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資料,看到兩份論文,都是探討歐洲國家文化政策。
論文動則都是百頁以上,細節很多。
我特別將他們的結論都抓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併比對。
我想比對的是思維。這兩個國家一個是英國、一個是法國。剛好呈現兩種不同思維。
英國是資本主義非常發達的地區,美國的文化政策其實初期是模仿英國,英國主張政府不要干涉太多,讓市場自由競爭,當然政府在實在有必要的地方協助即可,其餘讓民間去互動。所以英國雖然現在被世界稱道的文化部,其實成立並事權合一不久,先前也經歷過相當的變遷,以及,英國有所謂的藝術委員會(或稱為理事會),權力與執行也有所變化。
另外一個案例是法國。法國非常重視文化,當然根源是他們對自己的文化事物非常自傲,也相當瞧不起美國。法國文化部成立很久,我記得在路易的帝國時期就有,到戰後仍被總統重視,其在跨國貿易談判上,『文化例外』一直是其宣稱之要點,尤其拿這個原則砲打美國,並幫南美洲等國家開了一條路。
文化就是戰場,我覺得在歐洲文化產業政策上看到,縱使在口號上叫的響亮、四處尊重(UNESCO最愛四處尊重),但是當涉及到跨國文化商品、或國內不同事權與預算分配時,怎麼就是愛不起來?
法國在這個鬥爭中,十分矛盾的。他們傾國力扶持文化事物,但是仍被好萊塢打掛,如果看那篇探討法國文化產業策略的論文可以看到,包括最近的新聞,其實表面口頭不願承認,法語在21世紀的影響力,至少在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上,都落後英語作品(受到英美夾殺),但是如果法國國家不出面補助,恐怕吃慣公家飯會倒的更快,非常兩難。
這是臺灣目前文化政策的他山之石,補助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要補助誰才是用在刀口?是大家都能來申請?還是要補助誰?
法國這篇結論到最後提到一些策略,諸如凸顯本土特色等、建立補貼政策等,都是相當抽象的原則,落實上就爭議不斷。尤其學界流行的術語是質疑全球化、認為大眾文化就庸俗的(注意作者將之視為是麥當勞化或迪士尼化),包括很怕將『文化拖下水』,言談中還是有過去菁英主義的風格,很怕文化被污染;但事實上,文化作品本身就是跨國貿易、甚至政治鬥爭的工具(奧運不也是嗎),但別看到鬥爭就害怕,其實,或許在競爭過程,文化能夠逆轉既有劣勢。
迪士尼這批人問題不是庸俗,而在於霸佔通路,若認清不了現實,到處抄老理論,仍是無法對現實問題近行理解與針砭。
===========
這兩篇論文分別是:
淡大歐洲所梁賢文 英國文化政策與行政作為我國學習對象之研究 2000年
淡大歐洲所粘耿嘉 全球化文化衝擊下的法國文化產業策略 2002年
去央圖的論文資訊網可以找到,甚至全文下載來看。
以下我把他們結論摘出,可以壓縮下載,討論其思維:
http://www.badongo.com/file/8603838
http://www.sharebig.com/d/skqvwrvpv/0Wa6Fkv47F47DD80E/20080403.rar.htm
http://files.filefront.com/20080403rar/;9940783;/fileinfo.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