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年底天氣冷,但是出現這一則專題報導,感受不到暖意:「120鄉鎮 找不到一家書店」。

倒不是看書或買書有多高貴,而是城鄉差距:當連鎖書店在都會,尤其在台北市高度集中展店時,全台灣有1/3的鄉鎮已經沒有書店。

書店猶如蜜蜂,它是否有某種象徵意義:當他開始消失時?蜜蜂消失,意味全球氣候變遷;那書店消失,尤其在鄉鎮地區消失時,意味的是什麼呢?

我們的文化產品究竟是賣給誰?給誰買?最近也看到經日的文創園區報導很多知名品牌,紛紛要去大陸了;那大陸市場是否比台灣更極端?那又要賣給誰?

以及,閱讀在台灣是誰在從事的休閒?有多少人在從事?我們的教育體系強迫我們學習,照理來說應該很習慣、喜愛閱讀才對?

這讓我想起許多精緻藝術的演出,很多人一直說台灣文化消費市場不夠,然而,台灣人的休閒娛樂,唱歌絕對排前幾名,也很愛看電影。但很多藝術--甚至音樂型的藝術展演,票房都還要補助,就是那個環節問題?可以這樣反過頭來思考出版、書店這整個產業的狀況嗎?

============
書香不再/120鄉鎮 找不到一家書店
 
【聯合報╱地方中心記者/調查報導】 2009.12.28 06:41 am
   
受網路影響,傳統書店正快速從全台各鄉鎮消失;全台三百多個鄉鎮市中,至少有一百廿個鄉鎮,書店已成絕響。

「昔日書香今何在?」教授「世界文明史」等課程廿多年的弘光科技大學教授計文德感慨,往日看書、買書的悠閒,「對偏鄉民眾,最後可能只能停留在回憶中」。書香社會只存在都會區的現象愈來愈明顯,成為另類「城鄉差距」。

根據本報記者查訪,屏東縣卅三鄉鎮,有廿七鄉找不到一家書店,彰化、宣蘭、高雄等縣,也有過半的鄉鎮再也嗅不到傳統書店飄散的書香。計文德感嘆,書店最大好處就是尋寶般自由翻閱,「每本書的封面都是驚奇的開始」,這種氣氛是「鍵盤敲擊」沒有的。

「賣書?你頭殼壞去喔?」嘉義溪口鄉十餘年前有五間書局,現今只「殘留」二間「文具店」,一間店內已無半本書,甚至連國中小最熱的參考書也不賣了。「不是大家不愛看書,而是不敵網路,」陳姓老闆表示,鄉下看書人口不如都會區,書賣不出去,只有轉業經營。

高雄縣廿七鄉鎮,有十五個鄉鎮沒有書店,其中田寮鄉不但沒書局,「連文具店也沒有!」縣議員張文瑞說,這是田寮的悲哀。

經營雜貨店的朱老闆說,店內各類商品都有,「就從來沒兼賣過文具,因為沒人買嘛!」記者跑遍田寮國中、新興及崇德國小附近的雜貨店,真的都沒賣學生文具。

偏鄉書店一家一家的收,即使在文風頗盛的中縣清水、高雄美濃也是如此。

大樹鄉圖書館館長陳世宗表示,「網購」概念興盛後,加速傳統書局滅亡,還經常有折扣,偏鄉傳統書店客源有限,「無招架之力是必然」。

====
海角唯一/恆春開書店 他賣使命感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屏東縣報導】 2009.12.28 02:40 am
 


春成書局是全台最南書局,老闆吳威德不計盈虧,為當地人打造書香環境。
記者潘欣中/攝影

屏東縣恆春鎮上的「春成書局」,是台灣最南端的書局,近年來在網路書店和便利超商書攤夾擊下,艱苦營業,只因老闆有著「恆春古城不能沒有書局」的使命感支撐。

「你們恆春怎麼連家書局都沒有?」五十歲的春成書局老闆吳威德說,十年前朋友的一句話「點」了他一下,「衝著這句話,我決心不計成本打造一間高質感的書局。」

吳威德擁有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學歷,又到加拿大念餐旅管理,之後在台北經營電腦公司;因父親過世,放棄事業回老家陪伴年邁母親,也開創了他的書店之路。

為讓恆春人享受「泡書店」的樂趣,近廿坪空間,裝潢陳設比照當時的金石堂書店等級,當時接洽的書商根本不看好,還懷疑他腦袋是不是有問題。

「書不怕被翻,就怕沒人看。」吳威德笑說,在家鄉開書局是「做功德」,他賣的書全部任人翻閱,還好店面是自己家,沒有租金壓力;近年來實體書銷售每下愈況,因應市場機制,占八成面積的書報雜誌區降到七成,「這已是我的底線了」。

吳威德的母親八十二歲,日據時代在台南市私立女中就讀,是鎮上極少數的高學歷老婦人,聽到兒子要開書局,還引用百年前的雜貨店名「春成」時說:「兒子不忘本,我舉雙手贊成,知識就是力量的來源。」

