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最近一直想開這個專題,從年齡與世代去探討台灣。
有幾個觀點是看年輕人的,第一種,從資深者觀點看,認為年輕人年紀太輕,粗枝大葉。那我們就問,資深者現在為台灣掌舵,掌成什麼樣子?
第二種是勝利者觀點,認為年輕人分成兩類:努力跟不努力的,當然是不努力被淘汰。我觀點則是,覆巢之下無完卵,當大環境不好,再努力都沒用。
台灣問題就在於覆巢之下無完卵。

下面管中祥最後提到幾點,是可以談談的,當台灣越來越功利取向,基礎科學沒人要讀,文化自然破敗,主流價值越強盛,意味非主流者就會被吃光,但是,現代社會是一個分工社會,某部分特強,都是不健康的現象,台灣正好如此不健康,過去這個主流,在世界分工鏈上或許佔有一席之地,但未來如果不行,不是全部雞蛋放在同個籃子?

不敢作夢、不會作夢,是我們與未來世代最大的困境,不作夢,以及『用合適的方法去完成夢想』(兼具理性與可行性),台灣還要繼續代工下去嗎?

=============
中國時報 2007.11.20 
別再叫新世代「草莓族」!
中時社論

     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美麗與哀愁!面臨愈來愈沉重的競爭壓力,六、七年級世代雖常流露不知所措的脆弱與迷惘,但他們已逐漸展現突圍而出的創意與能力。請不要再叫新世代「草莓族」,他們需要的不是負面標籤,而是更多支持與鼓勵。

     根據本報最新民調,二十歲至三十歲的年輕人,只有四成九可以接受「草莓族」稱呼,無法接受者達到四成三。本報「台灣希望二○○八──年輕人的困境與未來」專題中,部分新世代強調自己是打死不退的「蟑螂族」,不管大環境如何不景氣都可以死撐著;更有得到國際研究大獎的新世代挑明:「怎麼唱衰七年級都沒用,以後還是我們當家!」

     事實上,六、七年級世代正處於「雙城記」所描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他們固然面臨了空前艱難的困境,但也同時掌握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從年輕人的競爭力來看,本報民調顯示,高達六成年輕人認為台灣大專教育沒有競爭力,三成九年輕人認為自己競爭力不如中國年輕人(僅三成五認為較具競爭力),四成六年輕人則認為競爭力不如新加坡、香港、韓國等鄰近國家新生代(僅二成五認為較有競爭力),這種心理感受當然是一種警訊與危機。

     再來看年輕人的貧窮化問題,根據主計處資料,去年社會新鮮人起薪比九年前還低;截至九月為止,今年青年失業率為整體失業率的兩倍,推估大專應屆畢業生每二.五人就有一人失業;不少私立大學學生念書時背負就學貸款,還沒出社會已負債累累;不少社會新鮮人入不敷出,更成為薪水月底花光的「月光族」。

     然而,新世代並不膽怯。勞委會去年調查,高達四成八的台灣青年願意到海外工作。走進全東南亞最大的台中職訓中心,許多年輕人打算學得一技之長後進軍大陸。不少新世代更未雨綢繆,努力考上各類專業國際證照,好讓自己「一照在手,走遍天下」,未來的路更加寬廣。

     此外,愈來愈多職場研究顯示,電腦、MSN的普及,以及小家庭生長環境,雖讓許多七年級生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相對自私與不合群,對於雇主的要求更無所適從;但多數雇主也認為,具備電腦資訊技能、蒐集資訊能力,加上願意學習新事物、有創新企圖心、充滿活力,都是七年級生在就業上很大的優勢。

     在社會快速變遷下,年輕人的夢想與價值觀也已出現大幅改變。掀起風潮的電影《練習曲》中,一個聽障青年騎單車環繞台灣一圈,感動了許多人的心靈。很多人開始領悟:「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年輕人更提醒自己趕快圓夢。大專校園裡,過去引領風騷的學運社團早已退燒,取而代之的是實用技能與休閒社團。台大最「夯」的「蛋糕製作研習社」,今年入社的社員,還得從兩百人中抽籤選出八十位「幸運兒」。不少入社的台大高材生希望及早培養不同興趣,好讓未來在工作之外,能以「樂活」、「慢活」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質。

     網路時代的興起,則讓許多年輕人將網路視為實現夢想的「聖地」。新世代外語與創新能力的提升,更形同裝上一對強而有力的翅膀,協助他們在各領域展露頭角,在國內獨立創業殺出血路,並勇闖海外巿場大放異彩。我們必須指出,青年議題包羅萬象,偏遠地區與少數族群青年立足點不平等、嚴重缺乏資源等重大困境,仍需要公部門擬定正確對策、投入更多資源解決,社會各界也應該對這些弱勢青年付出更多關懷。所幸網路時代已經降低年輕人突圍而出的門檻,從城市到鄉村的年輕世代,不論主客觀條件優劣,都已經有更多機會找到生命的出路。

     無論如何,屬於新世代的命題與挑戰,終究必須由新世代自己探索完成。面臨當前困局與機遇,習慣使用「火星文」的「冏世代」即使撞得頭破血流,也是屬於自己的美麗與哀愁。讓我們一起丟掉「草莓族」刻板印象,鼓勵新世代用自己的方式昂揚前進!


