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兩廳院的事情,本版不只討論過一次,都長篇大論,滿好;
我記得第一次是為了文化補助延伸到行政法人,第二次是針對行政法人與其臂舉原則進行探討。
小弟的疑問是,行政法人中正文化中心未來是否能在毫無疑義下正常運作?不管是哪種身份。
- Jun 24 Tue 2008 09:22
兩廳院董事會帶頭不守法-NSO團員合約被迫延長一年
- Jun 24 Tue 2008 09:21
削陸客 撈多少算多少?
今天聯合剛好PO出兩篇讀者投書,都是針對觀光,第一篇針對周邊、第二篇針對觀光特色本身,小弟覺得安排上滿好,從菜色到餐盤一併探討未來陸客觀光的議題。
陸客觀光是被過渡炒作,尤其在政策與媒體合謀上,探討的方向也有些問題,溢美多過於檢討,但事實上,兩三個月不到時間急速開放,檢討應該多於期待,在有限時間內改正好後迎接對岸朋友,應該才是王道。不然掩蓋著的問題,屆時一併兌現。
台灣一直搞不懂對岸想看什麼,這個在第二篇已經點出,將是未來相當大的危機;對岸有很多禁忌,在台灣剛好都是平常的事情,比如蔣家、比如宗教、比如選舉與批評,大陸團來台灣也不用這麼累什麼北進南出,讓他們參觀大話新聞、2100,或是一週內參與台灣的時事,到立法院旁聽,看立委杯葛、打架,保證流連忘返,還想再來,因為對岸還在包青天時代,『國家管你們』。
- Jun 23 Mon 2008 16:49
南部開講20080622談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週日晚上看看公視,發現這個議題滿重要,剛好就是陳菊靜坐抗議的議題:一年後又起爭議的流行音樂中心。
怎麼文化相關政策,群策群力的少,爭議的多,流行音樂中心一直都爭議不斷,從選址、政策本身到預算等。先前出現過預算挪用,後來吵選址,現在又在吵預算。
現場的來賓有南風劇團團長、高雄市立委等。
- Jun 22 Sun 2008 11:48
施振榮:推文化產業要加強行銷
文化創意產業推動的單位、朋友其實不只一系,圈外人的施董前陣子傳出要參一腳,似乎動作頻頻,見了一些創作者,現在又開了這個座談會,探談文創問題。
很多人都直陳文創在台灣未來會有機會,但一直說不出機會在哪,很多空泛口號與言論,談問題更是,施說,現在文創問題在不會行銷、以及沒有把客戶當為中心,這個話一聽就採了某些人的線,尤其要尊重文化、重回文化本質的觀點,『客戶』為中心等於就是商業化,就是犧牲;所以一直傳出所謂公共化、要政府認捐,擺脫資本主義機制。
公共化、應該不會是下文這些座談者的觀點,尤其下面都是『長』級的,甚至都是企業的負責人,則,他們談出來的文創觀點,跟一般談文化政策時不太一樣,經濟面重於文化面,也無怪文創常常要分家,使用語言體系不一樣。
- Jun 20 Fri 2008 09:05
細究華山ROT4之3-文建會拿公帑 辦不能公開的祕密
每天好比連載小說,看到自由專門針對華山的委外過程進行質疑。
從第二篇、第三篇去看,記者本身對監督這個ROT是有SENSE的,包括他所要索取的資料,詢問的面向,包括讓文建會、主委相形見拙的問題,一個是突顯出打到問題結構的要害,一個就是突顯出:行政單位並沒有準備好監督、以及被監督的準備,更在於凸顯:民間監督,一直到立法單位的監督未來可能產生結構洞。
如果出了事情,王董是否需要去立法院備詢?我的理解,應該不用,但是文建會官員要,這樣不是形成:錢是企業賺、但是受監督僅是沒有實際執行的行政官員?如果立院不用去,連立委都請不動他的話,一般尋常百姓、媒體,動的了他嗎?
