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網看看新聞,發現一個小、卻令人震撼的消息:國發基金對未來投資,尤其是6大新興產業,可能喊停。
原因在於立院要求國發基金的要求項目,可能使其趨於保守,然而,民間對國發基金的期待,剛好就是要大膽,至少要比民間創投更大膽,這樣才能帶起群投的效益。
更有趣的是,10天以前,文創法在立院風風火火的在審,談到投資,文創基金不被認可,文創基金會也沒下文,關於投資獎助部分,似乎就期望了這個國發基金,而且相關部會,都要編列20億元來投資了,裡面就見到國發基金的蹤影。
這個大計劃,不知道在聖誕節過完後,是否變卦。
小弟更注意的是,半年前當文創法在初審時,當時涉及到藝文消費抵稅1.2萬與其他議題時(比如文創基金),不少文化界先進非常關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政府應知『基金』和『基金會』的差別」一文:
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23725523
現在重讀郝社長的文章,中間提到四點:抵稅爭執不下,延後審議;文創基金已然消失;文創預算保障沒聽說過;人才延攬進用考試院已經明表反對。
在這個月立院風風火火的審理中,相對的反而討論熱度、民間議論冷了很多,但是現在二讀很多才是決生死的地方,這下面有何意義,值得注意。
但回到國發基金的投資。這個小消息在其他報紙上幾無看到,然而卻對國家挹注未來產業發展有關鍵意義,如果行政院也就撒手不管,那可見6大跟科技業發展的策略就是不一樣。以小弟所知,私人創投業者比較熟悉操作的是科技產業,所以台灣不會沒有創投,只是創投不頭文創而已,也當然,文創業者/立委們紛紛等著國發基金下來,等了很久。
而國發基金的設置,也是希望由政府帶頭,甚至有點作保意味,吸引私人來一起投資,熱絡環境。如果政府開始保守,那未來只能期待私人基金、銀行等願意自己下來投資了。
不然,我們就期待台灣民間自己能走出一條路,那就跟韓國這種文創大政府不一樣;那這另外一種圖樣與想像,我們準備好了嗎?
========
限制多 國發基金投資喊停
工商時報 2009-12-26 【王立德、于國欽/台北報導】
國內新興產業扶植鍊出現重大斷層!創投界高層指出,立法院顯然對參予草創期投資的創投生態陌生,以國發基金持有的43家投資公司,有28家虧損為理由,要求「檢討」、「立即改善」,導致內部士氣低落之餘,已長達5個月未曾投資新案,政府要扶植6大新興產業的政策,出現「缺錢警訊」。
與國發基金互動密切的創投業者說,根據公開的會議記錄,國發基金今年僅投資3新案件,分別為台幣8,160萬的光點影業、50億元的中華航空,及7月通過的錸德科技轉投資太陽能薄膜公司─太陽海科技5億元,爾後再也無新投資案件。
消息人士指出,並非國發基金找不到案子,而是立法院的要求「不合產業特性」,連續祭出20多項「改正項目」,等同於要求投資案不可賠錢,在此天條下,國發基金無法發揮投資專業。
創投業者指出,創投產業特性就是「投資10家會賠7、8家,但賺錢的2、3家,可有數十乃至上百倍獲利回饋」,早期投資台積電就是如此,但立院就拋出一句「國有資產必須對國民負責」,認為國發基金尚未處分的43家公司中,有28家公司處虧損,且虧損金額達總資產3%,要求即期改善,「等於手腳都被綁起來,國發基金當然不敢投新案。」
國發基金員額為30人,截至11月底為止,管理資產為1,900多億元,投資按金額分為3種,資金需求達1億元以上的投資案,由基金親審親投;資金需求介於5,000萬~1億元,轉介旗下投資創投承辦。資金需求5,000萬以下,則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承辦,再向國發基金申請投資資金,總額度上限100億元。
統計今年由國發基金親審親投,且已撥款進投資對象的金額,逾51億元,其中太陽海的5億元尚未撥款;資金需求低於5,000萬元,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申請投資的金額,2年來總計僅12億元;至於資金需求介於5,000萬~1億,透過國發基金旗下創投承辦的投資案,金額為零。過去扶植出不少知名企業的國發基金,功能近乎停擺。
