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逛唐山,番到幾本書,跟大家分享兩本。台灣的文化方面書籍,文化研究是大宗,不過特色我覺得是:大多學術味很重,尤其是翻譯的教科書,難怪台灣的文化觀點,總是從西方的八股開始寫起,反思,也是帶著歐洲人的眼鏡去看。
就從這一點談起。先談這一本:
這一本算是一本外國藝術社會學的教本,裡面用觀點與方法去區分認識藝術與社會關係的章節。大概幾個藝術派別、認識方式與大頭,都看的到。不過回到一個上述說過的,我們的文化教本,都是這種國外的,當然我們猶如帶了一個藍色的隱形眼鏡。
另一個,在我翻閱書本時,映入眼簾的是諸如國外的繪畫與藝術派別。陡然想起一個根本問題:如果我們對於藝術、文化,最基本認識觀點,就是這些「西洋繪畫大師」、「理論大師」作品,則,我們的藝術的意識形態就是這個。
打個比方,我們活在中文世界,自然第一個語言就是中文,也用中國文化與方塊字思考世界,所以我們的「外語」要再去學,而不是自然而會。回到上述我看到的書本內涵,當我要開始從事文化研究,不就帶著這個「大師觀點」去田野、去看社會?藍色大師的隱形眼鏡,怎麼看的到檳榔西施的美與底下的社會結構?
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
作者:Victoria D. Alexander
譯者:張正霖、陳巨擘
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2006 年 12 月 01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
第二本想談《2005年台灣視覺藝術年鑑》。這本是由文建會所指導贊助的書,算是某種計畫出書吧?有意思的是,對視覺藝術產業,會有一個2005年的輪廓,裡面圖文並茂,開頭就是對產業的年度討論,稍微會讓讀者有個輪廓﹔不過05年視覺藝術的趨勢就是:外走大陸,但是前幾天的新聞,據說大陸一些畫廊朋友已經玩不下去,想要回台灣了。
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很缺這種資料,而且是跨年而持續的﹔現在各部會按照習慣與經費視情況而出,總體上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也不知道何時會停刊。嚴格說,文創研究,在台灣並不盛,大概只有情感或是遊記抒發而已,論述都非常薄弱,對智庫與概念兵工廠,都非常缺乏。
2005年台灣視覺藝術年鑑
The 2005 Yearbook of Visual Art of Taiwan
作者:藝術家出版社編輯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期:2006 年 12 月 18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