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事情是從這篇部落格PO文開始的
http://taiwan.chtsai.org/2006/10/18/wo_ye_xiang_ting_liuxing_gequ_danshi/

因為有人將這篇文章收藏到「黑米網」上,結果在在黑米的回應欄上引起了一場,關於台灣的流行音樂的問題出在哪裡的辯論,參見這個長得嚇死人的「看看大家怎麼說?」

http://www.hemidemi.com/bookmark/info/296648#comment_13438

我稍微瀏覽了一下,參與辯論的人似乎都對台灣的流行音樂市場有一定程度的深刻理解,同時除卻網路辯論上常有的「情緒性發言」、「人身攻擊」之外,這場辯論中還是可以隱隱然看出對立的兩方的軸線:『創作品質VS市場/產業結構』。一方覺得台灣的流行音樂之所以沒人要聽,是因為台灣唱片公司從來沒有好好的想要做出讓人感動、讓人想聽的音樂,一方則認為這和台灣的流行音樂市場、產業結構有關係。兩方的辯論有些交集的地方,但也存在某些嚴重的歧異。

有位參與辯論的仁兄,又發了篇文章整理到目前為止的爭執焦點,以及再次說明自己的立場。

台灣音樂市場大崩壞(1):跨國公司在台灣 http://swalk.blogspot.com/2006/10/blog-post_19.html
台灣音樂市場大崩壞(2):為什麼要談結構?http://swalk.blogspot.com/2006/10/2.html

雖然音樂影像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中很重要的一塊,但必須承認我對台灣的流行音樂是外行,不過我想這個還未終止(或終止了!?)的辯論,或許可以幫助我們釐清一些問題,思考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分析、看待台灣的流行音樂產業。所以,將其連結放上來,並做個小小的說明,給部落格上的朋友分享。(影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