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少談樂生,因為在等待另外一派反撲﹔奇怪發展派現在怎麼這麼軟弱?蔡家福先前不是很猛嗎?
引述這一篇聯合黑白集,原因在於它的觀點跟小弟Brahms6接近。一個是在學生的表現(其實表面熱情+悲情,底下是糊塗),一個是官方態度的描述。
我自己甘冒大不諱,我倒希望看到樂生拆,原因在於,如果只靠下跪,或是靠政治人物之間的矛盾,就能讓樂生轉活,則會讓社會運動產生某些幻象﹔其實嚴格說,文資法認定失敗,樂生拆就是宿命,現在不過巧妙運用政治人物的矛盾,並非他們真的認同樂生。所謂床頭金盡時,等到拖過民進黨初選,猙獰面孔就可能會露出來(兩個月內就要初選吧?)。而且蘇貞昌說的是:交付研討,並非認定古蹟不拆,變數還有很多。這種模稜兩可,才是作官的藝術。
今天政治大學馮見三教授也在聯合投書,也想一起po,昨天我也看到的三立新聞,大致上還真如馮教授所言。
其實樂生後來轉戰政界與媒體,一開始我覺得值得談的是樂生與文化資產認定,後來,我認為樂生當明星,也十分值得探討,一開始,媒體是不想報導樂生的,因為難看,而且台灣媒體一貫對社會運動沒有好感,除非你能搞到像導扁﹔媒體篇幅寧可報導郭台銘有沒有蒐林志鈴的身。
後來,是一些在媒體,對社運有同情的媒體人,向媒體硬塞,好歹各電視台等也稍微報導一下(傳先前本想報到樂生學生都是謝長廷動員的),也可能是衝突點即將到,媒體比較愛報導。
嚴格說既有樂生的宣傳方式,其實都不太好,因為太樸素﹔所以這次網路串聯,引人注目。
但是樂生在搞什麼,到現在很多人還是不知道﹔昨天,自由時報也讀者投書,元智大學研究生說,到現在他還真搞不懂樂生兩派在吵什麼,因為都太專業了!
的確處處突顯這次在社會運動上的危機。
PS樂生朋友始終在工程或歷史意義上打轉,其實在土地利益上,才是在地派反撲的要點。本文最後一篇,po今天中時的投書。
=========
苦行之苦,樂生之樂?
【聯合報/黑白集】 2007.04.17 03:06 am
由青年學生和社運團體合力進行的搶救樂生活動,在行政院長蘇貞昌為政策粗糙道歉,並下令緩拆兩個月之後,似乎出現轉機。不過,真是「苦行」策略生效嗎?社運對抗政治,真的發生作用了嗎?答案卻未必樂觀。
青年學生「六步一跪」的表現,震撼確實震撼,諷刺卻也有夠諷刺。什麼時代了,人民還要用跪求的方式向政府表達訴求嗎?參與的學生說,是想以「苦行」體會樂生病人曾經歷的痛苦。不過,痲瘋之苦或真只能跪求上蒼、無語問天;但老百姓受蠻橫政府壓迫之苦,是要用「人民的力量」去抵抗的,是要用「頭家的選票」去解決的!年輕人「六步一跪」的景象竟於二十一世紀台灣出現,豈不是在反諷民主退步嗎?
對於樂生案,蘇貞昌前倨後恭,果真是「覺今是而昨非」嗎?豈是忽然萌生了保存文化資源的覺悟?難道不是選舉逼近所致?道歉的同時,還責成台北縣府和北市捷運局共同配合政院行動,將輿論壓力移轉至周錫瑋和郝龍斌兩位藍營地方首長的「移焦」操作,不是昭然若揭嗎?樂生緩拆,替代方案亦僵持,待社運熱潮、鎂光燈焦點消散之後,樂生的後續發展又將如何?
選舉將至,社運團體向行政院抗議,難得地獲得了正面回應,或許也算是「網路民主」對抗「國家機器」的一場小勝仗。不過,政治的黑暗深淵難見天日,苦行之苦豈足以對抗?樂生之樂也未必可期啊!
=======
樂生遊行 電視別扭曲大學生
【聯合報/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台北市)】 2007.04.17 03:06 am
周日數千名的大學生樂生遊行,為進步的潛能保留或說創造了具有意義的空間。
但三立電視台當日及次日晚間的新聞,連續兩日刻意隱藏大部分的事實,彷彿與某家起於三重新莊一帶的土地傳媒集團,沆瀣一氣,滿嘴愛台灣不絕於口,卻對肩負台灣未來的青年,不但吝惜肯定,還要在字裡行間與影像聲音裡,讓外界對他們產生誤解,好像或甚至擺明要撲滅青年的善念佳行。大學生想要通過親身行動,開展認識真實社會的自主意識,全盤被三立否認。
三立台第一次的報導內容,是以口白,加上整個螢幕的字樣,做為北市捷運局的傳聲筒。該則新聞說,保留業已遭拆除過半的樂生院區之九成,必須花費三十億元,工期要多一年。奇怪的是,這固然是官方說法,因此不妨報導,但官方也有另一版本,工程專家早就通過報端披露多回,學界也透過購買半版廣告的方式澄清了,而網路流傳更是難計其數了:需要增加的是二億四千萬,工期延長約四個月。
記者再忙,這些唾手可得的資訊那麼難找嗎?恐怕不是。昨日下午的經驗,讓我不得不作此判斷。記者比較如實地報導,但編輯台或編輯政策讓記者的新聞走樣。
三立記者確實訪問了世新大學某些學生的說法,指是有為數也許數十(或一百?)學生至現場,出於任課教師要求前往拍攝影片。
惟訪問後,三立記者來到了政大,我與另一位學生與記者也談了一些時候,經過說明,記者也察覺,既然昨日有三至五千人參加(分別是警方與活動主辦單位的估計),那麼這些非自主前來的學生,比例上最多只能佔參與者的三十或五十分之一。果真如此,無論是基於事理的重點、專業的平衡要求,或純屬奢望的肯定大學生的參與,三立怎麼能夠將整則的新聞,集中在這些可能是非自主的學生身上?