- Jun 20 Fri 2008 09:04
拼了!音樂中心遭阻 陳菊靜坐抗議
昨天其實就傳出這個消息,甚至前天晚上,不過今天有讀者投書,包括彙整一下最近報導,大家在一起看看這個問題。
很妙的是,剛剛好一年前,陳水扁高喊:這是什麼世界,場合就是在高雄音樂中心定址,結果現在大翻盤。
這個政策好不好?小弟觀察,最好不要見,90億元其實南北都要建一座,高雄已經執行,應該會先建好,台北還在討論;但是,一如今天建築師所投書的,16、17號碼頭看出去都是貨櫃,怎可自稱雪梨歌劇院?
- Jun 19 Thu 2008 09:20
中時大幅減張裁員 發行人請辭
今天最大條的新聞該是這個,雖然昨天晚上已經傳出;
中時大幅裁減員工,是相當震撼媒體的消息,現在電視台上很多名嘴,多出自中時報系,小弟看了一下各新聞報導的方向(聯合篇幅好像很大),大多從經營、勞工權去看,但是這個消息,對文化產業有何意義?
新聞是有稍微提到,我們歸結為:
- Jun 18 Wed 2008 09:15
廢廣電基金,如麥子落地
最近常看到馮教授投書,今天這個滿有討論性的,就是廣電基金要被解散,第一個原因在於功效不彰(應該不是指他幫政黨服務不彰)、第二個是兼談到後續媒體生態,是否能有其他類似功能出現?
廣電基金到底在幹嘛?說真的還真不知道,只知道他偶爾會出來批判媒體不公、批判新聞娛樂化之類的;台灣的娛樂事業、媒體產業,這個基金到底起著多少扶助、輔導的功用?小弟才疏學淺,不知道只感覺雖然國藝會偶爾雖然也被詬病,但好像功能上比廣電基金強點。
- Jun 17 Tue 2008 09:28
一個嚴重失衡的高等教育政策
我門也很關心高教問題,趁著今天工商時報有類似評論,繼續談談。反正偶爾拿出來碎念。
下文提出幾個要點,其實常常在台灣反省高教上出現,第一個是學費問題,台灣的學費雖然不貴(連私校比美國都不貴),但是國家投資在高等教育、研發上的經費不會低,下面有占GDP的數字可參考。
則:第二個個問題是,也是常常被問的:台灣人花在高教的錢到底去哪裡了?
- Jun 17 Tue 2008 09:17
細究華山ROT4之1 藝術家呼籲:重新檢討華山ROT利弊
最近開始談到政府業務委外,也剛好從行政法人、華山開始談,版上又熱鬧起來,滿好。
也剛好,自由也開始專題性的探討ROT的問題,也給我們小方塊,感覺兩大報的藝文消息通常很多產品介紹,幫忙打廣告,但是,自由有時反而具有風骨,敢於批判。
下文,就是藝術家開始提出對政府『監督』的質疑,尤其是針對政黨輪替後,是否要概括承受?的問題進行討論。
- Jun 15 Sun 2008 13:16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介紹
小民大大提到了『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的確對這個法不懂,印象中對於政府委外的案例,比較是諸如高鐵之類的BOT案,現在一些流行詞彙諸如OT、ROT、BOO...令人眼花撩亂,但事實上公共工程、甚至文化政策都已經再施行。
由於對不斷膨脹的行政體系、法規變革不熟悉,於是對相對的監督、討論也就越來越少,在學界還在爭論菁英乎?大眾乎?究竟文化有沒有受到尊重的老議題時,政府與民間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複雜,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怎麼辦。
只好班門弄斧,先找找網路上的一些公務資料,做最初步的理解。
- Jun 15 Sun 2008 09:30
台灣的文化 倒數計時中
今天吳興國也投書了,談到他在大陸演出的、以及一些關於台灣文化出口的擔心。
我又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第一個,文化外交問題,文化固然是是最容易外交的項目之一,但是,文化若只為外交服務,最後還是可能落到吳一開始所談到的零和遊戲裡面,充當工具甚至打手;君不見連打個棒球,甚至就在台灣打個棒球,就可以激起國族主義。
- Jun 13 Fri 2008 09:16
善用文化志工
自由今天的投書,頗為有趣,第一個是談先前博物館是否免費的政策,伍國安指出,目前文建會跟教育部下面都有館所,但是對於收費似乎看法不一,突顯出官方政出多門的現象,這應該也是目前官僚制度的寫實。要怎麼突破?一個是合部,一個是溝通好才執行。不過都好像是曠日廢時的事情。
第二個他談到蚊子館,小弟倒有不同的看法,蚊子館名稱也出現了幾年,文建會也一直將館所活化當作主要政策之一,為何現在輿論一直都認為蚊子館充斥?是宣導不夠?還是執行不力?
