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看到聯合報,出現為2008作文化總檢討的紀事。

看了一下10條,小弟是認為有幾個的確是重要的,但有幾個好像是硬湊的。
重要的:雲門、雙年展、報業、海角七號。
硬湊的:太陽劇團、微網誌、單車、樂生。我對硬湊的原因是:米勒/太陽劇團是聯合報高度相關的,應該要迴避;微網誌還要再觀察吧?單車,這是因為有炒作,包括油價問題吧?樂生,那不是2004年以前就在吵了?先前我在YOUTUBE上還看過2004年謝志偉主持電視節目討論樂生,算08年重大事件嗎?
還有遺珠的:獅子王呢?他4月就開始在電視上作廣告了耶,如果太陽劇團可以上,為啥獅子王不行?

還有關於海角七號是否與國片復興有關?這點聯合報也說「海角七號全台瘋 國片回春」。

有趣的是,前兩週破報上突然出現了「數字專題」,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報樂透名牌。
結果不是。


其中有個數字叫做:1895,它們是這麼描述的:


1895:媲美《海角七號》聲勢的年度國片《一八九五》

今年度的台灣電影,除《海角七號》因口碑叫好而受新聞媒體與綜藝節目青睞,最常從電視頻道見到的是電影《一八九五》的廣告。《一八九五》斥資六千萬拍攝,其中三千萬資金由客委會資助,動員馬英九、呂秀蓮等政治人物站台,內容實際是焦點不一、畫面待加強、歷史待考究的劇情片。台灣這一波國片氣勢從《海角七號》、《九降風》、《冏男孩》撐起,再看到《一八九五》,難得的堅定信心再次垮下。套句影人或觀眾常說的:「輔導金,愈輔導愈差!」《一八九五》讓我們再次見證公部門作業下的失敗例子。


破報網站該篇專題:
http://pots.tw/node/1504

 

 

你認為呢?台灣08年最重要的事情是啥?是這10個嗎?

========
2008文化大紀事
1.雲門大火 燒出鐵皮屋秘密
 
【聯合報╱李玉玲】 2008.12.29 02:44 am 
 
 

雲門舞集總監林懷民走進燒塌了的排練場,看著化為灰燼的心血沉思說,「我們沒有時間難過」。
圖本報資料照片

2008是「亂」字當道的一年,無論政治、經濟都是風風雨雨。而文化界呢?有那些大事值得歷史記上一筆?在迎向2009之際,且讓我們暫時停下腳步,回顧這一年文化界的十件大事。

1 雲門大火 燒出鐵皮屋秘密


大年初五,暗夜惡火燒毀雲門舞集八里排練場。被火紋身的不只是雲門,而是長久以來表演藝術界「不能說的.祕密」─即使天團如雲門,也只能棲身在違建的鐵皮屋。

各界紛紛伸出援手,台北縣政府提供協助,希望明年雲門能以促參法進駐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各方捐款達三億七千多萬元。

創辦人林懷民並不因為雲門得到各界奧援就安心,他感慨地說,國外同業常問:「你的歌劇院在那裡?」林懷民難以回應的是,雲門的夢工廠只是一座鐵皮屋。

這場火燒出台灣表演團體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困境,即使文建會奧援也是有了今年不知明年,每年都是幾十個團搶區區一億元左右補助大餅,新政府上任後釋出利多,明年扶植經費將增加到二億八千萬,讓在景氣寒冬中「皮皮剉」的表演團隊,又有一線生機。

但文化界還是要問:預算增加的利多治標治不了本,主政者何時才能端出高瞻遠矚的百年大計,讓表演團隊都能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建造自己的歌劇院。
 

2.雙年展走馬燈 藝術國際化
 
【聯合報╱周美惠】 2008.12.29 02:44 am 
 

荷蘭藝術家黑思維克為上海雙年展量身打造的裝置藝術「上海夢─擁有一張城市金卡」,甚受上海市民歡迎。
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夏秋,台灣同時有六、七檔雙年展輪番登場,一時之間百花齊放讓人目不暇給。

