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個月前在Google論壇上
和polly sham網友談到
天下雜誌360 期那篇吹捧香港高教政策的文章
當時她答應我會寫一篇完整的回覆
讓我貼在本部落格上發表

事隔多日連我也忘了這件事情
卻在剛才收到polly sham網友的回覆
內容雖然和之前在google論壇上的回覆大同小異
不過在一些出處上做了比較細緻的考證

現在把這篇回覆貼出來
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參考本版轉貼天下雜誌的原文
http://blog.pixnet.net/ccindustry/post/2506643

在此也謝謝polly sham的付出和對本版的支持

影子

 

亞太一流學店的商品——回應香港如何打造亞太一流學府? [1]  

全球化,並不是今天才出現的事!由航海事業興起和殖民地的出現時經已一步步的發生!今天,眼看著香港的大學在追趕國際的潮流裡,不斷的努力「自我殖民」,香港的大學生前途,實在令人擔心!本人將以在香港就讀大學的經驗,反思香港的大學如何踏上學店之路! 

首先,在校內行政方面,香港的大學喜用海外的精英或專才作校長的首選,如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和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雖然他們個人在國際上是享賦盛名,但我並不認為由國際知名的學者擔任校內行政會比一般的員工、校內的教授或行政人員更加出色!他們原本的身分是學者、研究員,並不擁有管理一所大學的經驗!在其認知論和方法學上根本談不上是管理學校的「專家」!他們這樣空降大學管理的高層,往往只讓人覺得是政治因素大於實際管理的用途! 

而在資源方面,大學的等額「配給計劃」,只令三所香港知名大學得利,而其餘五所大學均沒甚益處!在學院規模方面,由於教育學院和嶺南大學的規模較少,兩校往往要承受比理工大學、城市大學和浸會大學更大的壓力!如教育學院便三番四次的被要求或游說要和中文大學合併!近期的「莫禮時事件」更揭露了某些政府官員的霸度和陰謀!政府表面上讓大學自治,事實上卻透過資源分配,去控制院校的發展!
 
 

由於政府的「配給」是以先到先得,「你俾一蚊,我俾一蚊」的政策。所以各大學均把資源放在宣傳學校、聯絡校友等,以求得更多社會人士的資助。於是各院系的師生用盡奇招,盡心盡力為大學籌款。但往往消耗的人力物力,只令師生們感到筋疲力竭,對大學的學術並沒有任何效益!更甚者,如浸會大學,更因教改而可能面對的削資問題,而要求全體教職員從終身制轉為合約制,以達致節流開支的果效!在參與反對薪酬改制的事件中,我看到很多教職員受新制度的壓迫!教職員不是不想與大學共同進退,而是不滿決策是由校方單方面提出和執行!校方的暴力舉動,不但嚴重影響學術自由的推動和發展,更剝削學生追求學問的權利!無疑,政府一個微少的舉動,不但沒有促進學術的發展,所產生的「蝴蝶效應」更要由教職員、學生,以至整個學術界的自由去承擔!

在硬件方面,本人未感香港學府在一有遠見的規劃藍圖下招收內地學生!除少數能獲全部學費及生活費資助的內地學生外,近年,有很多到港就讀的自費內地生。其學費( 以浸大為例)大約是每年六萬左右,宿費是二萬多元左右;而本地生學費則是每年四萬二千多元,宿費一萬多元左右。由於自費生的費用是大學能自主控制的部分,各大學為求要開源都紛紛向內地同胞招手,漸漸有濫收內地生的情況出現!以浸大為例,由於宿位嚴重緊拙,本地生的需求早已不能滿足!更先後出現不許副學士同學申請宿舍、要求評核學生將/或已對舍堂作出的貢獻、學生的住宿距離等問題和標準的出現。後來由於自費生日增,為求謄空更多的宿位,內地的研究生或碩博生更被學校單方面無理剝奪住宿的權利!單是從住宿方面,已窺見大學發展的藍圖只是斬件式的拼圖,在一個欠缺長遠視野和足夠配套資源情況下,硬要好大喜功地擴大發展。尤如人們強把懷胎六月嬰兒拿出來一樣殘忍、恐怖,完全沒有顧及母親和嬰兒的身心感受!


在軟件方面,由於學府一窩峰衝向國際化的浪潮,很多原有的歷史和特色都漸漸消失!以中大為例,其語文政策一改再改,由主要以中文授課,改為以英文授課!去年的「哭中大事件」,已引起學界間不少的爭論!而各所院校系所的科目,亦漸漸改為全面以英文授課!本人並非反對英文,而是在本人的經驗裡,由於學系受到校方或行政重要人員的壓迫,學生和教職員都無法讓本土的學術得以自主自由的發展!以人文學科為例,有很多外國的理論和例子,不宜直接套用在華人社會或 香港的社會發展脈絡裡,必須要透過深入討論和以不同的本土例子,去作出批判和反思!而語言的運用,正可讓這個學術發展的過程更加順暢!可是,強要教授以某種語言授課,其後更要以不同的評核方法去監視教授的教學狀況,無疑是學術自由的大倒退!簡直是本未倒置的發展!而在研究院內,由於要節省資源,理工科不敢買新的器材,研究人員由便價內地博士生擔任。由於要爭取更多資源,所以研究生的研究計劃一定要用主流的方法,做主流的項目。並且要在研究項目上加上中國研究,移民研究,國際研究 ......可是本土研究呢?則難以有容身之地!今天的學生和教職員已經陷入不可選擇的困境,每天只懂向著銅蘿蔔跪拜!試問這還是一個良好培養學術人材的環境嗎?是以人待人的時代嗎?


雖然,香港的大學配套經已十分先進,但身為一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我好像只是從一個亞太「一流」「學店」裡買了一張用金漆寫的證書而矣!我從沒有感受過羅太說的好處 [2] ,亦不知道李局長或各大學校長的論點和理據如何照顧到我!我身為一個人文科學系畢業的學生,常常在想為何醫學院和傳理學院那邊可以得到那麼多的資源;而我們用筆,用口,用腳去訪談的人,卻連居馬費都不知從何而來!畢業了,別人問自己在大學裡得了甚麼?我只能搬出自己的畢業照,然後笑著,沉默著,失落著......我還是一流學店的商品嗎?

--------------------------------------------------------------------------------

[1] 請參看蕭富元(2006)。〈香港如何打造 亞太一流學府?〉。《天下雜誌》。第360期。台灣:台北。

[2] 文中提及羅太曾說,在這十年內,香港的大學研究經費因為改以研究成果決定撥款經費,使大學的研究經費在這十年內激增十倍。她認為這是對大學的研究有很大的推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