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很少談現在有什麼展覽,因為通常只是一些訊息報導,缺乏論述。
下面的東西雖然是個活動消息,不過談到一些博物館較新的趨勢,就是把時尚產業帶入博物館,
讓舊瓶裝新酒。

博物館最近一直思索的是,該如何裝入更新的內容,因為它是一個展覽場所。如果僅是過去的一些老古董。也很快就看完,當然除非像故宮那種還有後山,冰山式的展覽。

==========
流行的意外 換個角度看時尚
 
中國時報
李維菁/台北報導  (20070525)

    這個展覽當中滿地都是衣服,但是這個展覽與時尚無關,反而是一場從衣服開端的文化辯證。有人覺得衣服是時尚品味,有人視衣服為膚淺的表面。不過,「流行的意外」展覽中訴說衣服背後的文化演進,它可能是一個人自我認同的糾葛,也會是個人對抗消費文化的虛無,更可以是文化與文化之間殘酷的戰爭。

    正如流行產業界的說法「流行時尚的深邃正來自於它的膚淺」。策展人胡朝聖表示,許多人只注意到近年來博物館與時尚的合作風潮,像是許多時尚秀的舞台選在博物館,或是博物館開始舉辦服裝設計師的展覽等等,但是他想要用另一種角度看時尚,因為在衣服這一般人早有的既定想像背後,其實有許多「意外」的文化意義。 這項展出最令人驚喜的是邀請到多位目前在世界上當紅的藝術家作品。像是奈及利亞籍的藝術家修尼巴爾(Yinka Shonibare)就是今年受邀參加文件大展,並且作品深受矚目的一位。他展出的作品之一錄像「奧黛爾與奧潔塔(Odile and Odette)」,這是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白天鵝與黑天鵝的名字。他在影像中安排了一個白人舞者與黑人舞者面對面隔著一個框架界線跳天鵝湖的舞步,兩人身材類似,跳舞的動作一模一樣。不過兩人穿的芭蕾舞衣上頭布滿了非洲圖騰。更弔詭的是,這圖騰其實原是荷蘭殖民印尼時期創造出來的產物,後來卻大量被引用作為非洲意識的文化符碼。 

    德國藝術家艾克琪(Nezaket Ekici)的錄像裝置作品「衣櫃」,見到她將衣櫃裡頭的衣服一件一件地拿出來穿在自己身上。選擇一件衣服都是女性每天出門思考的問題,象徵著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藝術家將衣服一直套一直套在身上,剛開始觀眾覺得好笑,但隨著衣服一直穿下去,藝術家身上已經沒有空間裝下更多衣服卻還硬套,氣氛變得哀傷、沮喪甚至憤怒。最後則處在一種情緒崩潰的邊緣。

    「流行的意外」明天起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