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再加上不想嫁人的,當情婦的,台灣男人單身問題將更為嚴重。
當然,所謂20萬人沒有伴侶,不過從一個羅菠一個坑去看,事實上出現的社會現象更為複雜,不過可見的是,從經濟學角度,物以稀為貴,鑽石比水有價的原因在於稀少性。
則,女性未來在台灣地位將更為上升,事實上,透過朝向服務業前進的趨勢,這20年來女性因為職場表現佳,還有指標性人物(最常提到的是高鐵殷琪(?)),則諸如什麼女性主義,往往也在這個浪潮下水漲船高,現在,部分男性還頗恐懼女性主義者的咄咄逼人。

回到正題,剛看到這則頭條,立刻就po上來,原因在於人口減少,還有性別因素也要納入交叉分析,才更具未來社會的清楚圖像。
試想,這麼多單身男子在街頭徘徊,一個是色情業將更為蓬勃(可不要走上滿街痴漢的地域),一個就是寂寞經濟的崛起。寂寞經濟,之前我們po過的’老當益壯專輯’,遠見提到日本發展機器人,我提出機器人不如可魯,現在日本喜歡發展機械(人口減少時代經濟一書有稍微提過,日本如此發展技術,相較歐美,長期不利),未來,產業回到人的身上,將更為重要,不是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了,是科技會藏起來,把舞台讓給有血有肉的人。
3C產品因為台灣是大國,加之有高度附加價值,被人所稱道,但未來,我猜想人們逛3C商場,不再是考慮性能為主,還要想:它能幫助我促進多少情感交流?

台灣跟日本不同的是,外籍新娘人數龐大,當然這個台灣是個開放社會有關。另一個,想談談傳統觀念。
以下文章我想從數據方式,已經說的很清楚長期生育上的觀念,將導致什麼樣的人口結構﹔在日本,二戰後由於人口大量減少,於是政府對性的態度轉趨開放,現在,日本是非常性開放的國家,相對的,同一個大文化圈的台灣,在日本人眼中十分保守(表面上),但是在傳統觀念上,另一個影響性與生育的,則是重男輕女,以下文章看到了。
把傳統觀念保留,在替換其他的選項,這裡我想起之前提過的:職業與教育。台灣是一個從眾,懶的思考,不勇於創新的社會,代價就是抄襲,代工與沒有行規,在生育上蕭規曹隨,在執業的觀點也是,於是,社會表面上多種族流動,事實上單一價值觀影響十分嚴重,於是社會無法在職業價值上真正多元化,諸如尊重國中畢業卻有某工藝技能的人,只會崇拜大學者與大資本家,或醫師(這幾年多了竹科工程師)。

這個所謂傳統觀念,加之堅固的單一價值體系,不尊重各部門的能力,當有年輕人立志從事某非主流,家長第一個反對,年輕人只好投降輸一半,很多新活力無法注入既有文化的產業,原產業規模只好送入安寧病房。
這是從下面生育新聞趨勢,所嗅出的社會氣氛。

======
2007.02.04 中國時報  台灣新生兒性別嚴重失衡

20年後 20萬男人找不到老婆

陳一姍、黃庭郁/台北報導

台灣新生兒男女失衡竟居全球第四,專家指出,急速少子化,碰觸到傳宗接代的傳統價值底線,加上生殖醫療技術進步,三項原因交錯,導致台灣嬰兒性別比例失衡。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認為,現代人生的少,會更在乎性別。因為老人家在乎傳宗接代,因此多數夫婦希望先生男,再生女。問題是生完第一胎男孩後,因為經濟壓力,就會想晚一點再生第二胎,等真的要生,反而生不出來了。「少子化,反而讓大家對於性別更在意」他說。 傳宗接代觀念根深柢固

台大城鄉所教授畢恆達認為,少子化讓傳宗接代觀念更加凸顯。譬如:還是從父姓、女人還是沒辦法上族譜、女生就算沒出嫁,死了還是只能進姑娘廟,不能進宗祠,這些華人文化根深蒂固的因子,一時很難改變。一個可以佐證的例子,就是從胎次來看,到了第三、第四胎之後,男女嬰比可以高達一三○比一百以上。

失衡 帶來教育婚姻難題

多位大醫院醫師表示,通常如果產婦有一兩個小孩,非常堅持希望能生個兒子。醫生就會考慮,幫產婦做精蟲分離等,可以控制性別的生育。「但這是大醫院…」薛承泰與人口學者孫得雄懷疑,台灣尚無統計數字的墮胎,可能有部分是因為性別。而一些小診所也有可能幫只生一胎的夫婦,做精蟲分離,但這些都缺乏統計。

