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聯合報看到這篇,看到調調,就不是一般那種文創的報導。
周美惠記者有趣的是,除了報導奔牛以外,還作了相當多的反省。比如商業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不過首先要說的是,這個節,我是在大眾流行頻道上聽到的,不是藝術方面的管道或節目。

藝術與商業的結合、合作,其實也不是什麼壞事、見不得人的事情。問題在需求、以及合作方式。台灣應該還沒有找到完整的經營方式,現在好像有很多什麼「節」,大致上不是出自於官方用預算辦,就是特殊的民間活動、公關企業主辦。
而非文化類型的企業贊助、支援藝術文化的事物,或長期贊助,並且形成一個完整的合作模式,包括有第三部門或政府從旁支援,檢討,還是看不太到完整形式。

企業要的是廣告形象,這個下面看的到,操作上遭到質疑,但這真的是企業的需求,企業是營利事業,「善心」也只能算是偶爾、例外。另一方面,藝術家比尊重藝術理念更迫切的,可能是收入、創作費用不保等實際問題。
從困境、問題去認識合作的需求,我想,應該可以找到關鍵、並強化模式吧?

=====

奔牛到台灣 藝術+商業可更細緻
 
【聯合報╱本報記者/周美惠】 2009.01.16 02:54 am
 
 

下月起,將有上百頭藝術牛陸續奔上台北、台中與高雄街頭!台灣首次舉辦世界最大型的公共藝術「奔牛節」,以藝術之名行銷台北城市形象,但牛群中,也跑進了幾隻廣告牛……

 
從某牌奶粉罐走出來的牛。
記者周美惠/攝影
在全球奔跑了11年,號稱是全世界最大型的公共藝術「Cow Parade(奔牛節)」,今年奔進台灣!台北市成為全球第65個舉行奔牛節的城市。

這些邀請全世界藝術家設計的藝術牛,也加進了台灣的作品,等於是國際藝術家的「聯合國牛圈」,目前不僅在華山藝文特區展出,還將奔出牛欄,走上街頭。

擴散藝術 要有貢獻

自1998年,瑞士蘇黎世首創Cow Parade以來,奔牛節已「橫掃」全球60多個城市。負責籌畫Cow Parade的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康乃迪克州的公司,其行銷模式是結合公共藝術、城市行銷及慈善募款。首先號召藝術家在白色素牛身上施展創意,接著將彩牛置於城市街景,以節慶式的藝術嘉年華帶動城市觀光;最後將公開展覽過的牛拍賣,所得捐給慈善機構。

這種模式讓公共藝術擺脫了特定基地以及由公家出錢的傳統作為,「以更積極之作為擴散藝術,對社會有貢獻。」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系主任黃海鳴評析。

置入行銷 壞了藝術

 http://udn.com/NEWS/MEDIA/4692295-2021946.jpg
一家創意設計公司讓彩牛的背上,駝著該公司設計的公仔產品。
記者周美惠/攝影
正因為擺脫公家及特定基地的特點,奔牛節經常邀請當地藝術家參與,並由民間企業贊助。在這些色彩斑斕、造型殊異的牛隻裡,有的是完全由藝術家充份創作,有的是贊助商與牛隻巧妙結合,讓藝術也帶上一抹商業色彩。

台灣由「放(FUN)國際文創」引進奔牛節,在取得北市文化局主辦後,總計約109頭牛在下個月初走上台北市政府和附近商圈廣場,並從市政府延伸到忠孝東路。五月之後,奔牛節將遷徙到台中及高雄。

目前這批牛在華山創意園區展出,約84位藝術工作者、設計師參與創作,也有數家企業贊助此活動、同時參與設計行列。

 http://udn.com/NEWS/MEDIA/4692295-2021947.jpg
做打電話狀的牛,身上充滿某電信公司的產品及廣告辭令。
記者周美惠/攝影
在看過這批全世界最炫的牛群後,仍引來不少觀眾質疑,為什麼有的贊助商要這麼大剌剌把商標和商品掛在牛背?包括電信服務的廣告詞、奶粉業者在牛身上安裝了投票按鈕,請消費者投他們家的乳品一票、牧場業者直接在牛的身上打了牧場大名,另有一家文化創意公司甚至讓產品直接躍上牛背。這些明顯置入廣告的牛,夾雜在藝術家的創作中,以公共藝術之姿現身在公共空間,數量占總數的一成以上。

操作粗糙 應受批判

這是藝術還是廣告?若是廣告,那麼在公共空間出現時,究竟該不該付廣告費?

