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展是永遠的執政黨,果然沒錯。這一則選自今天的經濟日報。
表面上與文創無關,但是注意下面行文的立場,對環境保護者最近嚇嚇叫,還得奧斯卡獎項,相當不滿,認為高度阻礙的國家發展。
我個人對美國等地不斷發出研究報告或影片,尤其搶攻媒體版面,認為是刻意操作,但是我個人的價值,是認為這是好的操作,畢竟人的經濟發展應該有所節制,尤其:世界的物資造就超過所需,仍有數十億人潦倒度日,原因在於分配,不在生產。但是人們的焦點,似乎還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生產力,還沒'辯証'到生產關係上。
不過,美國人高爾這麼猛,怎麼不帶頭逼自己國會少開車少用石油,少當消費社會?美國政府應該帶頭打擊自己的汽車業,軍火業等,拍紀錄片呼籲大家,簡直搞錯焦點。

昨天樂生拿出來討論,而且文建會提出過一個版本,據說花不了多少錢﹔如果,環評單位的把關,下面經日就如此氣急敗壞,則,若是如樂生等,更是等而下之。
環評單位還是有研發人力,弱勢如樂聲,不過一批老人,更容易被打為'來亂'的一批人。

最後附上一篇網路城邦的文章,似乎也有人注意到,全球暖化變流行?

======
國家產業發展由環評委員拍板?
 
【經濟日報/社論】 2007.03.10 03:38 am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卸任副總統後,便積極地從事防止全球暖化運動,並參與「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的拍攝,此片並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而高爾也備受讚賞。未料隔天就有人踢爆,高爾在鄉間的豪宅,耗電量是一般家庭的20倍;無論後來如何解釋,對高爾的環保形象已造成打擊,同時也反映出環保常是說的比做的容易。

另外,英國王儲查爾斯日前宣布今後將更常搭乘火車,少搭飛機,同時其個人的Jaguar與路華汽車,今後也將改用生質柴油,以落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較高爾,查爾斯的環保作法便務實了許多,他不會去訴求減少活動來節約能源,而是以更節能的方式進行其既有的活動。

近年來,台灣的環保活動也推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媒體所透露出來的形象上,環保人士的控訴,總是以廠商為對象,以環評為手段,其主軸則在於阻止或拖延廠商的設廠;這些訴求雖然師出有名,但卻也引起環保對企業訴求無限上綱的質疑。高達上兆元的公、民營重大投資案環評審查出現大塞車。半導體、LCD面板、鋼鐵、石化及電廠等多件投資案因一再補件而延宕;中科友達七星基地環評雖已有條件通過,但環評定稿本卻因環評委員有異見,延宕半年才由經建會主委何美玥協調後定稿。

這樣的環評程序及效率,與企業事事講求時效,實有甚大落差;就企業來說,當正常的程序失靈時,便只能各顯神通,最後許多的案子竟須拉高至行政院層級才有辦法解決,充分暴露出現有環評機制的盲點。這樣的盲點多少也反映在環評委員的壓力上;一位以環保訴求的政黨領袖在媒體指出「環評委員獨自承受著來自上市公司大老闆的強大壓力」,傳神地點出了目前環評委員與企業間的對立面。

這樣的壓力,是單純來自企業界時效的要求?還是自我理想或社會給予環評委員過大的權力與期待?照理說,環評委員的主要任務在於設廠投資或建設時的環境評估與把關,但現在許多環評事項早已超出這樣的範圍,甚至幾乎到了無所不管的地步;例如,廠商的經濟利益、外部效果,甚至當地產業發展的型態等等,這些本屬於廠商自我利益判斷與產業發展政策的範疇,實已超出環評委員的任務與專長。環評委員不應也不該有權力決定地方或國家產業發展政策與型態。

難道環保與企業發展一定是對立嗎?未必然!台積電是台灣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晶圓廠的投資規模也最大,但我們很少質疑台積電對環保的努力;因為早從2002年台積電便開始推動並建立環境會計制度,2003年復將效益評估工具與環境管理系統相結合,協助各廠區在執行環境管理方案時,同步進行經濟效益評估,以推動具經濟效益的環境管理方案。倘若絕大部分的企業都能建立起環境會計制度,並逐漸要求強制揭露,那麼,不僅可以據此作為擴廠環評依據,並可以此了解廠商在執行環評條件時的努力程度,同時也有助於釐清環評條件的嚴苛與否。

事實上,無論是企業行為或是消費活動,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對環保的影響,最近據報導環保署也將對大型的慶典活動提出環保的管制;的確環保單位可以針對此類活動訂定屬於環保事項的規範,但仍宜有其分際,究竟應否舉辦、規模的大小、舉行的形式,都不應由環保單位拍板。

慶典活動如此,國家發展、經濟的走向乃至產業的結構,又何嘗不然!

