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刊的新一期<今藝術>,在黃色封面上的專題是關於NPO(非政府組織)的介紹,十分吸引人的專題。翻閱裡面的內容,大致上是今藝術跟視盟合作的一個活動,並且今藝術在向外延伸,介紹NPO+目前幾個視覺藝術界重要的NPO組織。
在整個報導裡面,區分幾部分:第一個是NPO概念介紹,第二個是幾個NPO的案例介紹(比如帝門、都市改革組織、環改等),第三個是兩場座談紀錄「藝術NPO現今的處境」、「台灣藝術NPO組織之未來展望」,第四個是幾篇專文。綜觀來看,報導算滿完整而且紮實,可以滿足一個理解視覺藝術、藝術NPO入門,議題探討的需求。
推薦大家去翻翻,或者買來看一下,從P.116-140,字數相當多,也相當值得理解一下。
裡面有幾個小弟印象比較深刻,或者是看到的爭議點(是我看的懂得爭議),也就分享一下。
1. 一開始在NPO概念介紹時,就直接討論作為藝術非營利(政府)組織的資源問題,並且標題都出現「笑問錢從何處來?」、「理想與現實如何平衡?」可以說,這是現在作為一個第三部門很重要的問題;因為第三部門照理來說,應該是資源獨立於政府的組織(所以是NPO),但由於自籌資源等阻礙,現在多數的藝術組織都要仰賴政府或其周邊單位(比如公立基金會)協助,所以後面的訪談中,國藝會黃明川董事長也表明最初國藝會設立原本是藝文補助之功能。而在之後的討論,包括專題,也都討論到「拿人手短」的問題:若資源仰賴政府挹注,如何發揮監督功能?這點在座談會中比如胡永芬理事長便提到。
2. 關於藝術非營利組織的資源,帝門的熊執行長提出一個概念「non for profit」和「non profit」,帝門也都經歷過;我的理解是:前者是可能營利,但不為營利而工作;後者是無營利,或無法營利。同時熊執行長也從中討論文建會的定位。
3. 還是帝門的熊執行長的意見,在之後,他提出分徑合擊的想法(原文中為競,我覺得應該是徑,意思是分別走不同的路,而不是分別競爭)。他就建議要把餅做大,然後在一定程度上,不管如何競爭,能夠彼此統合起來。比較可惜的是,兩場座談會與專題,比較少在談「藝術組織」如何整合這個關鍵問題,事實上座談會也提到了,現在是越來越多人投入藝術(即其相組織),資源相對稀釋,則與會者已經注意到這一點,外加上如果政府資源逐漸減少中(與會文建會前處長也提到計畫換資源),看來整合、檢討既有藝術組織的定位與資源來源,應該是滿迫切的問題。
但回到一個考慮點上:藝術往往是高度異質性的東西,依據創作者、流派而有所不同,他不是製造業或金融業,透過談判與妥協可以整併(比如當價格或成本發生問題時),怎麼整合?又涉及資源競逐、資源減少趨勢?
4. 特別想再提一下的是視覺藝術榮譽理事長胡永芬的意見,她在座談會意見中民間NPO和政府監督之間的關係,並且提出「國會聯絡人」的想法,在後面的專題,她更是直接陳述他對國會聯絡人、壓力團體的想法,尤其指出需要有專職者;這個意見在現在藝術及其政策領域很少聽到,也可能是從業者不熟悉的作法,或者也可能是不想惹麻煩,也或者有其他原因。但是以民主社會而言,這是基本作法,則需要面對的是,究竟有多少實力—回到第三點串連、整合問題,可以讓藝術,或至少視覺藝術界可以整合出一個團體?去面對相關的法令、政策質詢?
5. 有一點在最後專家說法的部分,張正霖研究員第二段提到文創產業,他說文創政策的方向,無損於藝術非營利組織的純粹性。也提出諸如展覽、座談會、策展等面向,融入消費與生活風格創造的面向。但比較要提的是,這樣就太大江大海的論述了,關於藝術與文化之間的影響,還是有很多微血管式的問題,就是在諸如展覽、策展等面向。回到的座談會部分,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的黃文浩執行長就提皮克斯展吸引人潮,其餘展覽很難凝聚群眾,但官方又需要政績與參觀群眾的數量。如果官方考核標準不變,藉此來評判文化界推動「文創產業」的成果—只看產值、入場人次,關於「文創」產業裡面商業是否會影響藝術純粹性?都還要繼續討論。
不錯阿,視覺藝術界至少還跨出第一部,而且跟媒體結合。那其他的領域如電影、設計、時尚、出版…….這些領域,也都有一些NPO,也有民間跟政府之間的問題,狀況又不太一樣,那他們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