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下訊息繼續介紹近期商周丹麥專輯。
她們跟TVBS-N合作,這兩天推出一個專輯。昨天的已經錯過,今天開始每晚十點都有。
今天主題是:丹麥教育
明天主題是:專題節目
下週一是:丹麥農家
周二是:丹麥積木

關於教育,我有幾點談談。
丹麥人沒有模範生制度,對台灣的思維感到不可思議。的確,台灣是一個英雄主義的世界,從小的模範生制度,也就是為以後單一價值觀打底。一個眾所注目的醫師,或竹科工程師,鎂光燈集合下,犧牲的是多少其他行業從業者的尊嚴,盛者,乾脆就給你吃黑心食品,因為不受尊重,也沒有行規。
在丹麥,知識比學歷重要,只要你有某方面專精的能力,就受到尊重。這真是跟台灣完全相反,台灣是先看職業排行榜(出版也有排行榜呢!),再決定說話的份量。我們先前在簡介丹麥時說到,丹麥土地面積跟台灣類似,人文(還有氣候)卻跟台灣全相反,真是有夠諷刺。我不禁想到,當我們移植外國標準,諸如學術標準時,當人文條件完全不同,當然是四不像。

丹麥教育制度設計,不是賽跑,而是跟自己的興趣對話。也注重如何讓落後的孩子跟上來,實在是跟台灣英雄主義不同,很多時後,培養那一兩個上台大醫科的朋友,犧牲到數十位「後段班」的學生。
第142頁,訪問丹麥前教育部長,他說:年輕人腦袋是國家重要資產。哈!最近我們耍寶部長杜正勝為了博版面,也真是不惜老臉,還要他兒子出場丟醜,跟以人為本、前瞻性的丹麥教育方針,真是…..,算拉,為了挺本土……

======================

坦然面對自己的小 讓我們學習開放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01 期
作者:劉佩修
   
  以開放心胸接受新事物,丹麥企業從創立第一天就有國際心態。

丹麥孩子有著驚人的國際觀。九歲,老師開始教孩子認識世界,並讓孩子玩假扮遊戲,「認領」聯合國旗下組織,試著擬定小組工作計畫;十歲,學校全面教授英文。「我們的孩子,對台灣與中國的了解,比你想像中還來得深,也遠超過台灣學生對丹麥的了解,」丹麥教育部新聞官尼可萊.坎伯曼(Nicolai Kampman)說,「我們對國界以外發生的事,非常注意。」

「因為我們是小國……」採訪期間,我們不斷聽到丹麥人這樣說,彷彿共同的口頭禪。但說這句話時,他們沒有自卑,而是自信。

坦然面對自己的小,認清自身位置,帶給丹麥人何種能量?

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製藥公司副總裁拉爾斯.拉森(Lars Christian Lassen)說:「我們習慣向外看,對外貿易,向外學習。認知我們是個小國的事實,是一件好事,這讓我們學習開放。」來自中國、任職於丹麥摩托羅拉(Motorola)的孫少波與妻子梁琴觀察:「沒有架子,虛心學習,丹麥人往往能學到最先進的技術與觀念;因為他們沒有大國心態,不會有很大的自尊心擺在那兒。」

哥本哈根機場執行長尼爾斯.伯斯特(Niels Boserup)則說:「你要了解,在維京時代,丹麥就是討海人。如果你觀察中國,沿岸地區人民總是比較心胸開闊,容易接受改變。」

「丹麥很多中小企業是『born global』(天生國際化),從創立那一天就有國際心態。」丹麥全國工業總會執行長漢斯.克里斯欽(Hans Skov Christensen)說。相對於工業大國,丹麥屬小型經濟體,出口占GDP(國內生產毛額)三分之一,非常依賴貿易。「身處小國,我們必須知道世界其他角落發生什麼事。」
(未完)

========================
不是有天賦的人 才有受教育的權利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01 期
作者:劉佩修、賀先蕙
  
  人人都被賦予能力、能夠施展自身潛能,丹麥目標是2015年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家。


約訪丹麥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本特.本特森(Bendt Bendtsen)的過程,令我們更深刻理解丹麥文化。

現年五十三歲的本特,在丹麥政壇地位是第二把交椅。原本敲定的面訪時間,本特因預算審查,許多會議調動,以致採訪團隊無緣與其會面。本刊透過丹麥當地議員、企業大老等各種管道詢問,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對不起,這幾天副總理真的沒有時間,可否延期?或以e-mail代替?保證e-mail絕對是副總理親筆回覆,絕不假手幕僚。」

於是,我們回台後,擬定二十五個問題寄去。兩週後,我們收到本特長達五千字、十二頁的英文回覆!他的新聞官說:「這樣的狀況不常發生(指延後回覆),因為副總理覺得這個訪問有他的『人味』是很重要的。」而且,「他對這次訪問有很強烈的使命。」

在丹麥期間得知,丹麥人不喜歡讓人失望,而且信守承諾,「答應了就是答應了」(a word is a word)這句話,他們奉為圭臬。本特的回函足堪印證。

美國記者和社會改革家豪威(Frederick Howe)在二十世紀初的著作《丹麥:一個合作的民主國》強調:「丹麥對我來說是現代社會中最寶貴的政治展示。……她是世界上少數有智慧的運用其政治組織,來增進經濟福祉和人民文化生活的國家。」一世紀後,丹麥仍展現「現代社會中最寶貴的政治展示」。

本特說:「丹麥應該是個人人都被賦予能力、能夠施展自身潛能的國家;一個人們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繁榮昌盛的國家。」丹麥的目標是:「在二○一五年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國家。」

因此,丹麥政府決定增加投資在教育、研發、創新和企業家精神上,「這些投資將改善競爭力,確保每個人都能共享進步的果實,並且讓丹麥繼續保持一個『低差異性的社會』。」以下是精彩專訪摘要: (未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