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的消息,紙價普遍要漲。其實之前各方就炒過。不過現在財政部明白挺造紙業者,對出版業來說,未來雪上加霜。
出版業要漲書價,勢必下跑讀者,尤其現在出版業普遍不景氣,看那些編輯一個月拿多少就知道。
不漲,哪國內造紙業將面對南亞或日本的卿銷。同一個文化產業鏈裡面,不同部門的需求矛盾,要保護誰,犧牲誰,才是大哉問

============

參考書喊漲 家長年增8億讀書稅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7/06/08 04:39 記者: 林諭林 韓國棟/台北報導
財政部擬對日本進口非塗佈紙(道林紙)課徵三七‧七四%反傾銷稅,引發家長憂心。台北市國中家長總會長許永佳昨日表示,據估算此舉預期將造成參考書價隨之大漲,全國三百六十萬名高中、國中和國小家長,每年恐增加八億元負擔,形同讀書稅。

全國家長會醞釀抗議行動

此外,許永佳指出,國產紙品質較差,同樣大小和透光度紙張,國產紙比進口紙重約二○%,若課徵反傾銷稅,參考書業者如考量成本改用國產紙,學童書包勢必增加。

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表示,對日本進口道林紙課徵反傾銷稅,苦的是讀書人,如同課徵「讀書稅」,若政府罔顧民意徵稅,全國家長會及消費者不排除發起更大抗議行動。

出版界、學生家長代表昨在郭正亮陪同下舉行記者會,質疑造紙業者提出反傾銷案,不但實質圖利國內永豐餘等造紙業者,還會造成國內紙價連動上漲,抑制出版業發展。中小學生購買參考書,每人每年將多付出一百多元至四百多元。

台北雜誌公會產業發展委員葉君超表示,道林紙除用在一般圖書印刷,課本、筆記本、影印紙和印表紙,都是使用範圍。由於南一、康軒等參考書業者,都已使用日本進口道林紙,且財政部最快第四季即可確定是否課徵反傾銷稅,一旦課稅,下學期參考書可能即反映售價。

至於日本進口道林紙若課徵反傾銷稅,一般圖書、雜誌是否也會漲價?葉君超表示,圖書、雜誌不像參考書是賣方市場,就算紙價上漲,短期內應仍是業者吸收。

紙價連動必拉高閱讀成本

許永佳表示,若增加反傾銷稅三七‧七四%的紙張成本,全反映在參考書售價,全國家長一年將多付出八億元,且參考書調幅可能達五○%,家長教育負擔更為沉重。他並指出,紙價有連鎖效應,道林紙漲價,印製雜誌與彩色畫冊的銅版紙等其他文化用紙,將一起上漲,家長與所有閱讀者,勢必付出更高閱讀成本。

台北雜誌公會理事長、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表示,不同紙張選擇是出版品創意的一環,出版業者用紙自由被剝奪,讀者也受害。國內造紙業要提升競爭力 ,不應以政治手段處理問題。

葉君超指出,台灣紙價近年平均高出亞洲各國約八%至一○%,主因是業者機具老舊,導致產能小、效益不足,加上新產品開發能力不足,又無力造林掌握造紙原料。

台灣紙價高出亞洲國一成

郭正亮表示,台灣出版業一年產值八百億,紙業只有一百億,而其中文化用紙只占二成,更是永豐餘及華紙壟斷,政府長期保護造紙業者,只會日漸削弱其國際競爭力。

紙價成本上漲,教科書也喊漲?參與國民中小學教科書計價工作的台北市國中家長會總會長許永佳表示,九十六學年度國中小教科書已完成計價,每頁書價約四元;接下來是議價,最後價格還未定。他強調,「我們不會讓教科書漲價!」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也表示,「目前教科書沒有漲價的理由。」

不過參考書的確可能上漲。徐永佳憂心,現在一本參考書已漲到二百元左右,如果再漲,家長負擔更重。官員則強調,教部不鼓勵買參考書,也無法規範參考書價格。

但對於上述說法,一名教科書出版業者憤慨的表示,教科書議價制度已讓教科書業者幾乎無法生存了,現在又「抹黑」書商,說他們要利用徵收道林紙反傾銷稅的名目任意漲價,「簡直讓我們抓狂!」

============
中國時報 2007.06.08 
造紙公會:出版業沒道理漲五成
彭漣漪/台北報導

    針對出版業的訴求,提出反傾銷案的台灣造紙公會六家業者,語氣強烈的反應,紙張成本不過占書價的五%,出版業者沒有道理藉此要求要漲五成,並把出版業經營困難的問題歸因於紙價上漲,更何況造紙業者的反傾銷案是個國對國的事件,出版業者不該在這個時候扯後腿。

