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繼續昨天針對導演的投書,還有位文字工作者也投書了。他的主張,不是導演問題,是後製問題。
所謂:問題問對,事情就解決一半。台灣電影產業的跨台,是因為導演不夠好?還是因為後製?我想都不是。
關鍵在於已經失去產業化。這一點筆者有提到,但是他的觀點倒在於:太多人去創作,沒有人做黑手﹔我不太同意。
缺少技術人才,只是總體一面,當電影在台灣是一個產業,自然有人為了生活,或是興趣,去當技術人才,尤其,迪士尼還找台灣做動畫代工,其實台灣不會沒有技術人,只是不幫台灣電影拍,幫美國人做代工。

去年,郭董宣稱要拍100部,真的很好奇台灣導演能分到多少,有個朋友氣急敗壞跟我說,據說郭董願意灑錢後,蔡明亮就頗為不爽,那他更不爽。
我自己倒想,電影就是一個商業,唯有市場成熟,養的起各類型的電影,才會出現藝術電影的類型,這一點筆者提過,在1970-80台灣全盛之後,出現一批專拍藝術影片的導演。
但反之,不可逆﹔就是說電影只有藝術片,不可能從中生出商業片。因為小眾市場怎麼產生大眾市場?
台灣電影垮了,電視卻沒有,為何?因為電視講收視率與廣告,100%就是商業機制,除非搞公視(但是日本NHK也要看收視),否則一定斬首。不同取向,產生不同的產業類型。

==========
搶當導演 國片缺後製高手
 
【聯合報╱王宇君/文化工作者(台北市)】 2007.08.03 03:47 am
 
 
二日「名導長壽多產,台灣連想都難」一文提到台灣電影仍停留在手工業時代,筆者是既肯定但又不能完全苟同。

一九七○到八○年代末期,仍處前工業時代的台灣國片,出了不少賣座商業電影,大有走向工業化生產的本錢。然而,新電影崛起後,一整個世代的導演不約而同的往藝術電影靠攏,商業電影數量劇減,閱聽大眾開始因為看不懂而離開,加上好萊塢趁勢進入彌補空窗期,國片逐漸沒落,政府為搶救國片,推出補助金制度。

這筆資金看來雖多,但對於有意工業化拍攝商業電影來說,毋寧如九牛一毛,於是導演們更加往藝術電影裡鑽,務以獲得高評價國際藝術電影展殊榮為上(如此才能墊高導演聲望,以求來年再獲得補助金),楊德昌導演以探討台灣中產階級之作品《一一》獲得國際殊榮,但在台灣卻無法進入放映系統,可謂台灣電影與市場背離之最大代表。

務實來說,當前國片只能停留在手工業時代,甚至這將是未來全球電影分工下的潮流。未來,想拍大型商業片,就去好萊塢,如李安、吳宇森,以台灣這樣文化後進在世界體系中位居半邊陲的國家,既無政府(如南韓)鼎力支援,又無資本家金主大量資金挹注,又無全球發行之管道,再無能引起全球閱聽人共鳴的題材,台灣國片實在畫不出夠大的餅。

再有一點,台灣一整個世代有志於電影工作者不約而同將目光看向導演,導致台灣電影產業大師導演多,而攝影、後製等電影工作者卻缺乏大師級人才,形成台灣國片無法有效專業分工,非得走向導演一肩扛起的手工化現象。培養拍攝電影所需各環節之人才,開拍一些叫好又賣座的商業電影,吸引資金與觀眾回流,才是解決手工業現象的根本。

【2007/08/03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