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翻翻最新出來的遠見,後面有個都市熱島的專題吸引了我,原本以為是環保專題,結果仔細一看,竟然是文創。吃了一驚。

這次遠見調查了各縣市的6大面向,由台科大健康產業研究所教授設計,大致上看,台灣創意城市排行,當然以台北居首。這並不意外,這點我們讀年報資料大概也看的出來。

則報導就開始探討各縣市的條件,案例,也訪問不少教授、意見領袖。如果順著報導的方向看,你會覺得台北好像真的有這麼回事。不過,小弟倒反過來讀:那小林村的高雄在哪?創意城市排行,高雄這個直轄市還第五--直轄市可是要人口有一定規模的。

這意味什麼,其實文創在台灣並不是一個均等分配的產業,他高度向都市聚集,如果政策順既有條件搭配的話,只會擴大城鄉差距。而原本,城鄉差距久很大了。從救災、治水就可見台灣城鄉差距有多大:台北人賺了颱風假雪拼、唱歌之際,台東、高雄是滅村的待遇。文創會不會也有這一天?

很少聽到人在討論文創與城鄉差距:從產業分佈,到教育資源。

創意城市3的專題中,也吸引我,尤其其中談到台北市的案例。其中提到台北雙L型的概念,這點其實很早前就聽說,也搞了好幾年。大概有幾個單點,但具體串連成果如何?不知道。

倒是訪談中提到幾點,我是有點吃驚。比如,李局長說,他想把光華打造成數位內容的秋葉原、第二期工程要發展動漫。我倒吃了一驚,仔細想來,光華是一個賣硬體見長的地方,則麼突然來了個動漫?動漫,不如發展台大體育館還快一點吧?

不過在仔細想來,光華附近有幾個18禁的地方,也有兼賣一些動漫,前兩天還買到我一直期待的大河劇。局長不會想要發展這個吧?那真前衛!



裡面還有篤姬(她在Change裡面演蓬蓬倉的媽媽):


另外關於南港流行音樂中心,正好,8/28的獨立音樂會談,與會者就說了,南港這麼遠,除非該樂團檔次夠高,否則不太願意特別跑一樣,其實台北就有諸如溫羅汀既有音樂聚落,而且具有複合性的機能。那小弟還特別想到一點,如果流行音樂中心蓋好,演唱會移到這,那小巨蛋怎麼辦?

=======
創意熱島效應 能量集中台北都會區
 
作者:林美姿、陳建豪 出處:2009年8月號 / 愈雲端 愈有商機
 
未來城市競爭,不在建築高度,而在創意深度!目前已有一些國家研發出一套適合國情的創意城市衡量指標。《遠見》和中臺科大教授合作,搶先在10月台灣舉辦「國際都市發展協會」年會前,推出國內首次創意城市評量結果。
 
 「現代城市的競爭優勢,已經從地理位置、天然資源蘊藏,轉變成市民與城市的創意能量!」有「創意經濟之父」美譽的英國專家約翰.霍金斯(John Hawkins)明白指出。

連世界一級的城市都在思考如何讓城市更令人驚豔。法國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去年邀請全世界10名傑出的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設計巴黎2030年的新面貌,希望把法國首都改造成「後京都議定書時代全球最綠色和設計最大膽的城市」。倫敦市也利用2012年舉辦奧運的機會,計畫將長期被認為是「貧民窟」的城市東區,原泰晤士河畔碼頭區改頭換面。

今年10月即將在台灣舉行的「國際都市發展協會」年會,來自世界許多城市的市長和都市規畫專家將共同討論的主題,也是創新都市環境。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指出,現代城市競爭的潮流,在於創意。創意城市不是比建築的高度,而是比城市的深度。因此不是只有世界一級城市有機會,也不是一定要有科學園區,二級城市若能發揮自己的特色及優勢,或是以創意突破原有邊緣、弱勢的地位,都可讓城市向上發展。從歐洲小城市發展出來的「慢城」,就是很好的例子。

由於創意城市的發展潮流愈來愈受到重視,《遠見》雜誌和中臺科技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鍾燕宜合作,在參考國外的衡量指標,並綜合國內近40位專家學者和縣市政府官員的意見後,依國內可取得的量化指標,訂出國內首套創意城市的評量方法。

資料來源: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go=cover&ser=152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