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仔細想來,我們掛在嘴邊的『文化創意』,似乎是一個十分空泛的辭彙。原因是,我們使用的是一個擬構的辭彙,統合性的名詞。對於「為何要發展」這個產業,我們似乎是囫圇吞棗的接受,很少反思為何。事實上,對此議題陌生、存疑的朋友們,一直問的就是:「文創是什麼?為何要發展?有什麼重要性?」之類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打從我一開始接觸時,就一直自己問自己。
說:「因為英國在搞,所以我們也要。」但是台灣沒有執行內閣制啊?
說:「因為幾個發展國家在搞,我們也有必要。」但是媒體寵兒還是竹科與郭台銘老先生啊?
說:「創意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人們朝向美感與質感的追求前進。」但是為何不能過縮衣節食的生活,增加銀行定存,甚至環卡債呢?吃1000元跟100元一頓,都可吃飽?
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基本精神,是基本內涵。」但是台灣的經濟奇蹟(很多台灣人認為這才是自己的認同)卻是仰賴加工與代工,包括滿嘴行銷打造出來的?

我一直不從上面習慣的角度想。
下面,是我想整理個一個PPT檔案,這才是我認為推動文創的初衷─台灣社會結構漸漸要走想某一種類型。結構的意義是,它不是一天造成,而是漫長累積而成的,趨勢是結構的徵兆。我想,在這一份PPT裡面,我把時間拉長來對比,我把領域擴張到產業、人口、教育…等部份去思索,很簡要的從『主計處』網站所篩選出來的一些資料,看看台灣已經夠成什麼樣的結構,而這個結構又將行程什麼樣的未來趨勢。
我倒不先回答文創發展的必要性,甚至先前的篇幅我都沒回答過,只放心力在既有政策、第三部門與議題上等,在這篇PPT上也沒,但是它有點可以讓讀者看到端倪,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作一個發想。

「或許,台灣不適合搞文創?」為何這個命題不能討論呢?

PPT下載:
http://www.badongo.com/file/259058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