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聽到楊照談一些文化與生活的東西,一開始的論調,跟我們先前談博物館問題時接近。
也就順手錄下來,分享給大家,不過刪檔後不補。

一開始他也對民間的休閒生活作一個區分,一種是藝術文化式的,或者稱其為精緻文化的,另外一種是大眾文化(他以阿凡達為例)。後者的娛樂形式,通常不用太多準備,但是前者需要。

而中間一段,他就以他剛才訪問的廟宇為例,在複雜、不留白的雕樑畫棟上,為有深刻體驗,甚至進入社區,才知道建築的深刻意義,走馬看花無法理解。

不過,問題點出來了,卻沒有面對爭議:國內不是沒有高檔的藝術品、展覽場所,而,我們一般人的休閒娛樂,若與之格格不入時,該如何面對?

進故宮前,先舉辦檢定考區分層級(猶如國外入學考試要分級),這樣好不好?
還是一視同仁,以普通、不記名、票票等值的方式,讓觀眾進入文化殿堂?

那各自的問題在哪?這個看來還有的吵。

不過談到廟宇和建築意義,其實有趣的是,說新聞中也提到傳承這回事。這一點也有點可以談。楊照將廟宇比擬為棒球場,是父親帶兒子去「傳承」某些事情的。
廟宇與棒球場乍看之下風馬牛不相及,但如果從人類學角度看,其實是一個社會化、社區化的過程,一個土生土長的人,唯有透過各種社區的力量(家族、鄰里等),認識他的生活圈,並且產生認同感,當然文化產業的「文化核心」也從此傳遞下去。

不過這個理論立基是在農業時代、封建時代的。或者這種人類學考察是針對比較部落社會去考察出來的。當部分社會進入現代、互動形式較為複雜的關係中,會面對很多挑戰。

比如,農業時代買賣房子是很大的一件事情,因為房子被視為是祖宗的象徵,所以人們安土重遷;賣房子不只賣祖先,更在於拋棄在地認同。

但在工業社會,房子只是「財產」,涉及的是利潤、坪數、坪效比、公設比,甚至還產生城鄉的差距問題:都會性的房子,跟鄉村社區的房子意義又不一樣。所以先前小林村重建,也遭遇疑問:當慈濟表示可以以效率方式重建社區(水泥房)時,還可能繼續產生自殺潮(因為房子沒有祖先庇蔭了)。

後現代/後工業社會上述現象更明顯,尤其人「流動」比「居住」更為明顯時。

很有趣阿,這些在地性、流動性、人對空間意義的改變,回頭又會影響文化、文創、產業的發展。

雖然只是10分鐘不到的一個說新聞,還可以延伸出一些東西。

http://www.sendspace.com/file/vc3yt6

http://rapidshare.com/files/341195178/NEWS98__________2010-01-26_13.52.44.mp3.html

http://xun6.com/file/cab416c11/NEWS98%E6%96%B0%E8%81%9E%E7%B6%B2+2010-01-26+13.52.44.mp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