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消息其實不是新聞,但比較可惜的是,記者可能訪問太多人,一個人一句話,能說到多詳細?
一句話就能道破困境?看來很難。

面對藝術困境,包括官方能作什麼?小弟歸納為:外在條件不佳,希望政府出面抒困。
抒困方式可以:直接補助團體、協助場地設備、吸引觀眾入場。尤其第三個,又引伸出來是所謂美學教育的理由之一。

只要能對藝術產業抒困,任何事都可以作。不過,到今天為止都上述三個環節,依照下文看來,好像都八字還沒一撇。但文化主管單位,其實並非沒有編列預算,則,問題更可能在於:沒有主軸的施政方針,延續的作。
上述三個環節,只選一個來作都可以,如果都要做,資源跟時間都要拉長,曠日廢時。但實際上,必須多考察台灣的國情,而後針對單一方針進行政策挹注。

則:國情考察、方針確定,作了嗎?

最後一段:文建會多編了1.85億元,這果然是典型官方的論述方式。不過加錢有效嗎?如果沒有主軸施政方針。

=========

2008-10-14   自由時報
表演藝術過寒冬 政府無對策 民間當自強
記者趙靜瑜/專題報導

受到全球股災影響及政黨輪替陣痛,台灣的經濟持續低迷,文化藝術更是首當其衝,面對慘澹的票房,主管機關如文建會與兩廳院沒有任何立即紓困的動作,表演藝術團隊該不該要求政府出面?

表演藝術聯盟祕書長于國華表示,不少表演藝術界人士都希望文建會出面邀請團隊做藝術教育演出,一方面讓沒錢看表演的民眾接觸藝術,二方面讓團隊可以不顧慮票房,直接貢獻專業。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則希望政府全面性減免場租,減輕大家財務壓力。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何康國則認為公立團隊應將目標放在藝術推廣,不該與民間團隊爭利。

不過也有團隊沒有想過此問題,合唱界大老杜黑表示:「不景氣也是有人在賺錢。」杜黑說,他們不是不缺錢,而是必須花更多時間想辦法衝票房,今年他們向文建會申請補助,「文建會說前朝把錢花光了。」因而團隊只能自力救濟。杜黑說,與其期待政府的具體措施,不如把希望寄託在明年,希望扶植團隊的制度可以更符合需求。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則表示,喊口號無用,新政府如何落實「軟實力」的政策,對表演藝術才具意義。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林谷芳則認為,景氣蕭條是各行各業面臨的全面性問題,要政府「紓困」是合理的,但如果「獨厚」文化界,給予齊頭式的補助,則是不公平的,「表演藝術團隊經營困難,種田的民眾難道不困難?」

文建會第三處處長黃才郎表示,文建會在明年表演藝術扶植團隊的預算上已增加為二點八五億元,比今年多出一點八五億元,希望可以針對不同規模的團隊需求做出更精確的補助,此外,文建會並沒有解決當下困境的動作。領官方的預算執行公共任務的兩廳院,目前也無任何下修自籌款數字的想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