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瀏覽一下,發現兩大報讀者投出,不約而同都有大腳,針對高教問題進行分析,尤其針對:低分、少子化、大學關門的主題,很好阿,這也是本站相當注意的問題。
不過,小弟不關心最低分幾分(我比較關心台灣考最好的人是怎麼考的、他們要填什麼學校)。

高教問題,我們統整一些面向好了:
1.廣設大學後,缺乏品質篩選:對學校教學缺乏、對學生畢業能力也缺乏篩選機制;形成一種容易進、容易出去的現象。這點比對歐洲或美國的大學剛好相反,歐美大學(這是我們所師法的現代學術體制對象)是要畢業很難,所以有留學過經驗的朋友,有些差點客死異鄉,還聽說有讀了幾年博士,教授最後只給他一句話:你可以回台灣了(當然博士學位還沒拿到)。這一點又可連結到教改,過去教改強調建構、樂學等,老師紛紛抱怨,前一階段訓練的不夠(諸如大學教授抱怨高中、國中課程越來越簡單,上大學開始學都能力不足)。

2.產學嚴重脫離:由於高教主要的資金來源是政府,這個資源體系非常重要,所以學界對產業、社會負責的認知很低,但每年需要對教育部的評鑑大費周章,因為教育部是審查員額(以及教授資格)、資源分配的主要機關,所以,產業界一直呼喊人才不夠,但大學畢業出來的失業卻越來越多。

3.大學只負責招生、不負責出路:一般我們對商品的要求是,除了買賣以外,應該還包含售後服務。這部包括教育,當然很多人說教育不是商品(那最好是這樣)。高等教育在現在的意義恐怕不是訓練一個高級知識份子,至少台灣不是,而是訓練一個出社會有工作的人(培育更專業技能);讀大學畢業沒有出路,但是不讀卻矮人一等,形成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尤其對低收入、力爭上游卻只能考上私立大學的年輕人。

4.少子化衝擊到來,大學腫瘤開始發生陣痛:高等教育問題存在數十年,本身也因為資源分配與掩蓋因素,甚至更高層行政單位的規劃、設計,所以問題一直隱而未顯。但是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卻是少子化。而且「那還是好幾年以後的事情」,似乎要道,而且2015年左右似乎要全面兌現;到時候是送開刀房?還是化療(以拖待變,比如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少子化出現的改革或改變,並不是因為行政者認識到問題積極改變,而是被迫上路。

當然問題還有很多,倒閉只能說這是高教腫瘤最外顯的面而已,在體內的內臟、血液等破敗成什麼樣子,誰知到?也沒人敢有勇氣調查,台灣只剩下好為人師的李家同杯杯,每天呼喊要搶救弱勢生而已,而在改革體制真正有能力者,通常悶不吭聲,因為改革等於改變現狀(諸如不同學科的優勢、或學術大老等人的地位)。

最近,小弟也看了「偽東京」,新井123女士直呼:2007年日本最流行的字是「偽」。不只吃的東西,連高等教育也是。
她說,日本高等教育是有計畫性的在擴張高等教育,以飲鴆止渴的方式處理少子化問題:為了解決大學生不足對大學衝擊,只好開放碩士、博士的入學額度,並且已經執行了十多年,現在,在日本越來越多的博士畢業後無所事事,高不成低不就。

高教訓練遠比一般基礎教育嚴重在於:
1.他所培訓的人才成本更高;
2.社會期待高教出身後,有較高的能力、同時學生畢業也期望能有更好出路,而不是無出路。
3.諸如對文創產業而言,產學脫節問題嚴重,人力不足、最後只能靠學徒出身,而技職體系雖然有在改善,但說不定補充速度還不足。

廣開大學、人人讀大學並不是反應東方人唯有讀書高的心態,而是因為大學某些科系、甚至某些畢業生的表現受到社會青睞,比如醫學系(甚至醫學系內特殊的科)、代工產業的熱門科系等,讓大家產生進大學的錯覺。

========
不面對少子化 私校恐全關門
 
【聯合報╱夏誠華/玄奘大學校長(台北市)】 2008.08.10 05:24 am
 
 
大學指定考試放榜了,此次招生不足之廿二校一○五系,其中已不乏國立大學,甚至該系教師著作等身,學生就讀研究所、就業率頗高,且榮獲教育部獎勵之教學卓越重點大學及經過高教評鑑中心評鑑通過之系。