    「非塗佈道林紙」反傾銷案,是國內六家大型業者委由造紙公會申請,包含永豐餘、正隆、華紙、台紙、興中、日皓等六家廠商。造紙業者表示,一本定價二百四十元的書,紙張的錢不過十二元,占五%,出版業這幾年業績下跌,有整體大環境的困境,經營的問題不能只怪造紙業漲價,更沒道理因此要求要漲五成。

    造紙業者表示,貿易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已出來,發現日本以低於日本本土銷售價格的三十四%賣給台灣,中國則是低六至八%,印尼二%,的確違反公平貿易原則;之前,美國和南韓也向日本提出「非塗佈道林紙」反傾銷申訴,不是只有台灣提。

    造紙業者不滿表示,六月十一日要公布反傾銷的終判稅率,出版業者選在這個時間點放話,誤導家長和學生,以為書要漲價是因造紙業者漲價。參考書漲不漲價和反傾銷案是兩個事件,不要混為一談。

    造紙業者建議,在一綱多本的政策上路後,教育部為壓制教科書的價格,要求採逐年降價的政策,但並未包含參考書及測驗卷價格,參考書及測驗卷要漲五成理由,可能要直接「請教書商或出版社」。

=========
中國時報 2007.06.08 
業者紙上交鋒 消費者苦
呂紹煒/特稿

二百五十年前,《國富論》作者亞當史密斯如此形容業者:「當同行的業者聚會時,即使事先講好純粹消遣娛樂,最後通常流於以不利大眾的圖謀,或抬高價格的詭計收場。」大哉斯言,這次的道林紙反傾銷稅案,就是一個有趣的案件。

    業者聯名提出反傾銷稅的申請,當然是在WTO架構下合法的權利。但站在消費者與社會大眾的立場而言,卻是一種聯合行為─希望藉由公權力,把國外進口較便宜的產品,拉高其價格、削弱其競爭力,當然,消費者也因此要多支付費用。

    因此,反傾銷稅是標準的兩面刃。雖然美其名為保護產業與從業人員的工作權利,但,最重要的是對業者而言,藉此可保障其較高價格與利潤。不過,消費者的利益則明顯受害。政府應該如何拿捏?

    雜誌公會與教科書業者,雖然祭出「不該課讀書稅」的大帽子,但仔細分析,其本身利益與聯合行為,也隱現其中。其他書籍業者,當然擔心在民間消費低落、價格難以上漲反映的情況下,文化用紙成本上漲,其經營更加困難。

    對教科書業者而言,在上有教育單位嚴加控管價格、下有用紙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利潤可能更低。至於參考書業者釋出可能因此要上漲五十%的風聲,更是標準的趁火打劫。一本書的成本中,紙張的比重頂多占到五到十%吧?加上紙張上漲幅度,再怎麼灌水也達不到五十%的上漲幅度吧?這事,反映成本的成分少,趁勢聯合抬價的成分高。

    既然是兩面刃,手背手心都是肉,政府該怎麼辦?就交給市場決定吧!如果國外把東西低價賣給咱們,站在消費者立場,實在沒理由硬推出去,非要課重稅逼其賣高價不可。國內業者怎麼辦?努力提升經營績效,強化競爭力,否則,就代表這個產業在台灣已無生存利基;那就把資源釋出給更有效益的產業與企業使用吧。
=========

中國時報 2007.06.08 
反傾銷案成立否 財部今終判
陳鳳英/台北報導

    針對造紙公會所提非塗佈紙(道林紙)的反傾銷爭議,財政部關政司司長桂先農昨日指出,關政司今(八)日中午將做出終判,不管財部決議如何,都要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複審。

    依據程序,一旦財部認定反傾銷成立,將移送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並在四十日內完成報告,屆時財部會在十日內召開關稅稅率委員會,確認反傾銷稅率。

    面對日本、中國及印尼低價傾銷非塗佈紙來台,永豐餘、華紙、台紙、正隆及日皓等五家紙廠,在去年九月委由造紙公會向財政部提出反傾銷申請。

    非塗佈紙多使用在大批印刷,例如新聞、雜誌及書籍等方面,造紙公會去年向財部提出反傾銷申請後,昨日引發下游用紙者的反彈。北市國中家長會長總會聲稱下學期參考書恐將漲價五○%,全國家長一年恐將因此多付八億元。

    一旦財部認定反傾銷成立,將移送經部貿調會,就整體經濟利益、產業損害進行調查,七月底、八月初調查結果才會出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