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篇由知名影評人所撰的文,也實在看了一頭霧水﹔可能報社有減文吧,所以有點驢投馬嘴。
前幾段都在緬懷柏格曼名導,那我觀點是,導演名器與才華,端賴觀影者與影評人認定與吹捧,柏格曼電影也可以是垃圾,甚至可以出現杜象現象,把小便斗簽上大師名字,然後便斗身價百倍
回頭說王影評人最後一段,他提出國內導演與國際名導演之間的差異,在於國內導演還是手工業,大小事一把抓﹔就是事實面看,筆者提出確實現象,但是沒有提出解決方法,還是把問題丟回去而已,對現況不滿,對現象焦慮,除了提問,沒有解決,不管是批判環境,批判觀眾,批判政府,滿足的只是批判者自己的光榮感而已。
現象困境其實應該推下去,直接點破:台灣電影只搞藝術,不搞商業模式,於是無法建立產業化。無產業化,則無出資者。電影是需要資本的產業,不是慈善機構,從道具到人事,全都是錢。
所謂楊導過世,或是其他導演因公害病,孰令致之?是你我這種觀眾嗎?觀眾花錢,不好看就走人,還要背負唱衰電影市場的罵名?

========
名導長壽多產 台灣,連想都難
 
【聯合報╱王長安/資深影評人(台北市)】 2007.08.02 03:55 am
 
 
不到兩天的時間,兩位國際電影大師相繼去世:瑞典國寶級導演英格瑪柏格曼以八十九高齡揮別人世,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承先啟後的大師安東尼奧尼以九十四高齡走完他的電影人生。他們留下的電影創作「第七封印」、「野草莓」及「春光乍現」、「慾海含羞花」,都是國內外電影系學生必看作品。

想想不久前過世的國內導演楊德昌,不過五十九歲就在國片坎苛的路上折損,是何等年輕及可惜之事。

柏格曼在七十歲還拍攝了最後一部贏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芬妮與亞歷山大」;而安東尼奧尼在九十歲高齡坐在輪椅上和香港導演王家衛合拍二○○四年威尼斯影展開幕片「愛神」。瑞典是個電影小國,卻因柏格曼而讓北歐電影特殊主題及風格享譽國際;安東尼奧尼個人化的風格,也成為新銳導演的參考作品。兩人拍的都是具人生哲學及宗教信仰的藝術電影,勿論市場評價,兩人一生都創作逾五十部作品,讓人欽羨。

在向他們致哀致敬之時,想想國片導演何其艱辛。推其基本原因還是國片製作仍停留在家庭手工業,導演擔負太多繁瑣之事,連後製及宣傳賣票都要長途奔波;為了節省製片費用,都以最精簡的人力及器材創作小格局的影片。除了楊德昌導演外,不少電影工作人員也因辛勞過度罹重病,因而英年早逝或接受治療中。難道我們電影製作環境毫無改善空間嗎?在數位時代,我們的電影還停留在家庭手工業嗎?

英格瑪柏格曼及安東尼奧尼的過世,我們在感到無限惋惜之外,也為他們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留下如此豐碩的電影遺產,感到欣慰;但是我們更期望國片環境加速改善,讓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能在安全及健康的環境中創作。不知這是不是奢侈的幻想?

【2007/08/02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