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時代,人口是鄉村包圍都市的,但是在現在,因為重商主義與資本主義影響,人口必須聚集在都市與周邊,在中心者從市商業與中產階級工作,週邊從事製造業等大規模工作。
下面的兩個報導,都市化是重點。關鍵在於,文化創意產業是非常仰賴都市,尤其大都會更是培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基底,像紐約,倫敦都已經是指標性的。
現在台灣跟對岸岸還在瘋圓區,除了有政績感以外,缺點在於:圈養式的思維。
但是創意工作者是流動的,與其花大錢蓋園區,不如想想,怎麼幫她們降低租金與周邊設施,如數位傳遞等。
====================
全球都市人口 明年超越鄉村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三十日電】 2007.07.01 04:06 am
聯合國最新報告說,全球都市人口在2008年將首度超越鄉村人口,開發中國家的都市化現象尤其顯著,各國應提早因應。圖為開羅西郊的沙哈拉沙漠。
聯合國網站
聯合國的最新報告說,全球居住都市的人口在2008年將首度超越鄉村人口,且都市化的趨勢將加速,25年後全球都市人口將成長至50億人。
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27日的報告說,全球都市人口明年將成長至33億人,超過鄉村人口。其中亞洲和非洲開發中國家的都市化現象尤其顯著,聯合國呼籲應加強都市基礎建設,並預防貧窮與宗教極端主義的惡化。
報告預測,2000年至2030年間,亞洲都市人口將從13.6億人成長為26.4億人。亞非兩洲都市人口合計將占全球都市人口的七成。此外,十年後中國大陸一半人口將居住於都市。
聯合國人口基金執行主任歐貝德說,若不善加規劃,全球都市將面臨失控的貧窮問題,年輕人的機會將受限。她說:「2008年全球一半人口將居住於都市,但我們尚未準備好因應這種現象。」
歐貝德指出,若都市不能滿足人口成長之所需,宗教信仰會傾向極端主義,「極端主義通常是順應快速突然的轉變而生,或因感覺遭到排擠、遭受不公平待遇。都市若管理不善,很可能成為這種現象滋長的溫床。」
不過,報告作者馬廷說,儘管這一波都市化的規模遠超過18、19世紀歐洲工業化引起的都市化浪潮,但他認為這代表的是希望。
他說:「對這種大規模、無可避免的都市人口大增現象,我們大有理由樂觀它會帶來發展的機會。不過,若要充分運用這個機會,必須採取積極的新做法。我們不能坐等情況惡化,才設法改正。」
【2007/07/0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都市人口激增 威脅亞洲繁榮
【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綜合新加坡三十日電】 2007.07.01 04:06 am
企業領袖、政府官員與經濟專家紛紛提出警告,都市人口快速成長、貧富差距逐漸擴大,正在威脅亞洲地區的繁榮與社會的長治久安。
上周出席東亞地區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on East Asia)的代表說,經濟成長最快、人口最多的亞洲,正面臨都市壅塞、教育低落、基礎建設不足,以及貧富懸殊加劇等嚴重問題。
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說,亞洲的都市化程度升高,已帶來政治與經濟問題,以及種族與宗教之間的緊張關係。楊榮文強調,都市管理對亞洲的未來至為重要近30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與印度)已加入全球市場,而「所有問題都將集中在城市。城市可能成為全球化的耀眼之星,也可能變成暴力、犯罪、極端主義或痛苦的淵藪。」
菲律賓總統艾若育表示,未來40年亞洲將日漸整合與繁榮,但所得差距也可能進一步擴大。
亞洲開發銀行(ADB)總經理納格(Rajat Nag)說,所得失衡儼然成為亞洲某些嚴重社會緊張的根源,將威脅整體的繁榮與進步。
亞銀在去年12月的研究報告中說,未來25年亞洲都市人口將成長70%,增至逾26億人,屆時將對各種服務構成沈重壓力。納格說:「亞洲日益富有,但也日漸不平等。政治領導人、企業領袖,以及我們全體都必須解決貧富日漸懸殊的問題。」
納格說,儘管經濟快速發展使亞洲受益匪淺,但伴隨而來的是貧富懸殊愈來愈大。整體而言亞洲愈來愈富有,但某些社會指標比非洲撒哈拉沙漠周邊國家更糟。他說,亞洲現在仍有19億餘人口每天以不到2美元過活,逾20億人口無法得到足夠的環境衛生與乾淨用水。
【2007/07/0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