===========
中國時報 2007.11.20 
年輕世代,勇敢走出藍綠!
管中祥

     根據日前中國時報的調查,有四成三的年輕人無法接受「草莓族」的稱呼,這個結果和我在大學課堂上作的調查十分相似,即使有學生同意,多半也是有條件接受。

     在傳播媒體的渲染下,「草莓族」不僅和「七年級生」畫上等號,也充滿著「抗壓性低」、「敗家」、「月光族」意味的偏見。不過,「一樣米養百樣人」,就算是類似生命經驗的世代,也是由千千萬萬的殊異個體所組成,可惜的是,傳播媒體卻總是為了便利操作與行銷,簡化了世代的豐富面貌,同時卻也刻板化,甚或污名化了社會群體。

     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七年級」的標籤上,步入中年的「五年級生」在年輕時,也有個「X世代」的稱呼。當時的媒體就指出「X世代」的特徵是「追求享樂主義的消費者,比較沒有責任感,也缺乏自信,不知道生活目標是什麼。」這種說法和「草莓族」並沒有兩樣。吊詭的是,如今把「七年級」標籤化的推手,卻是當年「X世代」。這種詭異的命名與詮釋,不只是「世代」的差別,還反應了「五年級」與「七年級」權力差異。

     對於七年級的刻板印象,除了「草莓族」,另一種看法則是「現在的年輕人對公共事務越來越不關心」,但,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比較不關心公共事務嗎?

     即使是八○年代中期,社會運動風起雲湧,或者是「三月學運」,投入社會運動的學生和現在一樣都是少數人。然而,現今許多學生投入社會改革的精神與努力,反而召喚出許多學運世代曾有熱情。例如,今年四月,學術界發起百人集資刊登支持「樂生保留運動」廣告的活動中,就有不少的大學教師受到青年學生的感動而起身行動。

     事實上,包括「青年樂生聯盟」、「傳播學生鬥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一個個以青年學生為主體運動團體,以及,許許多多投入「社區」、「勞工」、「性別」、「教育」、「文化」、「階級」、「反全球化」等社會運動的年輕人,早就成為台灣社會改革的新生力量。他們不像過去的學運世代有著引領風騷的明星學生,也不像過去的學生運動,相當程度地將社會進步的力量寄望於政黨輪替,相反的,在政黨輪替後,更看清楚「藍綠」政治的不可信,改革的矛頭不再只指向「政治」的翻轉,更紮根到社會的不同領域。

     這種社會參與,有別於過去救國團或宗教式的社會救助與社會服務,而是強調基進的社會改革與制度性的主張,透過實踐式的抗爭行動,以及身心參與的勞動過程,展現社會的新興力量,這種態度與精神恐怕是「草莓族」難以達成的。

     即使如此,願意投入社會改革的年輕人仍舊是少數。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處境與問題,但世代面對問題的態度與能力,往往會受到所處時代限制,政治、經濟、文化體系不僅養成了我們的能力,也限制了我們的行動。就好比威權時代,「不要碰政治」是許多人的「家訓」,包括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諸多的高壓統治經驗,讓人們對「政治」噤聲失語,年輕人遠離政治似乎是理所當然。然而,何以如今社會開放,願意投入社會參與的年輕人仍然有限?

     其實,在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前,許多的人生目標就被現有的社會價值限定了,從小到大充滿功利與競爭的升學競賽窄化了我們的視野,也限制了我們努力的方向。近幾年教育商品化與高學費政策,不僅影響了教育品質,也剝奪了學生知識學習,以及了解社會、參與社會的空間。許多學生考上大學,在學費的壓力下,成了「窮忙族」,排擠了上課的時間,最後成了沒賺到錢,也沒有學到東西的「兩光族」這種現象在私立學校尤為明顯。

     在招生的競爭壓力下,大學新開設的系所,越來越偏向實用學門。而畢業前的就業輔導與就業博覽會,邀請的多是大型廠商或明星公司,很少邀請NGO或公民團體到校作為學生未來就業的參考。大學教育越來越功利導向、市場導向、商品導向,越來越少提供人文思惟,或協助學生接觸不同的社會群體,學習不同的生活價值,這恐怕是較少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原因吧。

     (作者為世新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