台北市「公共藝術審查委員會」一位不願具名的委員批評,奔牛節既強調是公共藝術,那麼就需檢視每一個參與機構處理藝術的手法。在國外,贊助企業會委由藝術家將企業的Logo巧妙地隱藏在藝術化的圖案裡,而台灣企業的操作手法明顯「粗糙」、「表現形式應受批判」。

 
藝術可以巧妙的結合商業,某家知名電腦廠版贊助的牛,手法就不覺得粗糙。
記者周美惠/攝影
這些牛未來設置在什麼地點?是另個焦點。文建會三處科長周雅菁指出,與「奔牛節」性質相仿的「柏林熊」,也曾出現身上有麥當勞或荷蘭銀行Logo的熊;不過,這些企業熊會擺放在企業店門口,有所區隔。黃海鳴說,他印象中Cow Parade規定不得在牛身上安放文字,以避免廣告化,部分廠商這麼做,並不高明。

引進奔牛節的放國際文創執行長陳秉鴻則解釋,遊走在廣告邊緣的牛都是廠商委由商業設計單位所為、並非藝術家的創作,呈現出來的效果確實有點讓人「遺憾」。但主辦單位在考量當前經濟景氣的情況下「不得不妥協」,乃致讓奔牛節的城市行銷效果「打了折」。未來在走上街頭時會進行區隔,希望讓能夠代表台灣精神的牛出頭天。

【2009/01/16 聯合報】

=====
奔牛節》公共藝術真諦 欠缺思維
 
【聯合報╱本報記者/周美惠】 2009.01.16 02:54 am
 
 
11年前,當紅的大陸藝術家蔡國強曾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外圍以鷹架搭起一座「廣告城」,上頭披掛著台北街頭隨處可見、五花八門的廣告,結果遭民代批為「假藝術之名、行廣告之實」要求拆除,台北市險些鬧出國際笑話。

藝術?還是廣告?廣告與公共藝術界限模糊的現象,在台灣屢見不鮮。可嘆的是,民代把蔡國強嘲諷台北猶如一座「廣告城」的當代藝術視為「廣告」,但街頭充斥著以「公共藝術」為名設置、充滿廣告之嫌的現象,大家反而視若無睹。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主秘林崇傑曾發表論文指出,許多企業以認養之名將企業標誌圖騰化,大剌剌地聳立在街頭,美其名是「公共藝術」。知名社團及企業常以捐鐘為名,順理成章到處設置水泥或銅製的獅子、輪子,或將企業的Logo鐫刻在街頭的計時器上。

這些案例模糊了廣告和公共藝術的分野,未經過合理的美學討論或都市景觀審議,其公共性尚待討論;設置在公共場所的捐贈物未經審查,即被設置在重要的地點入口,「認養和捐贈的政治正當性」亟需徹底檢討。

值得注意的是,現行的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未規範不可以在公共藝術打上企業或社團的Logo,儘管文建會很有信心:「公共藝術有評審機制,可先行篩選有爭議的案件。」但林崇傑不以為然。民間社團捐贈、設置在街頭的物件,就他所知僅台北市有審查機制,「其他縣市的社團想捐就捐」、地方政府照單全收的情況比比皆是,而民眾普遍對街頭上的「公共藝術」欠缺思考。

另一個值得省思的現象是,台灣的公共藝術普遍與環境、公眾議題脫節。藝術家吳瑪說,奔牛節既強調是「公共藝術」,就必須檢視其「公眾性」。國外的奔牛節在熱鬧的嘉年華之餘,同時展現對「公眾議題」如愛滋病的關懷;而移植到台灣的奔牛節,很明顯的,公眾議題消失了。

從公共藝術延伸到城市景觀,街頭上常見廠商或企業參與設置的站牌、座椅、時鐘、人行道鋪面、地下道整頓、天橋包裝…,當城市的公共設施日益商業化之際,民眾卻不清楚參與的企業究竟是以怎樣的方式回饋給公眾?或根本是無償、廉價取得公領域的使用權?

當一個個公共空間淪為企業禁臠的時候,我們也付出了公共空間私有化的代價。即連高舉資本自由的歐美國家,也少見將公共場域肆無忌憚商業化,台灣豈可不徹底反省?

【2009/01/16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