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報紙上看到孫瑞穗老師的投書,談阿凡達,其中有幾點點到了文化產業。不過可惜大多還是在文本解析,比較沒有讓文化消費、科技、行銷的觀點繼續延伸開來。

下文壇到行銷面,也談到「好萊塢電影中第一次讓「廣告行銷預算」突破性地占製作費最大比例」,都是很值得研究的議題。

以及下文提出來的,文化消費是「創造」出來的,這點小弟觀點也認同。甚至看到「我們永遠不知道市場潛力會有多大,只要有足夠的研發創新力,市場極可能是無窮盡的」。

如果這個觀點是對的,那現在關於什麼文創法票價補貼、或其他對生產/銷售等的觀點,都還要重新評估....尤其當市場跟政府力量在對作的時候,政府有限預算,當撞倒卡麥隆這艘鐵達尼時,....

阿凡達推出了「3D元年」的口號,當然國內最近動畫與電影業者、觀察者,也都開始洛陽紙貴了,訪問不斷。

但關鍵是,如果是「元年」,阿凡達只是3D中最爛的影片--但相對過去我們電影,他當然驚人。以後還有更高水準的、告驚人的,劇本等更到位的。外面的世界集資、集技術在做,台灣要「發展」的無論國片或動畫產業,是否面對著社區化、地區化的問題?

剛好也看到一個大陸消息,對岸放話要超越阿凡達的4D中國產電影:「漁童」。



==========
「阿凡達」魔術 成敗都科技
 
【聯合報╱孫瑞穗/文化評論者(台北市)】 2010.01.22 03:22 am
 
 
曾經創造好萊塢票房奇蹟電影「鐵達尼號」導演卡麥隆,暌違十二年後再次交出了漂亮票房電影「阿凡達」。這位屢屢創造票房紀錄的魔術師,到底真正的「技術」在哪裡?

鐵達尼一向被研究好萊塢的文化產業學者視為具有「時代地標」的作品,關鍵在於導演巧妙地運用當時剛出現的數位影像科技,把一件老災難新聞進行歷史紀錄片和虛擬劇情片的接合,再加上美式浪漫愛情。

沒想到虛實相伴的敘事手法,竟召喚起老世代的憂患意識及新世代的虛擬生活,成功地聯繫了兩代人的「感覺結構」。

更重要的,他在市場行銷手法上做了創新。這是好萊塢電影中第一次讓「廣告行銷預算」突破性地占製作費最大比例,早於商品出現前先「創造」了「鐵達尼迷」的市場慾望。

這種「行銷創新」手法也曾被複製在百老匯人人熟知的老劇本「製作人」(The producers)之中,並在東岸重燃劇場風華。當然,也用在阿凡達中。

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行銷經典」,其實正是卡麥隆團隊在電影生產過程中把「研發」和「創新」精神做到了極致。這種精神在當年超越了一般電影生產過程,它抓住了文化產業的「特質」,那就是:「文化市場」永遠無法滿足,而是被創造出來的,我們永遠不知道市場潛力會有多大,只要有足夠的研發創新力,市場極可能是無窮盡的。

卡麥隆在市場上的成功燃起了九○年代好萊塢新式製作風潮,也打破了過去封閉的「消費市場理論」。

因此,阿凡達的生產從一開始就跟所有電影製作不一樣。他們拍電影前做比學術界還認真的「研發」工作,在技術上以超越過去一切典範為目標。甚至不惜代價花好幾年的時間研究3D技術如何運用在影像拍攝中,在科幻電影中認真研究天文學、星象、神話、動植物及各國語言。

更有趣的是導演對待「科技」時又愛又恨的態度,這種崇尚科技又顧及人道的複雜情緒,讓他造就了一個基因合成的「混種人獸」(即「阿凡達」)。

通過有強烈性意涵但其實更像當代人使用USB來Plug in進網路世界的長尾觸鬚,新混生物種與現實世界之間那既親又疏的關係,彷彿就是我們在科技世界中通電卻又虛又實的身體經驗。

誠如女性主義科技學者D. Haraway所預言:「從現在起,我們都是人機合體的賽博克(cyborg)!」

成也科技,敗也科技,潘朵拉生態系既被塑造得如此神秘豐富,不懂故事最後為何又被拉回美國英雄主義框架下的救美結局。我猜,這正是阿凡達科技魔術最大的罩門。

事實上,科幻3D電影背後真正動人的,還是那峰迴路轉、精彩絕倫又超乎想像的「故事」本身。而會說故事的,恐怕正住在潘朵拉星球上呢。

=======

3D之外漁童望注入中國文化特色

2010-01-21 旺報 【記者黃奕瀠/綜合報導】

     「最近,上海的電影從業者聚在一起都在討論一個話題,就是《阿凡達》。」上影集團副總裁汪天雲曾對媒體如此表示。而上影集團旗下的上海美影廠在此時也將「影響數代人」的經典剪紙動畫《漁童》,改編製作為3D版本,預計作為廠內立體電影院的首映電影。