【2007/03/1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琉璃帳
全球暖化變流行?

2007/03/02 17:00:47
 
全球暖化的威脅逐漸受到注意,看一向趕流行的好萊塢把最佳紀錄片頒給了「不願面對的真相」即知。

這是好事,但別以為全球暖化問題因而可以解決。全球暖化問題極為複雜,我一點也不樂觀。

全球暖化的禍首是二氣化碳,而二氣化碳的排放量與工業化及經濟利益息息相關。這是南北對抗的一環。

說全球暖化是人類的貪欲和愚癡造成的,這個宗教式的警語於事並無補;我們少坐飛機、少吃牛排,也只是聊盡一分心力。國家之間的生存競爭,才是重點。

控制二氣化碳排放量,這是目前最急迫的事。但是要怎樣控制呢?

一律維持現在的排放水準,然後逐年降低?工業先進國家能不能接受暫且不說,開發中國家又怎麼能接受呢?

在還沒能提出有效的替代能源之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就等於限制其工業發展。

何況目前各國使用能量本來就十分不合理。排放量最大的美國,人口僅占全球人口的 3%-4%,而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卻是全球的 25%。如果要全球人類不得發展,好讓美國人繼續過他們浪費能源的生活方式,這符合公義和公理嗎?更何況美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很多都是用來生產武器或從事軍事行動,而第三世界往往是受害者,這又怎麼能允許呢?

所以,1992 年在巴西簽訂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 UNFCCC 或 FCCC),就把簽約國分作三類:

工業化國家,這些國家答應要以 1990 年的排放量為基礎進行削減,承擔削減排放溫室氣體的義務。如果不能完成削減任務,可以從其他國家購買排放指標。

已開發國家,這些國家不承擔具體削減義務,但承擔為發展中國家進行資金、技術援助的義務。

發展中國家,不承擔削減義務,以免影響經濟發展,可以接受已開發國家的資金、技術援助,但不得出賣排放指標。
至於各參與國的具體義務,就留到後來的京都議定書去談。

遺憾的是,美國總統布希在 2001 年,以開發中國家不承擔責任為由,退出京都協議書,等於否定了美國已經簽署了的 FCCC。

由於美國帶頭,世界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第二的澳洲,也就順理成章的拒絕簽署。

反對京都議定書的理由是,中國在 2003 年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1990 年增加了 40%,而現在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是全球第二高的國家。如果讓中國等開發中國家置身於排放管控之外,那又如何有效控制全球二氧化碳的總量呢?

所以美國有人提出了陰謀論,說京都議定書是第三世界的陰謀,借全球暖化危機之名,停滯美國的經濟發展,以便開發中國家迎頭趕上。

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是 0.74 噸,而美國是 5.44 噸。所以美國的說法無論如何都很難讓第三世界接受。然而美國的說法也不是全然無理。

目前正在急速發展的國家,例如中國、印度、巴西、印尼等國家,都是人口眾多的國家,雖然她們目前的人均排放量都還不高,可是總量可觀。如果這些國家的總排放量再增加一倍,地球就很難消受了。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估計,從 1990 年到 2100 年全球氣溫將升高 1.4℃~5.8℃,如果京都議定書能完全執行,到 2050 年也才能把氣溫的升幅減低 0.02℃~0.28℃。

因此京都議定書才是起步,實際上可能緩不濟急。然而,就連這個起步都搞不定。

除了美國和澳洲之外,其他工業國家的態度是這樣的:

俄羅斯:蘇聯解體後工業生產量大降,達到京都議定書要求並不難,甚至可以出售排放指標賺錢,所以樂於接受。

歐盟:是京都議定書的主要支持者,原排放量占全球 21%,承諾減少 8%(不是 8 個百分點)。

日本:因為條約在京都簽訂,日本人甚感光榮,當然支持。

加拿大:支持。

中國和印度都支持議定書,反正她們都不受控制。

台灣呢?由於聯合國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所以也不受控制。這就有趣了,台灣不是獨立的國家嗎?為什麼不跳出來站上國際舞台,承諾減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呢?

--------------------------------------------------------------------------------

下圖是全球各國參與京都議定書的情形:

緣色:簽約國且已批准
黃色:簽約國即將批准
紅色:簽約國但拒絕批准
灰色:態度未明或其他


以上內容來自: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rigdor&f_ART_ID=7835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