可見招生不足已非大學教學品質良窳與否,根本問題在於少子化的衝擊,及大學招生名額過多,並設立過多不合目前高中考生興趣及需求之系。

少子化繼續惡化下去,估計在二○一五年將會造成全國私立大學全部關門,屆時傳統國立大學將同樣面臨招生不足問題。而這個問題也不是教育界單獨面對的了,全國各界,包括工、農、漁、牧、商將面臨倒閉、崩盤,甚至公務員素質開始下降,國防人力資源不足,社會福利無力推動之困境。我國整體國力因此降低,國際競爭力落後。

這麼嚴重的未來,是政府不可逃避的責任,為根本解決問題,建議行政院正視此一問題,立即啟動組成危機處理小組,由劉兆玄院長親自擔任召集人。

首先,宜請內政部儘快規畫全國人口普查,讓經建會能據以評估各界人力需求,規畫全國各區域教育機構(包括高中職及大專校院)應設立之科系,再由教育部協調各區域成立「地區教學資源整合聯盟」將資源因時、因地制宜整併。如此,才能培養社會所需要之人才。

十餘年來教育部及經建會錯誤的教育政策導致今天招生不足、人力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新政府不能再用舊政府的手段,將責任歸咎學校系所。

面對全國各界都不能逃避的少子化問題,大有為的政府該是一肩挑起、解決問題的時候,切勿再以類似鋸箭法的退場機制來解決問題,西諺有云:滅火的唯一方法,不是袖手旁觀,否則,遲早火會燒到自己。

【2008/08/10 聯合報】

=========
2008/08/09 中國時報
教育資源差距 浮現出來了
林義文

【/台南市(社會服務)】
 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放榜,全國大學招生缺額達四千七百人,缺額的前三所學校就占了當中的七成,而這三所的地理位置恰好都位於雲嘉南地區,當中是否已反映出教育資源不平等和城鄉發展差距的事實,政府不能只用一句「可能有大學會倒閉」就想交代過去。

 對照今年一月,陳水扁總統參加興國管理學院體育館落成典禮,公開表達支持興國管理學院升格大學的風光場面,台南市兩所私立大學在這次分發入學的目光檢驗中,受傷頗重,興國管理學院的缺額人數高達全國第一,立德管理學院則被貼上七分就能考取的標籤,不僅是府城「大學城」的願景蒙上陰影,如果我們把大學缺額人數的地區部分進一步統計細算,赫然發現南部,尤其是雲嘉南,似乎是志願選填上「弱勢中的弱勢」。

 這反映的絕不只是辦學績效或科系轉型之類的問題,考生和考生家長不願意到雲嘉南就讀,可能有些社經背景因素,如都市化程度有限、交通不便、學術資源落後、城市發展遠景看衰,但這些卻從來不在政府國土規劃、資源分配的檢討項目之中。

 筆者以為,一個地區若沒有良好大學,發展潛力就受侷限,人口成長、消費力、就業環境乃至地產價值,都將被波及,教育部當初未就大學設校位置過於密集進行審核,以致學生來源產生衝突,這是先天不良,日後因資源差異之故,間接誘使招生缺額地理位置集中的現象,可說後天失調,兩者都是政府的責任,豈可輕言攤手不管?


=====
2008/08/09 中國時報
合併 讓大學免於倒閉危機

【張瑞雄/花蓮壽豐(大學副校長)】
 大學入學考試放榜,錄取率百分之九十七點一零,再創新高;錄取分數也創新低,繼去年十八分可上大學,今年出現加權總分七點六九分就可上大學。除錄取分數低,今年各校系缺額也暴增,有二十二校、一百零五系有缺額,有的大學只錄取到一成多學生。由此看來大學學系關門和大學的倒閉迫在眉睫,如何解決此問題很多大學都在掙扎,其中大學的合併應是各大學所應思考的一條路徑。

 大學合併可分為私立與私立合併,國立與國立的合併和國立與私立的合併三類,在今年一月通過修正的私立學校法,對於私校的整併已賦予法源依據,所以私立大學的董事會應該撇開私心,思考與鄰近學校合併的可能性。

 至於國立大學整併,雖然教育部推動多年,但成效不彰,主要是因目前大學法第七條規定國立大學合併須經校務會議同意,對合校這種大事,除非校內有很高的共識,否則在校務會議並不容易通過。不過國立大學是國家經費支持,應該有配合國家政策的義務,所以教育部應積極修法,讓教育部有視需要協調國立大學合併的法源依據。

 至於國立與私立的合併,牽涉到的事項更多,更不容易。建議教育部在國立大學朝法人化發展的過程中,應該要把此點納入考量。
 
======
大學退場 自由市場決定
2008-08-10 中國時報 【葉昱呈/屏東市(公務員)】
     拜讀貴版昨日〈合併讓大學免於倒閉危機〉一文,筆者有不同看法。