「其實跟大陸殺女嬰比起來,台灣的做法只是比較沒有罪惡感而已,」孫得雄感慨地說。

男女失衡,長期將導致台灣婚姻市場傾斜,更多男人得向外找老婆。「等這群小孩到適婚年齡,正好接上老兵的缺口,引進外籍新娘的行業會越來越繁榮,」薛承泰說。

引進外籍新娘 生意盎然

從人數來看,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已累積二十多萬個男嬰,未來沒有同齡女嬰可以結婚。台大城鄉所教授畢恆達說,性別比例失衡,加上越來越多女性不想進入婚姻市場,比起來,台灣男生比女生想要婚姻,找不到本地的,就往第三世界找,這會造成第二個傾斜。長此以往,性別學者陳金燕認為,由於引入外籍配偶的,較高比例是嚮往傳統婚姻,長此以往,台灣要導正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會更難。

在國際上,台灣是家庭計畫,人口控制績效最好的國家,全球知名。但諷刺的是,已進入二十一世紀,家庭計畫喊出的「男孩女孩一樣好」,卻在台灣邁向已開發國家之際破功。性別傾斜,將帶來的社會成本,已不容忽視。
生男多於生女 我居全球第四

陳一姍、黃庭郁/台北報導

「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的家庭計畫,已經破功了。根據美國中情局二○○七年全球資料統計,台灣新生兒男多女少的性別傾斜度,在全球二二一個國家中,與阿爾巴尼亞併列全球第四,僅次於亞美尼亞、喬治亞與中國。

全球新生兒性別傾斜最嚴重的亞美尼亞,一一七個男嬰出生,但只有一百個女嬰;喬治亞第二,一一五比一百;一胎化的中國大陸,則以一一二比一百,位居第三。台灣與阿爾巴尼亞同居全球第四,男女嬰比為一一○比一百。在亞洲四小龍中,傾斜度第一。

台灣新生兒性別失衡,情況確實越來越惡化。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由於男嬰夭折率較高,自然界男女比就是一○五個男嬰比一百個女嬰,到一○八比一百也還算正常範圍。但台灣自民國七十六年以後,數字從來沒有進入正常範圍。過去二十年,平均每年男嬰比女嬰多一萬二千七百人。

新生兒性別失衡的問題,已逐漸在教育、婚姻市場發酵。台灣的中小學生,每班三十到三十五人,男生都比女生多三到五個。這樣的比例,彰化師大特教系教授陳金燕認為,將加重男女的刻板印象。

她分析,社會大眾對於男女有既定刻板印象,男生就要勇敢,會被鼓勵去表現,但女生比較容易被壓抑。這種情況,在男生人數少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一旦男生人數更多,比率更高,女生遭壓抑的情況就會更嚴重。


包生男多吹牛 科技拗不過天意
黃庭郁/台北報導
隨著人工生殖技術日新月異,假他人之手「訂製」男、女寶寶已非難事。

醫界指出,基於人口結構與倫理考量,衛生署明訂生殖科技不得應病人要求為任何形式的性別選擇。但醫療不外乎人情,傳宗接代觀念未改,孕婦渴望一個男寶寶的背後有很複雜的家庭與社會壓力,「幫不幫忙」,醫師也為難。

台北榮總婦產部內分泌生殖科主任張昇平指出,目前唯一一種可以完全掌握胎兒性別的是所謂的「著床前胚胎切片」技術,但因涉及道德爭議,世界各國都沒核准,就算有也僅限於避免性聯遺傳的疾病(如血友病)等特殊考量。

前中華民國不孕症醫學會理事長李茂盛說,帶有Y染色體的精子因為「跑得快」,通過濃度不同的蛋白溶液可以被分離出來,所以確常被視為是「生男」技術,甚至變成「生不出男孩」夫妻的特別服務。

不過實際上,因為Y染色體與X染色體的去氧核糖核酸僅有二.八%的重量差異,再先進的儀器也沒法分離到百分之百。洗精術所謂成功率頂多比自然受孕多個一、二成,亦即約七十%的生男機率,嚴格來說,坊間的「包生男」多數有吹牛嫌疑。

但依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民國九十三年全台二千五百廿個透過人工生殖技術出生的活產寶寶中,五三.二%是男寶寶,女寶寶則約佔四六.八%,換算後的男女寶寶比例約是一一三.六:一○○,略高於全體新生兒的比例。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指出,雖然這二千五百個寶寶僅佔同年出生的廿一萬多新生兒的一%,對台灣寶寶性別失衡的直接影響極小,但仍可看出,不孕生殖科技在性別篩選上有操作空間。

對此,不孕生殖專家們也有話說,張昇平認為生殖科技在「下游」、也就是懷孕之後發現寶寶性別不如預期,而選擇墮胎者,才是寶寶性別失衡的主因。

李茂盛說,現在指定生男孩的人並不多,但以他的門診仍有四%到五%的婦女只想要男孩,且不乏一發現懷的是女孩就墮胎,甚至連續墮胎超過二次導致不孕的個案。

張昇平認為,十年來新生兒性別失衡始終被視為是個問題,但英國學者也曾經質疑,對於一個已經有三個女兒、或者二個兒子的家庭來說,透過生殖科技「做」一個特定性別寶寶其實並不為過。相信這也是很多醫師面對求子或女夫妻們,共同的感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