     汪天雲表示,《阿凡達》掀起的觀影熱潮等於宣布「電影3D時代已經來了。」因此,現階段中國影業該做的事便是改編經典:「經典改編勢在必行,現在片源少,好劇本更少。」因此,包含《神筆馬良》、《哪吒鬧海》等片都在重製計畫中。

     半個世紀前,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攝製的經典剪紙動畫片《漁童》,曾讓許多觀眾喜愛,甚至記得當中的經典台詞耳熟能詳。上海美影廠日前選中這部中國傳統的剪紙動畫片,將原本的二維動畫製作成中國原創立體影院動畫片,生動重現過去的影像。汪天雲表示,出於責任感與使命,他們希望能夠再造經典動畫,以創新技術賦予經典新的生命。

     參與製作《漁童》的黑龍江動漫產業發展基地的辦公室主任溫善騁表示,20分鐘長的《漁童》製作時間不長,所需成本僅有600多萬元。若是以現在中國的製作技術,90分鐘的商業動畫長片所需製作成本僅在2000萬元左右。上海美影廠副廠長鄭虎表示,3D動畫影片對現在的中國來說不是問題,唯一需要解決的是製作理念的問題:「有沒有大眾關心的題目?有沒有文學基礎?紮實的製作技術能否讓好的劇本有更突出的表現力?這都是我們現階段缺少的東西。」

     汪天雲表示,《阿凡達》無論在科技、哲學、政治話題上都有話題性與討論性,但現在中國國內的動畫劇本,大多是淺層次的說笑逗樂,缺乏足夠的立足之本。「《漁童》3D版其實蘊涵了中國動畫學派新的信心與追求。」汪天雲認為,中國電影人出品的3D作品應當更具備中國特色。

=====

"阿凡達"啟動3D影片商機 中國推國產4D動畫"漁童"迎戰  
2010/01/12 11:30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立體 3D 電影《阿凡達》在內地熱映一周之際,有中國動畫電影「搖籃」之稱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11 日宣告其特設的立體影院已經落成,首映的是以 4D 技術「復活」的中國經典動畫片《漁童》。

電影《阿凡達》在內地強勁攀升的票房和 IMAX 3D 放映廳外通宵排隊購票的長龍,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僅以上海地區為例,《阿凡達》的熱映讓前幾年一度被冷落的 IMAX 影院重新受到追捧,大批影迷在影院外不顧嚴寒通宵排隊購票,成為近日上海的一道獨特風景。

香港《大公報》報導,這次的「阿凡達現象」也讓業內人士重新看到了 IMAX (環藝數字) 和 3D 影片的商機。上影集團副總裁汪天雲說,就像 10 多年前美國大片剛剛大量引進,給國產電影市場帶來震撼一樣,《阿凡達》必將對國內電影帶來新一輪衝擊,以《阿凡達》為起點,中國的 IMAX 和 3D 影院的數量肯定還會不斷增長。

對於《阿凡達》的熱映,汪天雲自感「壓力很大」,但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國產的 3D 影片在質量和數量上遠遠跟不上市場的需求。中國何時能有自己的《阿凡達》也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而將國產經典動畫片以 3D 和 4D 技術翻拍重新推出,也成為內地振興 3D 電影的一個出發點。

汪天雲說,《漁童》是一個起點,並不指望一開始就有上億的票房,但也為國產 3D 、 4D 影片探索一條自主創新之路。在他看來,國產 3D 影片要有好的市場回報,故事是很重要的一環。此次《阿凡達》的成功,也在於其故事探討的話題立意有世界性,如愛國、愛母親、環保等等。而之所以選擇用先重拍《漁童》,也正是看中了該劇的故事。

這部美影廠 1959 年攝製的經典剪紙動畫片,故事內容及深刻的立意主旨深深的影響了幾代人。這次就是要將中國傳統的剪紙動畫片轉換成為一部結合當代最前沿立體放映技術的電影,把中國傳統文化帶給人們的同時,也帶給人們不同感官的視覺享受,吸引著人們對包括 4D 在內的觀賞體驗技術的關注與了解。

據了解,現代的 3D 、 4D 技術的發展,也為國產經典動畫在新時代中的新生創造了條件。當前,僅上海地區製作 3D 的機構就有 10 多家。去年 11 月尾,上影集團與國際知名特效製作公司,曾為《集結號》、《納尼亞傳奇》、《2012》等多部大片提供技術支持的湯姆遜達成合作,上影和湯姆遜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將全面涉足影視後期製作、動畫製作、膠片 3D 及遊戲等相關業務。

公司除了啟動「3D孫悟空」項目外,還將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經典舊劇翻拍提供技術支援, 3D 版本的《天書奇譚》、《黑貓警長》等將陸續上映,後者的目標是打造中國動畫版的「0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