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聞很有參考性,一個關於美國藝術家、地產的文創產業真實圖樣。
小弟乍看之下,發現幾幅交錯的圖樣:藝術家門艱辛的生活與創作、鄰居不堪其擾不斷報警、地產公司發現有商機開始炒作、觀光客大舉湧入,當然,還有看不見的手:媒體在前一階段的炒作。
蘇荷區現在不只是藝術家的天堂,應該被修正為說,被參觀者的天堂,因為創意產業的能量與核心地位,它下一波被地產公司、媒體與觀光業相重,去看藝術家創作,成了跟古蹟、歷史建物一樣的被觀看物。
好處是說,文化觀光,但壞處,我想第二則新聞妳看到了,地產的炒作,反逼最具吸引力、核心部門的藝術家出走。
其實地價高不只是紐約的專利,倫敦也遭遇類似問題,我想,在東京、巴黎都出現一樣的現象,倫敦市政府創意管理單位,有正視到這個問題,創意工作者因市中心物價、地租高漲,反而牽往市郊或其他國外都市,成為新的創意潛在危機。
台北應該還好,不過那天創意產業起來後,也可能遭遇到類似問題。
不過反過去想利弊往往都是一體,先前說過的文化觀光,在紐約蘇荷區不正帶起地產、觀光、飯店業?甚至連慾望城市都在那借景,但是,原初工作的藝術家,遭到流浪的命運,不過還需深思一個問題:美國政府基本上是不干預產業的,放任市場經濟。
最後,看到紐約,讓我想起師大商圈的、韓良露女士的南村落。
=========
中國時報 2008.05.25
紐約廉價舊廠 孕育世代藝術家
王良芬/紐約
▲行動藝術家張力山需要的創作空間很大,一般工作室不敷使用。(賴嘉玲攝)
▲租金低廉的舊廠、倉庫,常被藝術家用來改成工作室。(賴嘉玲攝)
7號地鐵出了紐約市中央車站,約5分鐘後進入皇后區長島市;走出韓特點(Hunters Point)車站,放眼望去盡是老舊的工廠倉庫,酷似曼哈頓的蘇荷區,也宛如布魯克林區的威廉斯堡。好幾棟老倉庫改成工作間裡,正滋養著21世紀的藝術家。
33歲的雕塑家努斯班(Josh C. Nusbuam)從小生長在紐約,但他仍必須像多數藝術家一樣,在一片荒涼的舊廠房中尋覓棲身地。這裡就是因為天花板挑高,可以創作大件雕塑品。
窩居創作 唯一的椅也是作品
皇后區長島市房價低廉,近年來吸引許多藝術家進駐,都是工作間兼住家。努斯班在2004年找到現在的工作間,僅有500呎見方,裡面擺滿他的作品,兩張工作桌分靠著窗邊,各型刀子、磁粉、強力膠、保麗龍、毛布、針線等,散落在桌子上。
牆上、地面到處都是他的雕塑作品,角落有張舖了黑床單的中型床,10來件衣服整齊掛在架子上,這就是他的全部家當,藝術家的清寒襲面而來。
努斯班泡了熱茶待客,因為唯一的一張椅子也是藝術品,我們席地而坐,舉目盡是獨特的藝術品,主題強勁繁複、材質多樣豐盛,讓人不敢小覷他的精神內涵。
長島市附近都是工廠,努斯班經常外出尋找材料,從廢棄的材料中找出創作元素。工作間的地上有許多樹木外皮,他檢視暗沉木皮形狀,然後決定要雕刻什麼。他說:「在曼哈頓就沒有這樣的機緣。」
努斯班創作題材多關於人,常需要去曼哈頓觀察人們,韓特點距離曼哈頓僅需搭地鐵兩站,地理優點雷同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如今威廉斯堡已被華爾街族進佔,低廉的長島市成為藝術家的最佳選擇。
藝術家紛紛搬離昂貴的威廉斯堡之際,有不少仍繼續留在布魯克林,有的轉往綠點(Green Point),自成另一藝術家聚落,堅持布魯克林派的藝術傳承。
也有些往紐約上州發展,沿著哈德遜河而上,有些小鎮漸成藝術家村。還有不少因創作性質及自身經濟條件,反而成了游牧藝術家,甚至大膽前進曼哈頓。
來自台灣 他成了游牧藝術家
旅美台灣藝術家張力山1997年底來紐約,最先落腳在布魯克林Earth工作室,在威廉斯堡地區浸沉多年。他因從事行動藝術,作品通常需要很大空間,近年來經常因主題不同,必須變更工作空間,成為遊走的行動藝術家。
張力山著名的作品Stop Transition-in Warehouse,以倉庫為創作空間,他在布魯克林承租了一家倉庫,裡面有起重機、貨運機械、卡車等等,藉著幫客戶執行搬家業務,以多元媒體紀錄行動過程。倉庫月租一萬美元,原先計畫紀錄5年,但到了第4年半,不堪虧損累累只好提早收工,但這項行動藝術卻讓人印象深刻。
張力山的「力山麵包坊」則為另一項巨作,需要的空間更大。2003年他突發奇想,買了許多長麵包,用不同火候以烤箱一一燒製,經過不斷的實驗,終於做出期盼的質感。2004年四月,首度在皇后美術館的聯展中推出。
