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到這個新聞,包括後續的投書。有趣的是,他們都是大頭,對縣市升格的議題,投書者還是文建會前主委。
整個看下來,一些文化單位最高主管,常常在離開之後會投書,然後認為現況的文化環境不佳、不滿,有話叫說。這真是有趣,在就任時期,怎麼不推一下,提出這個想法,縱使被打槍(被長官打、被立法院打)無所謂,至少先提了,讓政策落實規劃與執行看看,就算不在任內完成,後續也讓其他主管繼續試看看。
不過似乎文化政策「維持現況」常態,不滿,總是在卸任後。是當的時候才給他靈感,卸任後才能振筆急書嗎?還是有其他原因?
下面談的是升格問題,並且貫穿兩文的,小弟認為是「在地認同感」。
想想這個問題,升格是政治問題,包含著預算、甚至黨派問題,就算北縣可以升格,也未必能讓文化升格,因為北縣升格後還有很多領域要顧及,比如孩子的營養午餐,順序可能會比這些什麼辦活動的文化政策重要。
其次,談談在地認同感吧?台北縣,為何要有在地認同感。當然,一般從國外文化理論、紮根理論去想,要搞文化政策當然要在地認同,「理論上去想」當然沒錯,也符合歐美的文化理論、甚至他們推動文化政策的基礎。但是:那是歐美,不是台灣。
嚴格說,台北縣環抱著台北是,就生活機能上看,其實就是台北市的一部份,或是說台北市的延伸:企業將交易、總部設置在台北市,成為一個消費窗口,然後,將工廠、次級分店等單位設置在台北市,所以,現在市面上、媒體上談的消費空間,幾乎都集中在台北市,台北縣的數量就相對少很多,原因在於台北市部分區域,尤其像東區-延伸到復興南北路一大區域,被塑造,也自然形成新的消費娛樂空間,這個台北縣沒有相互可以抗衡的,最多有幾個比較密集的購物區,但那比較屬於業市的性質,難以跟諸如東區相比。
另外,捷運逐漸開通,台北縣人進台北市非常方便時,台北縣市一體了,台北縣怎麼建構自己的「在地認同」?唯有跟台北市結合,台北縣才能提升自身的意義。
以及,台北縣的房價比台北市低,搭配著上班在北市、居住在台北縣(中間用捷運、或自己的交通工具通勤),通常,待在台北市的時間可能比北縣更久:醒著的時間在北市上班、上學、消費、娛樂,下班回台北縣睡覺。認同感怎麼建立?
在倫敦發展創意產業後,倫敦開始像龍捲風一樣,吸納倫敦市周邊的產業、人口,甚至國外的人(如果按照Florida理論,創意都市可是具有吸力的)。在倫敦周邊的地區,開始蕭條,這個周邊不只是一橋之隔的地方,較遠的地區,越來越蕭條,因為都會是有吸力的。
在帳面上、政策上的升格後,北縣實際上能有什麼特色,把人吸引回來?
===========
邱坤良:縣市升格與文化升格
【聯合報╱邱坤良】 2008.11.21 03:34 pm
邱坤良
內政部推動「三都十五縣」區域調整方案,預告二、三年內率先讓台中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兩年前才掛牌開張的準直轄市台北縣(聽說未來叫新北市),沒有搭上第一班「直升」機,縣長與議員諸公同仇敵愾,憤念難平,揚言要採取激烈的抗爭行動。
從行政層級及資源分配的角度,人口最多的台北縣希望升級,可以理解。這個第一大縣確實需要脫胎換骨,改變當前困境,然而,它之所以成為「囧」縣,並非在於資源不足。從地理位置上看,台北縣圍繞著台北市,「壟斷」其他縣市與台北市之間聯繫、接近台北市,非經過台北縣同意不可。台北縣巴著台北市,因而工業化、都市化,半世紀來,來自其他縣市的新移民已超過老台北縣籍自然增加的人口。台北縣民也托北市之福,享受全台灣最好的藝文活動與公共資源。相對其他縣市,台北縣比上(台北市)不足,比下(其他縣市)綽綽有餘。
北縣文化意象模糊
台北縣「擁有」不少大學及優秀文學家、藝術家及表演團體,雲門舞集、表演工作坊、漢唐樂府、金枝演社、江之翠劇場分散台北縣各鄉鎮。其他藝文團體與作家、音樂家、舞蹈家、畫家、文化人「罄竹難書」,每天在台北縣內Long Stay、「趴趴走」者無法估計。他們到新店、板橋的劇團、合唱團排演,回八里、汐止的住家,然而,有誰在乎正在台北縣工作、生活。
台北縣文化意象模糊,問題不在藝術、人文活動的能量不足,亦非缺乏有質感的民眾,而是行政體系與人文空間名實不符,落差極大。面對台北市的藝文資源與人文環境,人口多於台北市的台北縣屬於「後台」角色,整體空間概念並未形成,也沒有形成台北縣的文化特色與社群意識。最多只有「三重埔人」、「淡水人」、「新莊人」、「板橋人」或「雲林人」、「嘉義人」的小區域概念,住在這裡的三、四百萬人對「台北縣」三個字缺乏認同感與榮譽感。