還有,什麼叫做蚊子館?是建了以後都不用?還是有在營運,但是效力不彰(比如每天開著用水電,但是上門的民眾極少)?
- Jun 12 Thu 2008 09:14
台北藝博擴大規模 新人搶露臉
今天的三大報其實都報導了藝博的消息,特別選的是自由,因為感覺他報導、分析的比較好;
尤其最後一段還放了些砲,藝博裡面有區是文建會會認養的,評審包括第三處處長與民間人士,不過記者的角度認為,部分受認養的人士,早就很紅,真的是新人嗎?也突顯出諸如甄選、補助的問題,先前談到藝文補助,很多人主張加錢,不過小弟倒認為評審機制才是值得持續探討的一環,這裡又看到這個現象。
不過看到藝博,其實算是一個視覺藝術界的商展吧?
- Jun 11 Wed 2008 09:07
BOT模式經營藝術中心目前不適合台灣
最近也上去看看朱老師的部落格,發現兩篇最近一週寫的,想一起分享給各位。
我們的BLOG上面也有些藝術、表演藝術朋友會來看,也談到不少產業現況,先前看了幾週的破報,談到所謂文化行政,可惜打高射砲、抱怨很多,比較少切入所謂場所、政策之間的關係。
下面兩篇文,第一篇談BOT,第二篇談大場地,或許可以一起連讀,或許可以產生一些共通的心得。
- Jun 10 Tue 2008 09:10
公視危機 在資源不足
今天看到這個投書,除了點到前兩天的馮建三教授以外,還兼點到王長安影評人對公共電視的看法,茲將王文也一起附上。
王影人的大文,到底對公視批判還是期待?看不太出來。如果從標題去看,則似乎他所批判的是公視是酬庸性質,感到不安。
但如果從資源角度來說,公視也是某種國營企業,拿來酬庸兼做文化宣導,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 Jun 09 Mon 2008 09:04
創意城市 前進新東京
- Jun 08 Sun 2008 09:54
細說米勒 公視有責任 缺資源
今天馮教授投書,談米勒與公視。
我的印象其實電視台有做米勒專輯,不過不是公視吧?我記得就是大家所詬病的一般新聞台,透過特殊時段介紹米勒的作品、人物。不過馮教授好像沒提到這個新聞台。
不過反省公視倒是可以,因為台灣的公共電視問題很大,第一個,我想馮教授也提出了,納稅人資源投入太少,跟其他國家的公共電視比,簡直小孩玩大車。
- Jun 07 Sat 2008 09:42
票房慘 音樂劇《大長今》不來了
這個消息非常重要,扼要的透過最近幾個在台要上檔的大檔音樂劇,斗然看到台灣文化消費的窘況。
不少理論、樂觀觀點、品味生活之類的話語,似乎漸漸破功;消費畢竟還是一個市場行為、生活行為,當總體經濟緊縮時,文化消費第一個被犧牲,只是,沒想到票房這麼差,2成,連獅子王才賣1/9;
不少朋友宣告夏天一定要看獅子王,看來也是吹喇叭而已。
- Jun 06 Fri 2008 09:12
天下雜誌3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