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這個經日的社論,讓我去思考了一些東西。
口號不口號,這個大家可以去觀察;我倒是被他點醒一點:「產業發展規劃都是某一個人說了算。」至少在文創過去的政策討論中,不少民間朋友,一直期待文創也有個孫運璿、李國鼎,一開始,小弟也這麼想。並且希望比照科學園區,用特惠、補助方式,打造起下一個產業型態,這是對文創的政策方針期待。
但仔細一想,其實過去的計畫經濟,走共產黨的路線,台灣真的適合嗎?當文創是政府用資源挹注的產物,第一個,他依賴性會有多深?第二個,民間的活力會迸發多少?還是越來越弱?第三個,如果沒有這個「人」怎麼辦?或是如果這個「人」不推文創,只推生物科技怎麼辦?第四個,文創很多時候是民間力量自然形成的,比如特殊的創意社群、地方民俗,但如果是由上而下的貫徹,則會產生什麼樣的質變?以及,英國一直被說是創意政策優良的地區,他們也是搞這一套嗎?不知道。
「源賴朝模式」,看來我們有必要仔細思考。以及,如何產生民間自己的動能,匯聚起來,回頭告訴行政者,他們該處什麼位置、能作什麼事情。先前我們也提出一個問題:政府對文創而言,是火車頭?還是加速器?
以及,我們要多次的自我詢問:我對這個架構(政策由上而下?還是民間由下而上?),弄得很清晰嗎?以及,對政府的期待,我們是在自我幻想嗎?
PS:源賴朝,12世紀日本貴族後代,父親與平氏戰爭失敗,自殺,賴朝從小就流放伊豆(今東京東邊的半島)。成年後舉兵,聚集日本各地的源家人,藉弟源義經大膽的戰術擊敗平家。但戰勝後,並未進入京都、任朝中官員,反而開設幕府(此詞來自於中國),類似今日軍事警察總局的單位、軍政府,架空朝廷,12世紀末開創武士治國的新制度,為前所未有的制度。這個幕府的武士治國制度(被稱為是武家時代),一直到1867年德川幕府大政奉還給天皇,才真正結束。
賴朝設置的幕府,雖然先前中國就有類似機構,但比較屬於戰爭時期的幕僚單位,唐太宗姊姊作戰時,就曾經組過幕府,此後唐朝有7個公主有開過幕府。賴朝擴大舉辦,設置問注所、侍所、公文所,把武士透過恩賞/契約關係結合起來,打破過去單純靠血緣關係構成的封建制度。另外,武士過去只是為了貴族擔任護衛工作,地位甚低;但自從賴朝的鐮倉幕府之後,武士地位大幅提高,成為日本實際治理者,也因此日本從此被稱為進入武家時代。
源賴朝
==========
不要又是新口號產業
【經濟日報╱本報訊】 2009.04.18 05:03 am
去年底,行政院長劉兆玄才在年終記者會宣示,金融海嘯讓產業結構面臨蛻變,行政院將全力培植能源、通信及生技等上位產業,成為新兆元產業。
大家都還搞不清楚要如何發展及達成,2月份馬總統在總統府主持當前總體經濟情勢及因應對策會議時又有新裁示:對於台灣產業發展規劃,政府應在出口產品多元化、品牌化、關鍵技術取得等面向,在三個月內提出具體策略;尤其對於關鍵新興產業的發展,例如觀光旅遊、醫療照護、生物科技、綠色能源、文化創意、精緻農業等面向,投注更多資源。
不僅政府官員積極找新產業,業者與學者也不遑多讓;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表示,台灣找新利基,別只想IT,並提出綠色技術、文化創意、保健醫學、精緻農業四大機會的發展方向;中經院董事長朱敬一看好生技、品牌農業、國際醫療、觀光產業及太陽光電;而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則力推電動車是下一個兆元產業。
如果這些林林總總的產業都要大肆發展,再加上舊有產業也升級擴張,真不知屆時台灣的產業風貌為何?
台灣發展產業的模式,與其他的國家有很大的不同。一是產業轉換及結構調整速度比其他的國家都快,1986年許多還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產業,包括鞋子、成衣服飾等,很快地被電子業所取代;電子業產業消長的週期更短,1990年代中期才快速成長的個人電腦相關產業,2000年後,便由電子零組件產業所取代;換產業跟翻書一樣,所以需要不斷地發掘新產業。
第二項特色是,產業發展規劃都是某一個人說了算。從早期人稱台灣科技之父的李國鼎開始,到孫運璿、趙耀東,都有其產業發展的堅持;今天台灣幾項兆元產業,或多或少與當時他們的堅持有關。不過,現在時空背景已完全不同;過去台灣較早加入國際市場,較早累積一些外匯,也能夠較早跨入新產業。但現在,別說上述官員、業者及學者所提之「新」產業,在國外發展早就滿坑滿谷;事實上,早在1982年,孫運璿擔任行政院長時期,便明訂了「自動化、資訊、材料、能源、生物技術、雷射、肝炎防治、食品加工」等八大重點科技,結果,依維基百科的評論,這八大重點科技的執行方式在當時就受到質疑;包括政府投資補助的對象良莠不齊,八大科技的範圍過於廣泛等。「有的似乎是在科技界多數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由少數人『悄悄』列入的。……這種『本末倒置』的決策方式,已足令人吃驚。」
我們不確定現在政府所推出的關鍵新興產業,是不是少數人「悄悄」決定的;但可以確定的是,它既不是依循國外前瞻預測(foresight)方式,也還沒有經過可行性或成功率的正式評估,甚至連產業範疇都還不清楚。
不管如何,三個月將到,這些產業的發展策略都必須先回答:產業的目標市場在哪?是新藍海市場?還是取代舊供應?競爭者有誰?動向如何?我們的競爭利基在何處?過去台灣一直無法突破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政府該扮演什麼角色,投入多少資源?
先不說三個月一到,即可看到耳目一新的革命性策略;若連上述的問題都還無法釐清,又如何說服大家,這些真是台灣下一世代的關鍵產業?尤其是,其中主管部會交通部、衛生署、能源局、文建會及農委會,連什麼是產業化都還搞不清楚,就要他們提出產業發展策略,這不是擺明了浪費時間嗎?因此,在機制上,絕對不能把預算直接匡列在各部會之下;而應類似編列科技預算方式,由各部會提出產業發展需求及計畫,經過客觀審查、預算競爭機制,並負起政策成敗責任。如此,或許還有一絲希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