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國有個設計委員會,在DCMS下面推動設計事務,當創意產業談到設計,一定有該單位的計畫與成果介紹。
上該網站,有幾個「LIVE ISSUE」的專題,其中有幾個專題可以一看。

http://www.designcouncil.org.uk/en/Live-Issues/

首先是「Why are emerging economies an issue for design?」
http://www.designcouncil.org.uk/en/Live-Issues/How-does-design-hold-its-own-in-emerging-economies/
其中關於英國設計在國際經濟面上的事實與現況:
l 金磚四國的經濟平均35%的成長;
l 印度國家設計產業,透過其設計中心的投資,每年生產五千到八千位設計者。設計被認為到2009年為止,可對GDP產出5600萬產值。
l 中國創意不能每年約成長20%,中國23年前就開放設計學院,現在有超過400個設計設施開放給廣州精緻藝術學院,以教導3000個工業設計學生。
l 在金磚四國語TVT國家—泰國、越南與土耳其,每年有2億3000萬人從事該產業與產生3050億元英鎊的GDP。
對英國而言,目前是該如何運用這些國家的能量,促進自己創意產業的發展,以及,參考芬蘭案例,繼續投入R&D部門發展設計,具體措施有:
l 協助企業策略上使用設計。
l 與設計產業一起合作,確認社記者的技能在未來可以被社會所需。
l 與UKTI等機構合作,確保設計對英國企業協助上出一臂之力。

「Why is this an issue for design?」的網頁,其中有些是關於它們推動設計的觀點,我挑選幾個要點介紹一下,以下是網頁:

http://www.designcouncil.org.uk/en/Live-Issues/What-might-an-education-system-that-brought-business-studies-and-creativity-together-look-like/

主要議題:
l 學院與小企業應該更緊密的合作。
l 高等教育課程應該讓學生與專業工作者有更深刻的理解。
l 精緻中心更該建立,有多元展示的課程包括管理學成、工程技術與創意藝術等。
該委員會應該作什麼:
l 調查「精緻中心」可以怎麼作。2006年九月作為學課程的一部份,官方政策前進美國調查多功能教育與實作可以怎麼運行。
l 第一個「精緻中心」--設計倫敦---在2007 年六月啟動,是一個世界級、花費580萬英鎊的多功能中心,跟黃加藝術學院與倫敦黃加學院一起組成設計、科技與商業的創意三角。

探討「Do we need a national network of design centres?」

http://www.designcouncil.org.uk/en/Live-Issues/Do-we-need-a-national-network-of-design-centres/

這個中心應該包含什麼:
l 展示空間
l 學術設施
l 創意產業叢聚的中心
l 專業與交易的空間
l 新創意企業的溫室
l 創意企業的工作室
l 零售與飲食空間

「What stops small companies from being more innovative?」裡面探討小企業與創意之間的的關係。在現有小企業的狀況上:
l 企業知道創意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該如何運用它們,或使用他在特殊挑戰上。
l 企業對任何創意投資都沒信心,因為對報酬沒信心。
l 許多企業不知道去哪可以導入創意到自己企業內的協助機構在哪。
設計委員會可以作的是,理解為何中小企業為何不理解如何運用方法成長,Cox Review有三種建議:
l 需要創意專家(包含設計者)。
l 可以導入『管理創意』的課程。
l 媒體能夠鼓勵創意與創新在計畫裡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