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到ZEN大又寫了篇關於文創論述的文章,其網址如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en/3/1311653007/20081229004418/

有幾個想法。這篇文章所指稱的無論是對象,或是其論述本身,在本站都出現過。本站設立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看看至少在台灣,有哪些文創方面的論述,以及給我們什麼啟示。
今天是2008年後一天,也頗具意義,因為2002年左右,台灣第一次喊出文化創意產業的口號,並定是「國家政策」的一個計畫,訂立的目標要在2008年結束、驗收,今天2008年最後一天,不知道成果如何?你又認為執行的如何?

文創如果是一個產業的話,過去這麼多年的準備、研究、探討、嘗試,也該有自己的一片天了吧?
現在,科技產業已經倒了,甚至傳出夕陽光芒,則,文創為何接不了棒?最近年終談話,劉內閣明示未來要搞幾個產業政策,好像沒有文創耶?

文創論述的興起,應該就是以西方美學、品味為主導,然後試圖建構一個以西方為主體的文創產業政策。這是小弟的觀察。
所以英國成為我們很重要的學習對象,另一個就是在身邊、先前也搞起來的韓國。在文創發展的前期,這兩個國家是我們學習的對象,甚至政府都想改造成這個樣子。
其實法國的文化政策也不弱,而且對藝術政策、藝術產業也相當照顧,留學法國,或至少去過法國的朋友,對法國都念念不忘,比如華山,先前就提出龐畢度的想法。不過法國案例因為缺乏系統性引介,而且比較不是「產業化」,所以一直沒有成為顯學。

如果我們接受這個大前提,其實台灣文創西學為體、西學為用,並不意外。學西方不是醜事,小弟也認為需要大量學習,但要學什麼?這個很少人談論。

小弟認為,學習應該學建構政策的方法、思維模式,而不是思維內容。也就是說,如果只是產品、活動的引介,最後只會落成介紹,更壞的狀況就是品味之戰:引介者自有其品味,但受眾或其他人未必。
在熱情介紹同時,也透過產品的使用、活動的參與,劃分界線,每個群體還沒合作,就已經在原子化。

文化產品有劃分陣營的效果,這個雖然諸如布爾迪厄等學說都有研究,但大家好像也只是「讀」而已,實際運作時還是一樣,從政策操作,到一般論述都一樣未顧及這個問題。

再進一步說,ZEN這篇文章也談了不少的廠商名稱、甚至點名是哪些媒體人,可以說,台灣的「案例」太多了(可是介紹來介紹去還不就那幾家),但思考很少。這可能跟論述一直停在媒體有關,因為媒體需要案例,最多最後提出一個抽象的問題然後結尾。
但是仔細一找,台灣到底到現在,有哪些具啟示性的說法、架構、分析?不知道,好像很少。

「霹靂」還算是一個很強的案例,因為它自給自足,已經可以出口;他不用靠媒體炒作,自己就尋求出路,也沒有巴望文建會、新聞局趕快給補助,沒補助活不下去。
當然,對霹靂市場化、在智慧財產權上的問題,也聽過抱怨。
但反過去想,「霹靂」以外呢?小弟的意思是,比如飲食、觀光,這點我們常常提,台灣一提到吃,就跑鼎泰豐,這是一種偷懶,因為對台灣的日常飲食沒有深度理解,所以隨便就提一個案例混一下;台灣飲食受到南中國系的影響,小吃很多,飲食對象非常多,外加上臨海,資源豐富,再加上受過多次殖民,菜系龐大。
唯一接近的地區,也具有高度現代文明,應該只有香港,不過台灣物價比香港便宜。

只要台灣交通便利、深刻而仔細的統整、保存、引介給外國人,應該光東南亞的旅客,就可以讓台灣靠吃提升觀光客人次與營收額。假設西方人都不敢吃台灣的東西。
則,台灣庶民的飲食,持續的開發、引介,才是重點;比如食尚玩家,如果可以給日人、韓人、東南亞人(東南亞應該收的到那台)收看,甚至新聞局就買版權,然後透過外交體系送光碟出去(史亞平小姐今天卸任,剛好去新加坡可送這個非常光碟),用送的,一次就推廣影視、觀光、飲食三項產業,何樂而不為?甚至版權金都可以談,壓低價錢(新聞局應該是那台的主管機關,先前傳出還想要關台)。壓光碟也出不了多少錢,新聞局根本不用製作費,只需要推廣管道與一些推廣費而已。

很少聽說這種庶民式的,歡迎國外旅客自助走、自己吃的旅行引介。

台灣治安這麼好,搞不起自助旅行與觀光,也真是一絕。如果去以色列、加薩走廊、巴勒斯坦玩,應該不敢這麼輕鬆吧?隨便一下閃電戰,一兩天就死了300人。
PS:年底中東又發生戰事,突然性的擴大,讓我想起二戰前德國經濟崩潰、30年代美國大蕭條,唯一的救星就是戰爭。希特勒上台的經濟政策很簡單,他的口號就是「戰爭經濟」,開始準備打仗後各項需求上升,經濟快速看好,早先對他與納粹遲疑的德國人,有了工作,也就不說什麼了(一戰後德國失業率我及得將近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