我相信台灣電視新聞的惡質結構,超過了個別新聞台,要為國人電視資訊環境的不明,負起最大責任。但這個結構不是所有惡劣行徑的藉口與避難所,很不幸,三立新聞台有關樂生新聞的荒唐可憎之表現,讓人再要提起電視之結構改革時,不得不心虛。
【2007/04/17 聯合報】@ http://udn.com/
==========
中國時報 2007.04.17
樂生拆遷背後的砂石利益
郭力昕
四一五樂生大遊行,成功的匯聚了台灣各個社運組織、公民團體、與校園師生挺樂生的集體意志。「青年樂生聯盟」(「樂青」)是此行動的規劃者與指揮者,這個不到二十人、三年多來持續努力於此議題的學生組織,與陸續參與協助的其他青年團隊,展現了台灣新一代理想主義青年的進步風采、成熟的實踐力,和創新有效的串連形式,令人由衷敬佩。
關於樂生療養院的論述已經很多:從古蹟/文化的保存、人權/人道的維護、醫療史與公共衛生政策的反省、到捷運工程與保留院區雙贏方案的評估,都指出了保留樂生是必要且可行的。但台北縣政府卻一意孤行,要求非拆樂生院不可,究竟什麼原因?主流媒體似乎無人調查或報導,而台聯立委賴幸媛也多次在公開場合直指其癥結因素:樂生院區龐大的砂石利益!遺憾且不解的是,當賴委員在記者會揭露了這個關鍵因素之後,也不見任何媒體有興趣報導。
《台灣立報》記者胡慕情,在〈為了土金剷樂生〉專題裡(四月十日),詳細調查了樂生院拆遷背後的巨大砂石利益因素。由於去年大陸宣布禁止砂石出口台灣與鄰近亞洲國家,使台灣的砂石和土方價格飆漲,而這幾年台灣營造工程大興土木,使得砂石利益炙手可熱。報導指出,北市議員李文英與建材商於上個月實地探查樂生院後發現,該院所在地的土方價值,為市面上最珍貴的級配料,也就是業者稱之為「土金」的具有多重經濟價值的「卵礫石」。已被捷運工程挖走了七成的樂生院區土地、以只剩下三成院區的土方,恰好幾乎全是這些「土金」材質。而每一千坪土地可產生兩千萬毛利,樂生院面積原有三十公頃,扣除挖土機及運送的成本後,這些土金價值十五億!
報導也指出,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師生於今年關於盜採砂石的一篇研究結果發現,近年開採砂石的違法樣態,包括砂石業者行賄官員民代、官員民代介入開採政策與相關行業、與黑道涉入暴力威脅等。這些,「早是民間心知肚明的事」。
這些,恐怕才是台北縣政府、民代、與捷運局,挾持著「捷運通車」的所謂「新莊人心聲」,要求非拆樂生院不可的真正原因。因此,為何新莊市民被動員到樂生院遊行示威時,群眾裡混雜著一些黑道人士,為何當樂青的行動產生了一些政策影響後,新莊市中正路兩側,一夜之間掛出數百幅抗議保留樂生院的白布條。雖然尚無具體證據;但是,當其他的理性邏輯都不能解釋,何以樂生院剩下的大部分院區也非拆不可時,我們不得不懷疑這個利益輸送綿密複雜之共生結構存在的可能性。
這個真相,也是台灣現實政治實相的準確縮影:地方利益與黑金勢力,以選票樁腳角色,要脅或利誘地方/中央的政客;而這些被要脅的、或早已構築隱性利益共同體的各級政客們,即以無關重點的假議題設定(例如捷運要通車、或工程技術問題),移轉或掩蓋真正的問題。這時候,藍綠或中央/地方鬥爭的假矛盾也消失了;在共生利益的結構下,參與者都是一家親,玩著互踢皮球、假裝無辜的遊戲。在這個意義上,台灣的政治文化,未曾「轉型」過,遑論「正義」。而主流媒體,則只會跟著這些假議題起舞,聳動地炒作事件衝突面,或者乾脆冷處理一個事關重大的公共議題。
樂生,讓我們有機會瞭解這些真相。樂生院不是台灣最後一個不公義的案例。
(作者為評論工作者,「媒體改造學社」成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