全民投入文化升格
追溯原因,在於台北縣移墾史與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宜蘭縣聯結,不易切割,各鄉鎮市之間的聯繫、交流往往不如與其他縣市密切。瑞芳、雙溪與基隆聯成一體,但與三峽、新莊之間幾無交集,樹林人、鶯歌人與桃園人比鄰而居,卻與石門人、汐止人找不到共同性。台北縣的人文生態環境很像移墾時代的台灣,只有漳州人、泉州人、潮州人或安溪人、晉江人、同安人…,沒有「台灣人」的觀念。「台灣人」意識的形成,還是歷經一番寒澈骨,才建立其族群與空間概念。台北縣如何加強空間的人文思考,化成台北縣文化,實為刻不容緩的課題。
台北縣需要升格,而文化升格又比行政升格重要。升格不是為了「高」其他縣市一等,增加財政收入,或成為更大的選舉票倉。如果以劇場作比喻,縣長就是導演、教育局長、文化局長應該如同排演助理、舞台監督。行政團隊所應積極思考的是,如何建構台北縣的舞台空間環境,如何在行政、技術考量之外,增加人與空間的質感,進一步促使大舞台上的人加強合作,讓所有的演員扮演好角色,同台演出一齣大戲,並博得觀眾的掌聲。
(本文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2008/11/21 聯合報】
===========
回響》文化升格 多樣性永續發展
【聯合報╱李斌/台北縣政府文化局長(北縣板橋)】 2008.11.25 02:18 am
拜讀廿一日文建會邱坤良前主委的「縣市升格與文化升格」一文後獲益良多,文化局所有成員皆應虛心反省,但前主委對於文化經營與升格的指陳,與文化局目前所發展與規劃的方向顯然出現落差。
前主委文中以「文化意象模糊」來形容北縣整體空間概念不清及缺乏社群意識,又指出北縣最多只有「三重埔人」、「新莊人」、「嘉義人」的小區域概念,缺乏「台北縣」三個字的認同感。文化局秉持著「文化多樣性」概念思考文化永續與推廣發展的方向。過往的嘉義、雲林同鄉會到今日的外籍配偶,交織成不同色調、多重光譜的文化樣貌,北縣的文化意象當然不會是單一的、更不可能是牢固不變的。
邱前主委還以「台灣人意識」的形成來期許「台北縣人」透過族群與空間來建立認同。然而,自然空間的阻隔讓北縣的空間保有了文化區域化與多樣性的先天優勢,卻成為外界誤會北縣「文化意象模糊」的主要原罪。為了建立一個以單一人種為主體意識的文化觀,眾多區域與國家都付出無可補救的族群撕裂代價,追根究柢還是因為追求單一的認同將會貶抑其他不同的文化表現,甚至排除弱勢文化。文化局近年來的核心思考與政策執行即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共同呈現的、區域與區域並列的、多樣文化表現的可能性。我們期望能以「保有文化多樣性」與「永續文化經營」的概念深耕大台北,這種軟文化的經營理念完全不同於前人大興土木建館等同建立文化的概念,然而,此模式卻需要相對的時間與足夠的資源才能夠達成。
北縣確實擁有為數眾多之文學家、藝術家、表演工作團體,倘若北縣地方資源分配是充足的、文化基礎建設是公平的,他們又何須往台灣的資源核心尋求補助。台北市文化局年度預算除以人口數,平均每人享有五○九.一二元;台北縣每人就只分配到一九○.七七元,遠遠落後其他縣市。台中市每個市民可以享有二六八.○一元,北縣文化資源的短缺怎麼會是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餘呢?行政資源不足與分配不公成為文化發展的結構性障礙,這結構性的因素也就阻礙了百花齊放的北縣被看見。
北縣特殊的地理、經濟、文化特徵持續吸引大量人口遷移至這塊土地,這種人與空間的交織和匯集呈現一個難以被形容、論述出的北縣人。這種來自各地不同的移民所帶來之多樣的、俗民的、底層的、技藝的、甚至貧窮的文化,揉織成的眾生喧譁與多樣文化場域就是「台北縣」的文化特徵。可惜長期以來行政資源缺乏的結構性因素無法克服,反讓大眾誤會與不見北縣文化多樣風貌。
【2008/11/25 聯合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