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久沒看到批判性的藝文新聞,自由最近的產品介紹也過多了,不然就是藝術新聞幾乎沒有。

倒是聯合這篇,可讓我們想想。兩廳院所謂轉型,包過下文提到的行政法人。利弊得失應該不會在「法治面」,而且若法規有漏洞,修法就好,難度不高。
而是實際運作上,若產生疑慮時,該如何處理,以及這套體制是否能服眾。

兩廳院轉型後正式運作才幾年,收穫(或是問題)會漸漸出現,先前董事長與總監爭議,今天這個所謂經紀公司問題,突顯出這個新體制潛在的問題。
當然不是說一定要兩廳院有完美措施,或是行政法人不好。
事實上任何制度設計都有其問題,當然行政法人也有其優點。

不過,「為人民服務」的意義到底為何?兩廳院的定位是啥?這個除了法治面以外,看來還需要多理解一下。先前網友也點過這個問題,小弟提出三個想法:
諸如走菁英路線、走大眾路線;服務國內團體、還是要當台灣(亞洲)首屈一指的展演中心(那就不論展演內容是不是本土的團體)等,作為一個國內首屈一指的展演場所,這個有必要定位清楚。

昨天也聽楊照的訪談,開頭就談兩廳院,據說兩廳院一年申請演出的場次逾千場。但大家都想搶的是諸如週末、聖誕節的強檔次,所以在需求者眾、檔次集中的情形下,如何調和鼎鼐?
如果兩廳院一年場次逾千場,則是否是台灣表演場所不足?蓋這麼多硬體仍不足,凸顯的問題是什麼?

=======
民間經紀公司辦講座 兩廳院埋單
 
【聯合報╱記者李玉玲/台北報導】 2008.08.26 02:29 am
 
 
曾經擔任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建築聲響設計的聲學專家豐田泰久,上周應邀來台舉行專題演講。講座雖已落幕,但這項邀訪原由民間經紀公司安排,最後卻由兩廳院「埋單」,引發藝文界議論。

據了解,豐田泰久幾個月前就有訪台計畫,邀訪單位牛耳藝術還曾和兩廳院、高雄衛武營籌備處、台中中興堂管理單位等機構聯繫,詢問演講參訪可行性;上周豐田泰久訪台,牛耳變成講座承辦單位,兩廳院搖身成了主辦者,負擔豐田泰久來台近六十萬元開銷。

藝文界認為,台灣目前有多項新表演廳興建計畫,有豐富經驗的豐田泰久確實能為台灣帶來專業建言,但外界質疑的是,除了這場臨時安排的講座,今年底國家交響樂團跨年音樂會指揮史拉特金,及明年國際藝術節計畫邀請基洛夫芭蕾舞團來台,都是兩廳院透過牛耳購買節目。

轉型為行政法人的兩廳院,角色的模糊一再引發討論,二月也曾提撥預算補助學生購買寬宏藝術主辦的紐約愛樂演出票券;七月,西班牙拉夫拉前衛劇團來台演出,原由民間主辦,但在兩廳院高層指示下,臨時加入合辦。

藝文界質疑,拿國家經費的兩廳院,有運作廿年的節目規畫部門,卻透過經紀公司買節目,兩廳院以後不必每年編列大筆預算,當個「寓公」出租場地即可。

兩廳院副總監謝翠玉澄清,兩廳院角色多重,除了場地管理,還要引進、自製節目,很難面面俱到,和民間經紀公司結合在所難免,有些國外藝術家和經紀公司有長久合作關係,與其兩廳院自行聯繫,透過他們可以拿到較便宜價格。計畫中的基洛夫芭蕾舞團,經費過於龐大,還需董事會同意,明年的國際藝術節,和許多經紀公司洽談合作中,並非獨厚少數。

牛耳藝術負責人牛效華指出,牛耳不只辦演出,也是代理者,牛耳是豐田泰久的台灣代理,基洛夫、史拉特金則是大中華代理,兩廳院會買,也是節目夠好,況且史拉特金來台,牛耳還將協助找贊助,外界不必過多聯想。

【2008/08/26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