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長壽最近出的『我所看見的未來』一書裡面,有個小地方提到,臺灣雖然飲食產業競爭力很強,但是,很多地方都無法明確化、讓製作過程、使用材料等標準化,最後維繫食品的水準,是一個美食上的隱憂。
再一比對,鄰國日本在美食上的要求,比如你轉開料理東西軍看一下,國人對食才的堅持,似乎遜了那麼一點。再想起,諸如德國料理雖然不是頂級美味,但是他們在製作過程對於麵團、配料、溫度的要求,都跟科技結合(諸如考量天氣與烤爐的差異),臺灣的美食普遍來說還算是一個前現代的製作流程。

這是以美食產業為代表,其實在文化產業,諸如視覺、表演,或在媒體產業,比如電視、電影等,都存在著很多家族經營式的風格,雖然彼此成員間感情聯繫很強,甚至就是好友組成的,但對於詳細的財務經營、策略規劃等,較不擅長,比對美食產業,部分的形式因素有所雷同,都靠感覺進行生產,還缺乏一個對製作流程明確化的規劃與堅持。甚至,可能一旦開始要求明確化,傷害的就是彼此成員的感情。

但這並不是迷信被批判的現代主義,以為明確、標準化就是一切;而是去深思一個更基本問題:當端出來的菜無法維繫基本品質時,縱使偶有佳作,仍是因不穩定,失去消費者的信心。
但這需要跟一般的文化理論作一區隔,文化理論認為,每次的創作並非一樣,有時候變異、岐出也是一種創作,甚至會有新的火花,藝術本身就是挑戰確定的,所以不確定性才是彰顯藝術的關鍵元素;
如果僅從這個觀點去看文化產業、文化產品,是僵化的刻板印象,因為當進到產品消費時,他的意義已經不是『純創作』(所以藝術人常要求藝術品的純粹性),量產、大眾化背後就是標準化,賣給A和B的品質不一,消費者通常不會收到禮物般的驚喜,而是咒罵為何我跟他不一樣,尤其,隔壁桌的菜為何比我好吃。

想想法國酒,每瓶法國酒理論上都不一樣,因為他可能受到樹、收藏處、年份等影響,但是法國特殊區域的酒,會在各方面維繫其品質的接近性,比如同一年份的不能差異太大,但是年份之間可已有差異(因此標價不同),更仔細看,法國酒是在維持其製作過程的齊一性。

所以在品管部分,層次應該區隔開來:
如果是單純、立即、現場的藝術表演,甚至為了作某種突破,品質的齊一性是一種可笑的事情;但是,文化產品有很多種,屬於大眾、可量產、普及式的產品或表演,品管是一個要點。
如果是實驗劇場,或許可以有某種彈性。
但是帕華落第最後一場演出,被爆出是對嘴,那就不太能忍受。
當然,如果真的有品牌的美食,比如鼎泰豐,每個出籠的包子,品質不能差太多。

但是在品質明確化上,也不一定是單一、僵化的,就是麥當勞化。以美食產業為例,將特殊製造過程明確化,甚至有某種可計算性,雖然貌似接近麥當勞模式,但是,其中若能夠從中發展出某種故事性,或用故事性加以包裝,是可以產生新的效果,同時,也可展示製作者的心意。
麥當勞的炸薯條,假設標準化炸個1分鐘,是沒有故事的,只有時間與溫度計算;但是選取特殊的魚、特殊的雞蛋、有來歷的牛肉,那跟只是麥當勞1分鐘的炸薯條是不同。

比如,指定用某地的柳丁,是一種標準化,甚至在進口該地柳丁後,進行特殊標準的篩選,都事明確化與標準化,這個舉止麥當勞可能也有作,但是,為何用XX地區的柳丁,是可以被書寫、可以有敘事脈絡的。
可我從未聽說麥當勞的炸薯條有啥脈絡,有的話,我猜也沒啥好聽的。
但是用特殊地區的柳丁、甚至在整個設計好的台灣套餐(假設台灣料理也可研發出一套類似法國料理的規模),從前菜、主菜到甜點等,只要能有指定食才的故事,賣相就會好。

如果製作流程可以透明到一個程度,皆下來就具有表演性。也就是說,除了故事性可以輔助賣相以外,製作過程亦可以是一種展示。

嚴長壽問了一個問題:為何星巴克一杯咖啡可以賣100台幣,而我們的珍珠奶茶還是只能賣25?珍珠奶茶並不比咖啡難喝到哪裡去。
當然原因很多,比如美式連鎖店的全世界布建、美國人喝咖啡不喝珍奶,但其中一個是,我國的珍珠奶茶品質不一,台灣有可以賣100的奶茶,也有10元的;而怎麼調配奶、茶、粉圓?其次,混雜著多種食材的珍奶,他有啥故事好聽?
去星巴克可以看到不同種類咖啡的簡介,甚至會開班授課,則,台灣也不少的連鎖奶茶店,哪家有這個故事性(比如牛奶從哪來?茶從哪來?)?一杯10-15元特價奶茶,我猜應該不敢說茶從哪裡來。
又,7-11都有純吃茶,他們也可以說說茶的故事吧?

上面都是在以美食產業為例,其實落實到藝術與媒體產業,都可以將品管與故事兩者合一,星光大道一直被人認為是歌唱節目,但事實是並非如此,他比較接近的是一種選秀、選美活動,已經到三班了,但出唱片的人不是很多。
但是選出來有話題性的新人很多。
但這整個過程,包括先一時期的毒舌派評審,都是一種品管過程,星光幫的歌唱能力是有,已經初步具有品管過程;且這個品管是透過媒體、攤給各位看的節目(縱使也有人說那都內定好了)。SHE、超女、星光幫等,都共同突顯出這個新媒體的現象:品管過程故事化。

表演藝術呢?視覺藝術呢?應該可以有不同類型的「品管過程故事化」。

我們如果把文化從產業化角度去看,嚴格說我們在推動上的手法還相當拙劣,應該說能推銷、廣告、行銷的人沒有進來大幅改革。事實上,創作面應該問題不大,但台灣周邊比核心缺,缺企畫、行銷、話題類的人才。
雖然,過去一陣子推文創的都是媒體人,但他們推的是一種生活概念,非常抽象的意念,旨在典範轉移(從科技業轉到創意生活),對實際案例、模式的建構,包括上述的行銷與話題,他們雖有這個能力,但沒有朝向具體案例在做,以致於雖然文創話題在台灣很熱,但實際上乾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