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下是今天的聯合社論,標題似乎與我們談過的社會熟齡化有關,仔細一看,還真是空泛。
可惜的是作者點到幾個問題,卻沒有掌握好好書寫。
07年台灣成立移民署,並非面對外籍人士大舉移入的問題提出政策,短期內我看還是管制,這是台灣部會的慣性想法。
不過社論提出的幾點,倒是吸引我去想:台灣在面對人口減少,是靠外來移民去填補,尤其是引入東南亞與中國人。
在勞力市場,就引進1個月1萬多塊錢的外勞,但是仍維持既有的產業規模,不予突破。之前在松谷的人口減少時代,已經說到,日本外勞政策雖然讓上一代安然渡過,但將害死下一代。
其次是婚姻與生育:當台灣女人不結婚,不生時,民間(或官方默許認可)的低成就婚,也在填補這個缺口。無暇在管道諸如東南亞當地女性外移造成的失衡問題,就台灣本島而言,一推一拉,女人可能更不想生或是結婚。
回過頭去看,在毫無具體方針下,台灣也就放任外勞,外籍婚填補﹔仔細一想,雖然我們有面對人口減少,但是方法是用跨國剝削的方式,對本土的產業,本土的生活型態沒有太大創新改革。
其實也滿符合台灣人個性,台灣人對創新沒啥概念,唯有定製化操作:民調,代工.....。先前談到台商,也是因為對產業進化沒興趣,乾脆抱著錢去大陸,因為那邊有廉價勞動力可以剝削,大陸也樂於快速發展,於是給予高度的租稅減免。

則,此一心態成為民族性時,哪有文化產業?那有創意產業?

=======
少子,老化,新移民:人口結構變遷的挑戰
 
【聯合報/社論】 2007.02.25 02:03 am
 
 
台灣近年來經濟成長表現不夠理想,幾乎每年都在進行「保四戰」,即設法保持住每年百分之四以上的成長率。且預估十年後的情形更加倍艱險,可能將進入「保二戰」。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唱衰台灣」,而是經建會提出的警告。經建會所依據的乃是台灣的人口資料,推估至民國一○五年,台灣的勞動人口數將會出現負成長。勞動供給力衰退將對經濟成長產生重大的負面衝擊。

關於台灣的人口結構變化,大家都熟知生育率下降、進入老年化社會、新移民增加等幾個現象。每次當相關的人口統計數字發表,社會便掀起一陣泛泛討論,不外建議政府以補貼方式鼓勵生育,檢討退休制度和老人年金問題,乃至於善待外籍配偶和「新台灣之子」等等。這些建議各有所本,但整體而言還是輕估了人口結構變化的衝擊。經建會已指出勞動人口數量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隨之而來對社會發展也將形成全面性的挑戰。

人類平均壽命延長和老年人口比率增加,是近代世界的普遍現象;而已開發國家的生育率快速下降,則是近數十年來的新興趨勢。台灣的情況又發展得特別快速,更顯極端。台灣的出生率僅僅在過去十五年之內,已經從一九九○年的千分之十六點五,一路下滑至二○○五年的千分之九點六,遠低於全球平均出生率的千分之二十一,也比已開發國家的千分之十一為低。二○○五年全台灣的新生兒僅二十萬。少子化的結果,已經對小學入學人數、相關消費市場,乃至婦產科醫師行業等產生立即影響。

幼兒人數減少,加上老年人口比率增加,使得人口當中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勞動人力下降。經建會預估台灣勞動人口將從二○一六年開始出現負成長,於是,經濟成長率的「保二戰」當係立即可見的一項挑戰。此外,具有勞動力的人口奉養老人的比率也將快速傾斜。而人口老化指數(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除以十五歲以下的幼年人口)快速攀升,更使台灣的高齡化社會提早到來。

台灣人口結構失衡,在此時此刻已經顯現出相當可觀的影響。近年來持續引進外勞,就是為補充不足的勞動供給量;外籍配偶增加,多少也是人口性別失衡的後果之一。外籍媽媽生下的「新台灣之子」,如今成為台灣重要的人口生力軍,教育部估計到民國一百年時,新台灣之子的中小學生將突破十五萬人;平均每四個學生當中就有一位新台灣之子。台灣的行政組織已新設立「移民署」,但對於怎樣輔導新移民和新台灣之子融入社會,並保護他們免受歧視,卻仍缺乏足夠的資源和共識。徒有「新台灣之子」這樣堂皇的稱呼,高層官員對新移民議題的政治姿態遠超過真正的人權關懷,是台灣社會情景極不光彩的一個面向。

全世界都在經歷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衝擊。趨勢大師彼得.杜拉克在「下一個社會」的預測中就特別強調因應人口老化的必要性,並指出許多國家現行的退休金給付制度終將窮於應付未來情勢。比台灣更早進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已經認知十年後勞動力短缺可能高達四百萬人以上的事實,如今正在進行人力搶救計畫,要將銀髮人力、家庭主婦、打工族這些仍具勞動潛力的族群拉回就業行列。換句話說,有遠見的國家都將人口結構問題當成嚴肅的國家發展議題來迎戰。

台灣的人口問題只會日益惡化下去,早年推行成功的節育家庭計畫曾經成為全球範本,如今卻快速面臨嚴峻的新挑戰。經建會對十年後的「保二戰」已有所預告,朝野怎能不重視此一問題?

【2007/02/25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