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的彼岸」系列結束以後,計畫再推出另一個企畫:ProJekt Barbarossa。
ProJekt Barbarossa裡面,是針對德語系世界,透過一些基礎統計調查資料,做文化、生活面更在地的理解。
我們已經推出過「來自德意志的世界」(針對文化經濟)、「文化的彼岸」(針對文化報告)做過很多篇的介紹,這一系列,針對的是三大德語國的統計資料,挑出與文化/生活相關的調查統計,作一個最新資料的回顧。
這個企畫,初步我們區分為兩大部分。
一, 生活調查。該部分資料來自於德國、奧地利兩國的主計資料,大致上挑出產業結構、貿易成果、教育、文化、家戶收支調查等資訊,分作幾次介紹。這部分比較枯燥一點,不過可以讓我們具體理解這兩個德語國目前的一般國民生活長什麼樣子,尤其,生活反應、也決定著他們的文化,這最基礎的資料,不可沒有。當然,歐陸的調查遠比台灣進步,調查體系完整,定義清楚。
二, 文化相關調查。在國家級的文化/經濟資料,先前已經PO過,這部分比較針對他們特殊主題,進行更為詳細的報告介紹,比如奧地利觀光是其重要的經濟來源,故會有專篇探討奧地利最新的觀光統計;又,在該部分,會增加瑞士的一些專題報告(瑞士主計單位,有特別的報告PDF可下載,諸如文化面會有DVD、影片等調查)。
至於什麼是ProJekt Barbarossa?這個詞彙翻譯成中文可稱之為「巴巴羅沙計畫」。這個中文,在德國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德文名為Unternehmen Barbarossa,又可稱之為巴巴羅沙作戰計畫。這是希特勒在1941年對蘇俄的總體戰爭代號。
首先,Barbarossa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斐特列一世的暱稱,這是義大利文,名為「紅鬍子」(Barbar是鬍子、rossa是紅色)。這個皇帝很窮兵黷武,向四方發動戰爭,其中亦針對東方發動過戰爭。
1939年,希特勒在統一德語系國家、染指波蘭,為了先解決西部戰線,希特勒跟蘇俄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Molotov–Ribbentrop Pact)。但是這跟希特勒與納粹的理論相反,因為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一書(這是他統治世界的理論與戰略參考書)裡面,直陳要佔領東方(東歐、俄羅斯),從中奴役斯拉夫民族,並且取得廉價的生活物資,擴大日耳曼民族的生活空間,同時,集中營不只送猶太人進去,其實也送斯拉夫人。但是,為了戰爭利益,納粹德國也跟蘇俄維繫了將近2年的和平。
1941年,希特勒閃電戰獲勝後,與將領討論未來戰略,將領主張應該先消滅英國、再解決蘇聯為佳,但是希特勒(他自認為是政治、軍事,包括哲學、音樂的天才)卻認為下一波的目標就是蘇聯,於是表面上維繫和平、意欲征英,但事實上集結部隊300萬人到東線(但當時德國其實也因為征英失利,轉而想東進俄國)。
但蘇聯在二戰之前的計畫經濟、整軍經武,已經躍居為世界強權;在希特勒調度同時,蘇聯也召集了500萬人到西線準備作戰。但是蘇聯較處劣勢的是,在大戰開始前,蘇聯歷經政治鬥爭,不少將領已經被鬥倒、處決,同時軍備與士兵訓練遠不如德軍。在6月22日德軍發動總攻擊之前,史達林也相信互不侵犯條約,4月,他仍未下達總動員令。同時,蘇聯軍隊的設備與相互聯繫設施也非常差。
1941年6月22日拂曉,德軍開始進攻。蘇聯軍很快被個個擊破,同時,德軍也煽動蘇聯周邊的國家獨立、侵擾蘇聯,在戰爭前半年進入冬季以前,德軍如秋風掃落葉,大量殲滅蘇聯軍,總計蘇聯軍約喪失400萬人以上。
但是時序進入秋季,戰爭形式就開始逆轉。原因最主要是德軍錯估俄羅斯地形,尤其是氣候;同時,德軍也始終未進入莫斯科,讓蘇聯還有下一波反攻的機會。德軍幾波攻擊推持,掌握不住俄羅斯難得的夏季,同時諸如南歐的擾動、莫索里尼無法出兵援助等,德軍漸漸趨於劣勢。在氣候與地形的轉換上,尤其:在地形上,德軍的推遲進攻,遭遇到秋季大雨,地面泥濘不堪,重裝武器無法深入俄羅斯廣大領域;氣候方面,也由於推遲,進入俄羅斯後,已經遭遇酷寒的冬天,德軍遭遇下風,反而推遲、遲緩,讓蘇聯集結後以逸待勞。另外,德軍運輸也因為地形等因素,無法及時補充,像糧食、石油等重要物資,都無法及時運到前線,反而,被攻擊的蘇聯仍存有大量的物資,以及從遠東戰區及時抽調敵達支援的軍。冬天開始,蘇聯軍開始反擊:12月雖然德軍已經看到莫斯科,史達林人以數十萬軍隊反擊,情勢開始逆轉。
與此同時,1941年12月,美國參戰,東西戰線情勢逆轉,美國開始從西岸進攻歐洲,德軍開始腹背受敵;以及,雖然德軍佔領了大片東歐土地,但這些土地上不少地區都組成游擊隊,對德軍產生騷擾。
至此之後,德軍的命運與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國的處境差不多。但希特勒吸取拿破崙教訓的是,千萬在撤退時要守住防線,以免崩潰,於是,希特勒以死守前線的命令,讓德軍撤退,雖然納粹德國仍然保全,但前線死傷慘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