連結10個設計師品牌店推動「中山大同趣」活動,類似模式將複製到永康街,在北京煙袋斜街也將陸續開出更多店串連造勢,將設計結合在地觀光資源,可望提高遍地開花的機會;也會在兩岸做都市型Resort、Hotel,把文創產業集成,更大企圖是把台北、北京等城市當作場域,透過店家、公共空間等多個介面演繹生活風格,畢竟文創是扎根於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