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挑選這個921七週年的日子當作文創部落格的成立日,真是別具意義。

本來提起成立一個文化創意專屬部落格,我的用意是「匯聚」分散在台灣,或網路各地的文創力量。經過影子兄的大力支持,於是趕緊成立這個部落格。

這個部落格緣起於雅虎「學生運動」家族,我與影子和施公三人談著,發現都對文創產業有興趣,又考慮談運動的家族一直聊文創實在不好,需要專門化,加上文創部分的確需要匯聚力量,於是開始了blog的構想,真是無聊的我,回去找家族紀錄,8/5這個idea就提出了,不過包括我在內的人都還有其他「正式工作」,就把個blog計畫延遲了,不過小弟還是有在準備一些東西,今天(20060921)影子正式成立了部落格,把夢想初步實現了!

 

 

事實上台灣有這個需要。在學界、產業界都漸漸注意這一塊發展。但是一如產業界一樣,連知識部門也在觀望,或還搞不太清楚,這一塊所涵蓋的範圍、能發揮什麼樣的力量。

於是只好野人獻曝,我們幾個朋友聯合成立一個部落格,企圖拋轉引玉,最重要是,以匯聚方式,取代以往個人式、能量零散的資訊。

 

 

部落格雖然現在漸漸風行,但是它有它的缺點。第一個是功能太弱,相較於web1.0時代的網頁製作,雖然blog進化到互動,但是功能大大被背後供應商限制住,現在,我正在找一些空間可以放文章檔案,真的幾乎找不到。

第二的是部落格太個人化,其實這一點在網頁時代就出現,個人化的意思是,非常小眾,訴諸對象只是他的一些親朋好友,甚至只是寫給自己看的。所以部落格的影響力其實可見的,一如海浪一樣,大部分都是泡沫─因為更新間隔太長、缺乏內容,以致於幾乎停擺。

 

 

所以在我的構想中,『集體創作』是這個部落格一誕生就具有的特色。

也因著它是眾人的創作,我猜想續航力會比一般個人風格的部落格還長一點,角度會多一點。也希望不同觀點能在這上面對話,事實上文創包含很多角度、甚至彼此矛盾,左派右派都有參與,在左派,延續馬克思主義與文化研究傳統,一開始就質疑所謂cultural industry根本就是過去文化工業而已,「批判」是少不了的口頭禪,不過現在還有新的辭彙─書寫﹔對右派,「產業化」是脫離不了的基本思維,過去能對雨傘產業化,現在就開始要對文化遺跡、創意資訊加以產業化,換句話說「產業化」一如加工,關鍵在判斷能否導出良好的產入/產出流程。

 

 

這兩者都各有優缺點,注意文化內涵者,可以形塑出強而有利的文化核心特色﹔注意產業力量者,事實上可以健全周邊生產體系的,一如嬰兒與搖籃的關係。

這兩塊,老實說目前在台灣還屬於兩個陣營,也很少對話,更別提融合。可能源自於各自都找到自己的經濟基礎,於是不需要有更深刻的對話,甚只以融合、共同發展為前提。

但是那並不代表我,就一定要屬於哪個陣營,只懂得使用某陣營的語言,事實上我也不是選邊站的人。發展文創,我沒有自己的「特有立場」,我就是哪塊有需要,就去補哪塊的牆頭草性格。

 

 

初期本站有三個站長,我,影子與施公。權限上我們三人都可以po文。事實上,我也參加一些家族或論壇,論壇來說,更適合集體創作,因為只要是會員就可以po文,這個部落格由於方便,初期來說只好請參與者以留言方式參與。若想po文,長篇大論,歡迎mail給我們,由我們幫你代po(絕對百分百言論自由,不會更動文章內容)。

 

 

 

 

注:祝壽專號來自於1956年蔣介石70大壽,總統府向各界「直率抒陳所見」,於是《自由中國》主辦人雷震便發出祝壽專號,向蔣總統祝壽,並提出希望蔣「無智、無能、無為」,意思是希望他多傾聽民間與下屬聲音,蔣政權表示必定虛心接納檢討。兩個月後,由蔣經國主導的「國防部總政治部」以周國光之名發佈了題爲《向毒素思想總攻擊!》強力批評祝壽專號,亦導致蔣政權對雷震等人十分忌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