為了這項展覽,張力山每天早上4點半到麵包工坊捏塑麵包、放入烤箱。下午2點取出成型的麵包,再用家用烤箱烤成碳焦麵包,總共花了兩個多月,烤出2300多條布雷克力,最後一天,還發生遭人舉報、消防車按鈴來訪的插曲。
目前「力山麵包坊」在南達科達州華盛頓藝術科學館(Washington Pavilion for Arts and Science)展出,該館動員所有館員並協同十位義工,混麵粉、揉麵團,烘烤成長條麵包,進而烤成碳焦麵包。接著將全程以多重角度呈現。
逆勢操作 搬到曼哈頓好賣畫
韓裔抽象派畫家鄭熹珍原住布魯克林,在布魯克林工作室租金日漲的時候,她卻逆向操作,2006年搬到昂貴的曼哈頓上西城。鄭熹珍說:「威廉斯堡地產被炒作得不像話,房租和曼哈頓相差不遠,既然如此,何不搬到曼哈頓?」
畫家不需要那麼大的空間,鄭熹珍從事抽象畫創作,但仍需挑高的空間,以便放置大型畫作。她將起居間當成畫室,擺滿各類抽象畫,厚重的帆布推在牆邊,因為作品實在太多,臥房、浴室、廚房都當作展覽空間,廚房一角是臨時倉庫。
鄭熹珍以油料、壓克力、磁粉當顏料,運用刀子、刷子和手指作畫,由於畫風新穎,得到一些藝廊的賞識,已經賣出不少畫作,在美國畫壇正嶄露頭角。
她說:「住在布魯克林的時候,很難請得動畫商或收藏家來看畫,搬到曼哈頓後,因為地點方便,來看畫的人相當多,收入比過去好太多,這些都是住在曼哈頓的優點。」
鄭熹珍的公寓是戰前建造,大樓的門面即是《慾望城市》女主角米蘭達的住處外景。天花板特別挑高,很滿足藝術家的要求。
鄭熹珍多在午夜以後創作,她說:「作畫不是外人所想的那麼安靜,我拿著刀子在畫布上用力刮顏料,聲音之大會吵醒鄰居,好在鄰居有些也是藝術家,能夠理解我的情況。」
最麻煩是要參展前的兩個月,鄭熹珍在家用榔頭釘畫布、架子,敲敲打打,鄰居以為是她家在裝修,她只得歉聲連連。
鄭熹珍說:「畫家根本像幹黑手,每天動刀動鑽,身上的工作服老是髒兮兮的。」好在曼哈頓居民見多識廣,對於這名夜半家中發出怪聲,拿刀、拿榔頭的女畫家,已見怪不怪了。
=========
中國時報 2008.05.25
藝術家活絡蘇荷區 反被飆漲屋價逼走
王良芬
紐約市的蘇荷區,是可以和巴黎分庭抗禮的藝術區,從開發、變遷到保護,已成為全球城市改造的典範之一。
美國房地產業者常說:「藝術家是房地產的先鋒部隊。」這在紐約市尤為明顯,蘇荷區、雀爾喜、威廉斯堡等地區,藝術家初因租價便宜,呼朋引伴進駐,發展出特色後,吸引來許多喜愛藝文的居民。隨後房價水漲船高,藝術家不堪租金日漲,紛紛另謀棲身之處。
20世紀初的蘇荷區多為工廠和倉庫,建築特徵為歐式外型和挑高空間,為傳統鋼鐵業集中地。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急速發展科技工業,舊工廠紛紛倒閉,倉庫閑置,蘇荷區宛如空城。
50年代以後,美國新潮流藝術興起,各地藝術家都來紐約創作,先後駐進蘇荷區,如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即是第一代居民。藝術家以自己特殊的審美觀,重新打造荒廢多時的倉庫,他們浪漫風雅的生活,吸引小酒館、餐廳來開店,一時之間蘇荷區活絡了。
藝術商瞄準蘇荷區的特殊內涵,先後進入設立畫廊,曼哈頓許多老字號的畫廊先後移進。60年代中期,洛克菲勒集團擬重新打造蘇荷為商業區,藝術家群起反對,強烈呼籲保護建築古蹟。最後紐約市決全部保留舊景觀,蘇荷建築物如需整修,必須「修舊如舊」,還通過聯邦立法,確認蘇荷為藝術區。
但隨著紐約經濟起飛,物價急飆,早期藝術家雖享受租金保護政策,但後進的藝術家無法繼承早期租約,房東不斷調高租金,迫使許多人紛紛出走,分轉到布魯克林、皇后區,形成新的藝術家聚落。
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因和曼哈頓僅一水之隔,成為蘇荷藝術家落腳的首站。不過威廉斯堡也逐漸步入後塵,屋價又節節高升,早已成為華爾街族住區,不少居民穿亞曼尼西裝、開著Jaguar名車,藝術家無力地經過昂貴商店,威廉斯堡漸成明日黃花。
現走在蘇荷區街頭,奢華商業氣息濃厚,充斥著各國觀光客,街景越來越像第五大道,許多設計師都到此開店,宛如名牌大賣場。蘇荷區的邊緣地帶還有些老畫廊,仍然勉力求生存,但從昏淡的畫廊看出去,陽光下盡是過門不入的遊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