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以來,台灣的咖啡館意義都不同,最早是非常人文氣息,甚至喝咖啡對邀請異性來說,有特別意義。
現在似乎跟喝珍珠奶茶差別不大,是一種生活飲品。我覺得差別在於諸如連鎖咖啡店的新起,以及另一批中產階級消費的生活風格新起有關。
大約80-90年代後,漸漸取代過去精英,文化人創作場所的意義,像下面,可以在咖啡館上網,簡直跟作詩是兩回事。

=========
網路入侵 人文咖啡館走味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7.05.16 02:00 am
 
 
七十年代台灣曾短暫出現的咖啡館作家與文學,隨著咖啡普及、文學沒落而偃旗息鼓。這兩年,愈來愈多人回到咖啡館寫作,只不過,他們拿的是筆記型電腦而非紙筆,他們是「部落客」。

美國稱部落客為「睡衣游擊隊」,指的是部落客穿睡衣、半夜在家裡上網寫稿。台灣部落客則相當幸運,近年不少可無線上網、開到半夜的咖啡館湧現,讓他們樂當「咖啡館游擊隊」。多位作家/部落客聯手撰寫的「台北咖啡」(大辣)最近出版,書中列出的二十家人文咖啡館,只有三家沒有無線上網的設備。

「海邊的卡夫卡」店長雅琴表示,早期網友習慣到網咖上網。不過,網咖多半吵雜、空間狹窄,電玩迷不在意,需要靈感的網路寫手卻難以忍受。無線上網咖啡館的興起,剛好滿足他們的需要。

經營網站的部落客Funck不設工作室,他不僅天天帶電腦在咖啡館「上班」,連談生意都約在咖啡館。

連鎖咖啡館如星巴克也提供無線上網,然而部落客阿祥認為,e世代強調個性,走國際風、中產階級品味的連鎖咖啡館「不對味」。

六、七十年代,台灣曾出現一批人文咖啡館,包括明星、田園、文藝沙龍等。然而除了明星,其他多半只有數年壽命。甫出版「台北咖啡館人文光影紀事」的吳美枝認為,這是因為當時進口咖啡不易、政府又對咖啡館設下種種法令限制。

即使到了「人人喝咖啡」的九十年代,「點一杯咖啡、就可以坐很久」的人文咖啡館利潤低,依然難以長久經營。吳美枝在書中指出,「人文咖啡館只要能撐過兩年,就是藝文社群口中的老咖啡館!」

然而進入「人人都是作家」的部落格時代,「帶電腦上咖啡館」不再是少數人的生活型態。經營「路上撿到一隻貓」的梅俊認為,這群「以咖啡館為書房」的部落客人數龐大,讓台灣的人文咖啡館有長久經營的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