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數年前文創產業成為一個口號或風潮時,劉大和是一個寫手或倡議者。
後來消失一陣子。原來他在交大。
今天他投書,寫了美食產業相關的觀點。首先就反轉高科技產業的思維。面對科技產業,本版也提出相當質疑:諸如繳稅,諸如製造就業機會過少的問題。
當然,台灣最好是科技產業若能獲得高收益後,不只是捐錢給弱勢團體,更重要能夠把資源釋放出來,諸如扶持文創計畫等(或至少成立投資公司)。但可能在於科技產業對其他領域認識不深,以及文化工作者談自己理念很行,談經營就倒了有關。

回到小吃與品牌。台灣小吃乃至於美食產業,問題在於,沒有策略性思維,所以跟其他創意產業一樣,只有單點,沒有全面。有頂泰豐又怎樣?麥當勞是以集團方式作戰,麥當勞成為麥當勞化後,重要性很多時候超過美國,猶如希臘亡了,希臘化還存在。
看到劉文,感覺學者會說故事,或者記者是會描述與說故事的,但是沒有提出策略。
那其實有舒國治就夠了

===========
中國時報 2007.09.16 
台灣小吃 香噴噴的品牌
■劉大和

    我們在尋找代表台灣的品牌,許多傲人的高科技產品卓然出列,但若要尋找一些和我們的情感、台灣的呼吸緊緊牽繫在一起的事物,那麼這些科技產品卻少了一點什麼深刻的感覺。

    那到底什麼是最擁有台灣味道的事物?不妨使用心理學的方法。讓我們漫遊在街上,直到我們的聽覺、我們的嗅覺,不期然的接收到那些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感情的訊息。我相信,在那些事物當中,必然有著看似不起眼的台灣小吃。因為平凡,所以,我們每天就像平常的每ㄧ天一樣,隨性的造訪這些飲食店,但我們每天品嚐著這些風味,也把許多記憶與感情一起吃進肚子中。台灣小吃伴隨著我們的生命成長。從這些小吃被創造出來的那一天開始,因為它們平價、實用、容易親近,因為口味獨特,就與我們的庶民大眾一起經歷人世間的種種;同樣的肉丸,在台中、在彰化,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無數的人都與它發生交錯,也構成了無數的故事。雖然許多故事都是個別的,就像坐在這一桌的失業老爸、那一桌的煩惱學生,彼此只是各自咀嚼熟悉的滋味,互不認識,最多只是眼神偶然交會。但歲月像一層又一層沙的沉積,身歷其中的我們只要驀然回首,就會感覺到那些共同的感覺、觸摸到那些熟悉的景象,也會聞到那呼喚心靈的味道。

    讓台灣的小吃成為代表台灣的品牌,這樣的品牌不只是個別的,也是集體的、不只是物質的,也是文化的、不只是未來的,也是歷史的。然而,如何讓台灣小吃品牌化呢?換言之,如何讓台灣的小吃文化化呢?筆者將飲食文化化定義為當人們在飲食過程中脫離只是單純將食物吃下,而賦予其填飽肚子以外的功能時,不管其程度的簡單與複雜程度,皆可視為飲食文化化了。所以,當我們為達到這樣文化上的目的時,我們自然會相對應的發展出不同的飲食過程,包括空間氛圍、特有對應之餐具(不ㄧ定豪華而是著重特殊)、食物裝盤的視覺法則、表現特殊價值的服務過程,當然最重要的是與之緊密相連的集體歷史、個人故事、生命情感,甚至宗教與哲學。就是在這裡,飲食與人文社會素養相遇,也是我們當前最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找出這些與我們過去生命歷史相連繫之故事的小吃,重現某些時空的感覺結構,用文字與圖像將之表現出來,也賦予其成為台灣小吃店裡的ㄧ部分。這一項工作雖才剛開始起步,但卻得到不少朋友的回響,相信不久之後,即會有進一步的成果,來展現台灣品牌不僅是科技的、也是情感的。

    一般說來,台灣社會認知中的知識經濟都偏屬於高科技產業,但在一個社會中,與高科技產業相關的就業人員數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左右,所以,台灣的未來不應該只是發展知識經濟,更是發展以文化創意為主的創意經濟,才能夠成就更多人。台灣小吃加上創意,就可以讓小吃(或餐飲)跟年輕世代連結,讓年輕人的創意發揮,成為未來創新創業的泉源,並使台灣小吃兼具過去性與未來性。

    不過,以上這些都要做系統的訓練,才能夠事半功倍。目前國內這樣的訓練並不多,需要一步ㄧ步的建構相關的知識體系與訓練機制。但在學院中,這樣的努力比較少受到應有的重視。學院也需要有勇氣去挑戰新事物,因為在一個創新的年代中,重點不是在於我們研究什麼樣的對象,而是我們如何觀看他。(作者為法國巴黎政治科學院博士,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