光是國立台灣美術館便統籌六項雙年展,主辦「台北雙年展」的北美館,今年開始和上海、廣州雙年展建立連線;台北藝大首設的「關渡雙年展」、邱再興基金會首辦的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也試圖以小搏大。

此一現象正對應著大陸各城市時興的雙年展風尚。對大陸而言,如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所言,是藉此讓「中國的當代藝術和國際的當代藝術能夠在一個平台上」。台灣則像策展人胡朝聖分析,和「受到大陸崛起、感受自身遭邊緣化的焦慮感」不無關係。

由於雙年展雲集,近來已有許多國際策展人、國際媒體紛紛造訪台灣,而年輕的台灣新媒體藝術家近來頻頻受邀參加國際雙年展等大展,即被視為是雙年展效應的擴散,後勢可期。

 
3.米勒 太陽劇團 票房創奇蹟
 
【聯合報╱李玉玲、周美惠】 2008.12.29 02:44 am 
 
  
 

「驚艷米勒」展出三個多月,締造逾六十七萬人參觀的歷史紀錄、以及衍生商品熱賣,甚至形成一種「米勒現象」。
圖:本報資料照片
 

  
 
太陽劇團明年元月來台公演,幾個月前就引爆搶票風潮。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不景氣聲中,「驚豔米勒」締造六十七萬參觀人次的大展;而明年元月才要來台公演的太陽劇團「歡躍之旅」,更在幾個月前就引爆搶票風潮。

全球金融風暴,百業蕭條,展演市場同樣也受到衝擊,藝術拍賣下半年急速降溫,成交率大幅下跌,表演市場同樣一片慘綠,不少大團取消中南部場次,兩廳院從售票系統粗估,跌幅也有兩成左右。

當藝術界都叫苦連天:「觀眾跑到那裡去?」米勒展及太陽劇團卻能殺出重圍,一枝獨秀,藝文界人士分析,原因無他,就是活動要夠好。米勒展被藝術家雜誌評為十大好展覽榜首,太陽劇團則被藝術界視為藍海策略典範,「一生必看一次」。

文化評論林谷芳提醒,景氣好時,任何藝術活動都能找到觀眾群,但景氣變壞時,藝術人應該思考:如何讓藝術創作回到與社會對話的基本面,如果只有創作者個人意志發揮,很難獲得共鳴。

資深影評人王長安也為文指出,愈是政經情勢混淆的時刻,民眾愈需要藉文化來紓解心中苦悶,米勒展熱賣就如同美國在三○年經濟大蕭條時代,「反而成為好萊塢崛起的大好時機」。

 
4.傳統報業轉型 擁抱多媒體
 
【聯合報╱何定照】 2008.12.29 02:44 am
 
 
隨著網路蓬勃、電子媒體稱王、紙價上漲、廣告劇跌,今年的報業面臨史上最低點。

六月,中國時報大幅裁員、宣稱朝菁英報邁進,豈料四個月後便賣給旺旺,半世紀媒體集團從此變天;一路吃香的蘋果日報,也從年中虧損至今,盛傳很快要吃老本;各報裁員、減張、減薪消息更不斷。擁有洛杉磯時報等的美國媒體巨擘「論壇」,也在十二月宣布破產,彷彿敲響最後一記平面媒體喪鐘。

報業今年雖在平面掉最多,開發新路的腳步卻也最快。國內各報因應數位、電子時代讀者新的閱聽習慣,除了早有的新聞網、電子報,今年都積極投入即時新聞、手機新聞、影音新聞乃至動畫新聞,企圖趕上讀者需要的速度、閱讀模式與內容。

靠報紙吃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在「不連續媒體年代」,報業正走向多媒體、跨領域結合,好用不同媒體滿足讀者各種時刻的需求。輔大大傳系副教授陳順孝認為,報紙此時唯有凸顯其他媒體沒有的強項,如調查報導、趨勢分析,才能永保經營。