吳威德也擔任恆春古城商圈發展促進會幹部,有空就在書店翻閱當季期刊雜誌擷取新知,跟上進步腳步,「利人也利己」。

吳威德有次在工具書欄發現放了一本最新的哈利波特,他不動聲色觀察,原來有名女學生怕書被買走沒得看,就「藏」在工具書欄,每天來看兩個章節,他要求店員不要挪回原位,就等女學生看完,「五天後她看完放回原位時,那開心的笑容,我現在還記得」。

他說,電子書絕對會取代實體書,「政府不是在打造書香社會,是該拿出辦法獎勵知識產業,小書局逐漸消失,怎不讓老輩人感傷」。

【2009/12/28 聯合報】
 
===========

博士故鄉美濃鎮 書店早已不賣書
 
【聯合報╱記者李恩慈/高雄縣報導】 2009.12.28 02:40 am
 
 
高雄縣美濃鎮出了三百多名博士,被譽為「博士故鄉」,但鎮上幾十年來僅有兩間書局,又逐漸轉型成為文具店,鎮上榮文書局老闆鍾榮清坦言:「鄉鎮書局的功能以販售文具為主。」

榮文書局在美濃鎮上經營幾十年,斑駁的牆壁櫃上,以文具類用品居多,書籍僅擺了三排且「束之高閣」,大多是字典等工具書,看不到時下知名作家書籍。

鍾榮清卅三年前承接父親開設的書局,大概十年前已停止進新書。他說,廿五年前是書局的黃金時期,那時如三國演義、紅樓夢等中國古典文學最受歡迎,但隨著鎮上青壯年人口外移,加上少子化趨勢,「現在鄉下根本很少會有人到書局買新書」。

美濃博士人協會秘書長古錦松說,中小學生以閱讀課內書籍為主,如要閱讀課外讀物大多到校內圖書館內借,且要過關斬將取得博士學位,課本熟不熟是關鍵重點,也才能讓每次考試都有好成績。

【2009/12/28 聯合報】
 
=========

歷史新聞/30年老書店「博覽家」 吹熄燈號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2009.12.28 06:33 am
 
 
編按:本文原刊於【2007-04-04/聯合報/C1版/新竹‧文教】

書市萎縮,新竹的地區書店,紛紛吹起「熄燈號」,有30年歷史的老書店「博覽家」,預計本月中旬關閉;竹北有兩家分店的「象緣書店」,早於去年悄悄退場。地區書店一一隱退,讓愛書人不勝唏噓。

博覽家負責人姜文恭說,這幾年景氣不佳,買書人口萎縮,不得不作這樣的決定。博覽家關店的訊息,在校園網路上,也頗多回應。

博覽家位於新竹市東門街,原名大新書局,姜文恭是第二代,他說,從父兄手中接棒後,積極轉型,去年還花了數百萬元重新裝潢,但依然沒起色只好暫時歇息。博覽家推出折扣價,圖書3本以上8折,6本以上75折,文具也有折扣,不少愛書人利用最後拍賣期間,搶購圖書。

新竹市書店集中在中正路、東門城周邊,極盛時,中正路上有金石堂、展書堂、古今集成、墊腳石、光南、黎明等,東門街還有誠品、博覽家等,展書堂新竹店已歇業,古今集成原本3層樓的店面,縮減成2層,竹北市的象緣書店,原有兩家店,去年全收,傳統書店面臨寒冷的冬天。

金石堂新竹店長朱曉達說,新竹書市的業績,在全省可說 是一枝獨秀;以誠品而言,各縣市分店業績都衰退,唯新竹分店打平,金石堂新竹店在全省各分店的排名第3,業績還小幅上揚。

他說,書市萎縮與景氣有關,而網路書店興起,衝擊也不小,大型連鎖書店跨足網路,擁有利基,加上實體店主題式陳列,機動性強,與傳統書店被動式陳列,差異很大。

姜文恭說,書店利潤只剩1成到1成5,扣掉人事、水電等成本,幾乎沒有賺頭,暫時歇業,思考轉型,或許有不一樣的春天。
 
=======
擺書沒人買! 書店賣菸賣玩具  

華視新聞 2009/12/28 12:00 陳君毅 張夢熊 報導    



  您多久沒逛書店了呢?受到網路發展的影響,許多鄉鎮的實體書店一家一家的關門,有些偏遠鄉鎮的書局,像是台東縣或是高雄縣,就算外面招牌寫書局,但是裡頭根本沒賣書,業者無奈地說,現在根本沒人要買書。


  來到台東街頭,這家書局就在大學旁,已經開了三十年,招牌不大但是歷史悠久,只是走進店內,架上有一整排文具,不管是筆還是卡片,一旁還有玩具,櫃台內甚至連煙都賣,唯一的書就是這一小排,雜誌跟地圖,業者無奈的說,這就是現在小書局的窘境,書店裡頭沒書可看,顧客似乎也習以為常。


  來到這裡買東西,就是沒想要找書看,常來的大學生也承認,大家買書看書都在網路解決,網路影響大家不愛上書店買書,這個現象不只出現在偏遠台東,就連熱鬧高雄縣也一樣,老字號書店早年賣書,現在越賣越冷清,業者已經打算關門回家去,堅持賣書的,最後得到的只剩下關門兩字,堅持經營的後就像是掛羊頭賣狗肉,明明是開書店卻找不到一本書,業者無奈也許那個書香的年代真的已經變成歷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