此外,經建會昨日表示,懸缺已久的行政院國發基金副執秘,已由普華(PWC)財務顧問公司資深顧問夏中興出任,以借重其在外商銀行的財務經驗,協助國發基金進行投資。
國發基金前副執秘何俊輝於今年8月退休,經建會近月以來進行公開徵選,最後由在外商銀行多年的資深財務顧問夏中興出任。夏中興早年畢業於中興大學經濟系,赴美學成返國後在外商銀行20餘年,對於財務投資這個領域極為嫻熟,幾年前出任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PWC財務顧問公司資深顧問。
========
超級資優生 手腳被綁住
工商時報 2009-12-26 【本報訊】
國發基金向為國內重要的產業扶植推手,全球晶元代工龍頭廠台積電、全球最大電源供應器廠台達電,均是受惠於草創初期,國發基金咬牙「燒錢」的金援,才得以有今日成績。且國發基金在直接投資中,有帶頭示範的作用,實在不宜把「扶植產業」使命,扭曲縮小到「有幾家虧損」的枝節上。
翻開國發基金多年的年報,成立時,資產規模213億元,爾後每年均可繳庫逾100億元,即使今年經濟環境低迷,預計還可繳40多億元進國庫。統計國發基金成立至今,繳庫金額已達2,030億元,手中資產大幅成長至1,900多億元。
創投界人士指出,若將繳庫金額加上現有資產,國發基金已經成長到當時政府投入金額的17.6倍,而IRR(內部報酬率)為領先全球的20.5%,比起創投業16~18%即是「資優生」的條件來看,國發基金可算是「超級資優生」。
台灣創投公司5年來,受限法令,報酬預期倍數不高,早期投資風險不符報酬期待,開始傾向晚期才投入,如此一來,自然無法達成「扶植產業」的效果;工研院院長李鐘熙有意成立規模20億元的種子基金,扶植種子期的新公司,但早期投資這塊,仍是乏人問津。
作為台灣創投市場早期投資的最主要機構,如喪失功能無法「拋磚引民間資金」,政府想要推動多數還沒一定規模的六大新興產業,會更窒礙難行。(王立德)
=========
發展軟實力 國發基金當後盾
【經濟日報╱鄭秋霜、林婉翎】 2009.12.14 05:19 am
強化國家發展基金投資文化創意產業機制,文建會擬妥建議修改方向。未來由國發基金每年撥款20億元,間接投資1億元以下金額的文創產業,由文建會、經濟部、新聞局及國發基金,共同成立「文創投資審議委員會」,依不同投資金額由專業管理公司或創投公司,負責文創投資「代操」。
行政院文建會第一處處長方芷絮指出,文建會將建議國發基金投資文創產業的機制,直接投資1億元以上金額,由國發基金與大型法人,共同投資標竿型文創業者、策略型文創專案或文創創投事業。
間接投資1億元以下金額,由國發基金每年撥款20億元,並由文建會、經濟部、新聞局及國發基金,共同成立「文創投資審議委員會」,其中5,000萬元以下投資案委由專業管理公司負責,5,000萬元以上到1億元的投資案,則由創投公司負責。專業管理公司將由文建會、經濟部及新聞局各徵選一家,創投公司則將徵選五家。投資標的包括跨界文創、藝文類、數位內容、電影類及媒體類的文創產業或專案計畫。
方芷絮指出,文創產業被視為資訊產業後的第四波經濟動力,目前發展呈現四大趨勢。
其一為產業創新是轉型重要關鍵,如出版產業須轉型數位出版,才能維持競爭力;二是90%是微型和小型的文創業者,產業有大者恆大狀態,產業規模愈大競爭力愈大;三是現階段扶植小型企業產業化發展是政府策略,60%到70%的文創產業業者集中在大都會區,特別是臺北縣市,其他偏遠地區則少,城鄉差距明顯;四是業者須面對嚴酷的市場競爭,因為政府政策只是帶頭的營養素,最重要還是要回歸市場。方芷絮認為,台灣擁有多元文化內涵的優勢,但多為微型和小型企業,且內需和消費人口都不夠大,政府更須擬定策略,以協助產業提升競爭力。
她表示,文建會也將以企業經營的思維,推動文創產業組織,以文創產業推動辦公室,對內做為專案辦公室,負責政策幕僚作業、計劃統籌等,對外為單一服務窗口,整合各部會計畫資源,提供業者諮詢輔導與整合資源轉介服務窗口。
【2009/12/14 經濟日報】@
- Dec 26 Sat 2009 10:03
限制多 國發基金投資喊停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