 
5.海角七號全台瘋 國片回春
 
【聯合報╱項貽斐】 2008.12.29 02:44 am 
 

 
「海角七號」締造國片賣座紀錄,影響台灣各個層面。
 


魏德聖導演的電影「海角七號」,在台灣電影陷入谷底近二十年之後,掀起票房高潮,締造全台4.6億元的超高賣座紀錄,也帶動起全面性的「海角熱」,從影視、消費、觀光、文化、甚至政治等層面都受影響。

「海角七號」反映台灣城鄉差距造成地方的邊緣化,也透過音樂交流為在現實受挫的小人物帶來夢想希望,在景氣低迷、政治動盪中注入正面樂觀的力量。由歷史角度出發,片中7封60年前的情書、禁忌的台日戀情,也挑動台日間複雜的愛恨情結。

「海角旋風」一路從戲院吹向電影中的各個元素,從小米酒、飯店、民宿、項鍊等商品因電影而熱賣,到恆春旅遊業回春,「海角七號觀光行程」大熱門。不但影片與商品成功結合,片中如茂伯、馬拉桑等角色更因鮮活具親和力的形象成為各商品新代言人。

「海角七號」流行,政治人物也不忘搭順風車,馬英九在國慶文告裡指該片具台灣精神;陳雲林則稱片中風景美麗,不同立場、各有不同解讀。
 

6.微網誌正蔓延 部落格失色
 
【聯合報╱何定照】 2008.12.29 02:44 am
 
 
「部落格時代」口號還熱,Twitter(推特)等「微型部落格」(微網誌)已延燒。它每則限寫70個中文字,隨時能抒洩最新感想,不用像寫部落格那麼累,還具社交功能,成為台灣網友新寵,讓部落格失色。

推特去年傳入台灣,今年「推友」已暴增數萬名,這還不包括Plurk及台灣自創的Buboo等微網誌。許多部落客坦承,用了微網誌,「部落格發文量少很多」。

微網誌在國外已用在政治、商品宣傳,也傳垃圾訊息氾濫,美軍甚至擔心恐怖份子藉以犯案。但在台灣,它的主要功能仍是社交,網路作家阿潼就在Plurk結識另一半。網友形容,微網誌讓人如回到古早三合院,擁有「雞犬相聞」的共時感,隨時知道朋友想法。

比起msn等談話工具,微網誌更富知性討論,還能傳播、動員。從跨年、大選到北京奧運,兩岸推友都靠推特互報狀況及感想,「好像在一起看」;在公益活動及野草莓學運,推特也扮串連者。

微網誌的簡短、群聚特性,也多少改變書寫方式。推友形容,用字須精簡如詩、準確犀利,才能在訊息海中被注意。
 

7.單車熱狂燒 個體化社會夯
 
【聯合報╱陳宛茜】 2008.12.29 02:44 am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去年上映的國片「練習曲」,既用鏡頭捕捉台灣海島風景的如夢似幻,也送給年輕人一個夢想:離開人群、騎單車環遊台灣。這個夢想在今年延燒到台灣各角落,單車/小摺成為最夯的交通工具。

年初意外熱賣的暢銷書「轉山」,作者謝旺霖大學剛畢業,接受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贊助,完成一趟從雲南到西藏的單車冒險。他的冒險呼應「練習曲」的主題:「希望在20出頭的生命裡,做一件到80歲想起來都還會微笑的事」。

今年一年,單車熱在金融危機、油價高漲、環保意識抬頭的持續加溫下,迅速蔓延成全民運動。

影響所及,台大EMBA班的企業精英丟下西裝組成單車環島隊,就連立委蕭美琴的小摺被偷也成為熱門話題。

數位時代總主筆詹偉雄認為,單車熱是台灣由「集體化社會」轉向「個體化社會」的象徵。單車成為自由的隱喻,「從集體化社會裡長大的個人,正藉著單車,一步步地刺探、學習著個體化的能力」。

