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看到這個新聞,自由時報的。兩廳院明年又要增加場租了,撇開錢多錢少、或者是對表演團體是否能負擔的問題。
兩廳院自己決定場租,是否合理?下面有一些爭論,包括陳女士還斥員工提出「沒有義務幫助表演團體說法」,陳女士還是稟持他做過文建會主委的精神,要服務表演團體。

兩廳院小弟認為是可以決定自己的場租的,第一個,他不是全然國家的機構,而有其獨立性。猶如一家企業,決定自己販售商品的價格,只要消費者能接受,當然可以定價。
第二個,高階同仁說沒有義務幫助表演藝術團隊,也不能算錯,因為沒有這種強制力,要兩廳院一定要為誰服務;陳董事長不以為然、堅持服務,可以算是主事者自己的選擇、意願、方針。

比較好奇的是,可惜報導沒有多探討,兩廳院『績效評鑑委員會一直認為兩廳院的觀眾培養重複率太高』,這句話所指為何?是不是去兩廳院的人,都是這些的意思?如果是,那台灣其實推美學教育並不成功嘔。
我又想起前陣子謝志偉的電視節目,九歌(我沒記錯的話)指出,當看鐘樓怪人的時候,大家搶著去,但是當提到在戲劇院演出歌仔戲,敬謝不敏。
藝術,是有其觀賞習慣,說比較正式一點,叫作品味選擇;這種不是市場機制可以片面決定(雖然可以透過一些媒體造勢行銷影響),則,美學教育、美學推廣,到實際的表演戰場,問題也是一堆,在現在表面上大呼美學教育的同時,這些細膩的問題並未被注意到。

======
漲場租 增服務 兩廳院自求平衡 

自由時報2008.10.30

記者趙靜瑜/專訪

針對金融海嘯,兩廳院拿公務預算,該如何幫助民間的表演藝術團隊?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昨天表示,明年1月起的表演團隊檔期申請已經漲價,而且也已簽約,要重新作業有些困難,不過兩廳院以服務為目的,「未來會想辦法從各層面幫助表演藝術團隊。」

面對經濟不景氣,兩廳院今年的自籌款依照現在的成績看來,可以達到預期目標,光是陳郁秀自己就有募款能力,如果場租沒有調降,表演藝術團體仍然苦哈哈,「我們兩廳院是硬體,如果軟體不夠好也會垮。」陳郁秀說,雖然場租不調降,但是兩廳院會在別的方面幫助表演藝術團隊,「比如說合辦或協辦等,詳細辦法已經請藝術總監去規畫。」

對於有高階同仁認為兩廳院不是文建會,沒有義務幫助表演藝術團隊的說法,陳郁秀相當不以為然,「明年文建會就要增加表演藝術扶植團隊的預算,兩廳院要服務團隊的不只是硬體,還要協助戲迷跟樂迷的培養,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績效評鑑委員會一直認為兩廳院的觀眾培養重複率太高,陳郁秀說,這些都是兩廳院同仁要努力的目標。

面對外界對於陳郁秀是「政治人」的看法,她笑笑不以為意,「時間會證明一切。」她表示,現在文化總會已經在交接業務,即將結束,現在除了師大外,她還有在台北教育大學跟交通大學任教,「未來會有更多時間留給兩廳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