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基金最近討論不少,有馮教授、媒改成員,今天還有王長安影評人。
小弟比較不在乎政黨色彩是否控制媒體,因為一定控制,惟對等的監督是否有?這才是問題。公營媒體是政治人物直接染指的對象,私營、半公營單位,則會透過補助手段等方式染指。
小弟比較在乎的是產業競爭問題,因為台灣媒體不可能至外於資本主義社會,無論台灣這個社會、或是世界上的娛樂產業。
則,廣電基金應該怎麼設置?公廣集團應該怎麼經營?是否要增加資源?
怎麼處置不同的族群?更進一步:如何產生台灣不可或缺的媒體競爭力?
如果廣電基金挹注私人媒體集團而發展媒體產業?可以接受嗎?
如果廣電基金挹注小眾團體,但是錢都只是補助、贊助掉而無商業利益成果,雖獲得美名,但可以被財務單位、商業單位接受嗎?
下文王影人好像把很多事情混在一起,廣電基金應該不能協助電影、國片吧?光新聞局管的單位就不是同一個,廣電基金應該比較是廣播電視類的,電影若有需要,可以專設電影基金。
但是廣電如果讓電視圈強,是可以間接培育電影人才的,或只少讓電影人有避風港,不用老是拍廣告。
香港電影會強,更早80年代無線台培育出一批幕前幕後者使然,比如杜琪峰,我記得他是周潤發在演員訓練班的學弟。日本現在電影起來,也是因為藏富在電視圈裡面,一動員就有能量。
我們已經變的太政黨鬥爭化,思考這些問題一定從政治角度切入,忘記生活中、產業中、政策面還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
==========
廣電基金 文化功能不能廢
【聯合報╱王長安/資深影評人、電視工作者(台北市)】 2008.06.26 02:52 am
最近對廣電基金的存廢問題爭辯不休,主要問題還是在廣電基金的現時功能性,及其與政治的過度關連性。
一九八五年成立廣電基金主要目的為籌設公共電視,還有當時只有無線三台,也需要一個較學術性及公益性的單位來讓三台節目導向較優質的方向,於是由三台提撥基金成立廣電基金。但現在國內電視生態大變成立當時設定的功能已不合現代需求,且電視台廣告收入大減,已無法提撥盈餘給廣電基金。
但目前國內電子媒體亂像依舊存在、電視數位時代還延宕多年,且廣電節目資料庫還未建立,特別是廣電學術發展還遠遠落後,似乎廣電基金還有存在價值,只是它必須遠離政治的干擾。
在電影文化方面我們有國家電影資料館,雖然辦公處相當寒酸但也在困境中努力,包括正在進行國片資料庫的建立,將多年失藏的國台語片數位化,定期出版(電影欣賞)學術季刊及電子報,舉辦各類電影學術觀賞研討會,這些也都是廣電基金應該作的。
當然廣電基金對優質節目評鑑、廣電人才訓練,及金鐘獎幕後支援也多有貢獻,但處在這個傳播國際化的時代有更多業務及跨國學術研討可以開發,對設有廣電系的大專院校也可提供學術交流及安排實習見習機會。事實上目前我國廣電及新聞教育都面臨瓶頸,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有相當落差,廣電基金應扮演積極性的角色來彌補這種落差,讓教育因應時代的需求才是最大的使命。
新政府上台滿月之際應即時對我廣電生態、NCC的功能、國片政策進行全面檢討,廣電基金、電影資料館也應全面更新及提供資源。廣電基金不是存廢的問題,而是如何彰顯其時代功能的問題。
【2008/06/26 聯合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