單車熱也象徵從「製造時代」轉向「設計時代」的台灣,正準備跨上單車,找到自己的美學之路。

 
8.好讀停刊 書店重新定位
 
【聯合報╱陳宛茜】 2008.12.29 02:44 am 
 
 
 

誠品好讀推出四月號雜誌後,步入歷史。
圖:本報資料照片
繼去年金石堂將「出版情報」改為電子版之後,創刊八年的「誠品好讀」今年四月也吹熄燈號。兩大書店相繼收手紙版閱讀雜誌,既是台灣雜誌的警訊,同時也暗示書店以「書」為主的面貌正在改變。

同一年,誠品陸續在台中、宜蘭的Shopping Mall內開設強調設計感的新店;重新裝修的敦南店、撤走部分書區的信義店,也嗅得出「設計感」逐漸壓過「書香」的氛圍。

收起「好讀」前,誠品剛釋出訊息:誠品不再只是書店,而是「文化品牌」;休刊的新聞稿上,誠品更期許成為文化創意與人文關懷的領導品牌,而「好讀」則要為下一階段的「文化創意新媒體」預做準備。

大型連鎖書店的定位未明,十一月,北中南八家獨立書店宣布共組「集書人」聯盟。董事長陳隆昊表示這不是另一家連鎖書店,各書店仍將保持原有的選書特色;但也提到「集書人」將是一個品牌,打算推出與書有關的創意產品與創意市集。

陳隆昊認為,書的利潤有限,開發文創商品已成為書店另一個重點經營項目。未來的書店,書的寶座會不會讓位給「文創商品」?這個問題或者該由讀者給答案:你需要一家什麼樣的書店?

 

9.故宮南院變調 輸掉兩岸建築賽
 
【聯合報╱陳宛茜】 2008.12.29 02:44 am 
 
 

圖 本報資料照片

 

北京奧運圓滿結束,鳥巢等前衛建築大受好評,奠定北京國際城市的地位;當年鎖定要與京奧國際建築抗衡的故宮南院,設計者安東尼普里多克卻在十一月宣布退出,更要與故宮對簿公堂。兩相對照,兩岸這場「建築競賽」,台灣輸得徹底。

當鳥巢、國家大劇院在國際上為北京揚眉吐氣,台灣也興起一波「國際競圖」風潮。包括故宮南院、觀光客倍增計畫下的「國家門戶系列」與「國家地景系列」,無一不標榜國際競圖規格,落成時間統統鎖定2008,擺明要與京奧建築一別苗頭。

五年過去,僅伊東豐雄設計的高雄世運主場館如期完成;其他國際大師設計的「創意」建築,多數躺在僵硬的政府法規中奄奄一息。國際建築大師狀告台灣官方業主,故宮南院是第一次,恐怕也不會是唯一一次。而台灣賠上的不只是國際聲譽,還有設計/文創產業的未來。

 

10.搶救樂生院 去留命運未卜
 
【聯合報╱周美惠】 2008.12.29 02:44 am 
 
  
 

延宕多年的搶救樂生療養院案,在歷經無數抗議陳情後,再度徘徊在臨界點。
圖本報資料照片
延宕多年的搶救樂生療養院案,在歷經千迴百轉、無數的抗議陳情後,再度徘徊在臨界點。

樂生院保存案原本並不被古蹟學界看好,但在學生、人權、環保等社運團體合流後,分就各領域發揮,一舉將樂生院的議題推向全國甚至是國際議壇。

過去一年來,超過300場活動在樂生院上演,依舊擋不住工程單位的怪手,現在連最具古蹟保存價值的「拆遷重組區」的建物也難逃魔掌,大批學生於是再度找上了衛生署、文建會等政府單位,並向文建會申請暫定古蹟。

其實,文建會三年前曾依新版文資法,將樂生暫定為古蹟,但在半年的暫定古蹟期限失效之後,樂生院重新歸零。

命運未卜的樂生院,似乎也象徵夾在現代化與保存記憶之間,台灣古蹟所面臨的十字路口。

【2008/12/29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