     過去國內大學整併成功的案例,有嘉義師範學院與嘉義技術學院合併成嘉義大學、國立體育學院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合併成國立體育大學及花蓮教育大學併入東華大學。因為上述大學皆為國立大學,並無招生困難問題且有國家經費支持,在整併上比較容易推動。

     反觀今年出現招生困難學校皆為私大,招收不到學生的主因,係因少子化所造成,換言之,招生率一成的私校與招生率三成的私校合併,不見得就能改變目前的招生困境,即便是招生率七成的私校有意願與招生率一成的私校合併,也會因原有教學資源遭到瓜分,而有降低教學品質之虞,既然一加一無法達到大於一的加成效果,又何必合併呢?

     因此筆者認為自由市場機制即是最佳大學退場機制,合併不如停辦。


========
大學的危機與轉機
2008-08-10 中國時報 【李嗣涔】
     今年大學供需失衡的現象已經正式搬上檯面,大學考試分發登記人數已經少於招生名額約兩千人,除非各校系訂有門檻,零分上大學已經是必然的後果。隨著少子化現象自民國八十五年以後日趨嚴重,六年以後的大學必將如骨牌一樣陷入倒閉的危機中。

     鄰近的香港各大學正在改制,需要增聘約一千名教師,而香港教授的薪水約為台灣教授的三倍,也正在向台灣挖角,對台灣研究型大學的老師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對岸中國的大學在「211工程」及「985工程」的重點大學經費支持下,不論教學及研究的質與量正大幅的提升。就以北京清華大學來說,三年前的年度經費包括政府補助及自籌經費約在人民幣三十億元左右,去年已經高達人民幣五十二億元,為台大年度支出的一.五倍。其學生總共約二萬八千人,少於台大的三萬二千人,換算成單位學生成本,北京清華大學的學生已是台大學生的一.七倍。目前台大雖然是兩岸華人大學中排名第一,北京清華大學以這種經費成長的趨勢,往後幾年極有可能超越台大。

     大學面對這種經費不足與學生來源的危機該如何面對,首先教育部應該在高教預算中寬列競爭性的經費以帶動大學的分類,不是每一個大學都要成為研究型大學,也不可能都成為研究型大學。其實大學根據研究生所佔的比例約可分為「研究型」、「教學研究型」及「教學型」三種,技職院校還可增加一種「產學合作型」。每個大學可以藉由爭取不同的競爭性經費,發展自己的特色,各自可以爭取不同類別的經費提高生存的空間。在實務上目前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為特別預算,第一期五年結束後,可以編入教育部高等教育的常態競爭性的預算中,加上卓越教學、產學合作及國際合作的競爭性經費,以佔全部高教經費的三分之一為目標。

     我國大學教師的薪資過去十年來沒有太大的改善,不但遠少於香港、新加坡、日本,近年來更被韓國超越,甚至趕不上中國的少數學者。在高教經費困難無法大幅調升教師薪水之際,一個方法是採公教分離解除薪資的管制。老師除了政府所給與的薪資外,不管有沒有擔任學校的行政主管,在滿足其教師應盡的教學研究任務以外,其他參與建教合作、推廣教育、擔任顧問、獨立董事的收入不要設限。尤其參與業界的合作研究,協助產業的發展更要政策性的鼓勵,例如國科會的傑出研究獎要考慮產學合作績優教師,在校內的升等把產學合作的績效考慮在內,則大學的研發能量將比較容易配合台灣產業的發展。

     在少子化、大學即將陸續倒閉的陰影下,政府可以考慮開放中國留學生來台就讀。今年中國有一千零六十萬的學生報考大學,錄取六百萬,還有四百六十萬學生沒有辦法進入大學,這是很大的一股學生的來源。就世界來看,日本十二萬外國留學生中,中國留學生佔了七萬;澳洲的大學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外國留學生,中國學生佔了一半以上,自然台灣也可以考慮這一趨勢。我的建議是從承認中國大學的學分及學位開始,先開放研究生來台,待一切都上軌道後,再陸續開放大學生來台就讀。為了爭取中國留學生,碰到招生困難的大學勢必要發展自己的特色,否則也收不到學生。至於中國留學生畢業後的出路問題,政府必須未雨綢繆事先於以規畫。

     危機就是轉機,國內大學所面對的諸多困難,如應對以開放的思惟與政策,是有解決的可能,剩下就看政府的決心了。(作者為台灣大學校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