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週日的聯合報消息,報導主要是從故宮開始的文化產業、設計產業教育談起。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不是故宮,現在的人才培育是什麼?而且報導中說:「以「文化創意」為名,全台灣已有近百家文創育成、產學中心!」然而,最後一行卻說,「專家擔心以台灣淺碟化的市場,其他文創育成中心恐將形成「蛋塔效應」。」小弟想到的倒不是蛋塔,蛋塔只是個別店家的跟風行為,其實算錯市場時機,賠錢也是個別廠商的事情。但是這些所謂育成、產學中心,不可能都是私人個別廠商設立的吧?過去文創計畫撥了多少錢?在多少學校設立?開了多少學程?以及,這些學生後來呢?產業有更成熟嗎?吸納更多人才,並且帶動產業轉型?

不知道。而後面還有一段「目前已有許多學校發展文創中心,故宮如何與學校資源結合、清楚區隔彼此的定位,以避免資源重疊與浪費將是重要課題」,也值得思考。同時記者也問:「市場的胃納究竟有多大?」

教育不是不重要,非常重要。國外推文創也非常重視教育:學校教育是一環,還有一個是學校後的教育培訓。但是要教什麼,國內的這些育成中心,包括故宮規劃的是要教這些,乍看之下,好像是教作品相關的知識;但是,國外的經驗是,他們要教一些從業者「經營的知識」,比如財務規劃、企畫、經營管理、行銷、找贊助等。對新生代,他們要教的是最新趨勢,比如如何運用新科技導入既有的領域(比如藝術與科技的結合)。則,下面這些新聞,不管是第一則或第二則,你看到上面我們提的這兩個教育方向了嗎?

============
台灣文創奔向國際 有喜有憂
 
【聯合報╱本報記者周美惠】 2009.08.09 04:11 am
 
 
故宮將發展文化創意園區,消息傳出,有人豔羨故宮將如虎添翼;也有人擔心造成資源重疊。更有人寄予厚望,期許故宮能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效應,將台灣的文創產業帶向國際舞台。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秘書長林秋芳認為,故宮本身是個世界級的博物館品牌,理當發展以故宮為主體的文創產業,進而搭上世界品牌的順風車,借力使力,將台灣的文創產業推廣出去。

她分析,故宮目前開設的文創課程較像「土壤班」,建議現階段先由文物專家教導文創產業工作者認識故宮內涵,再由故宮回聘有能力將故宮內涵轉化為創作能量的優秀設計師擔任種子教師,指導文創產業工作者創作。甚而委由成功品牌、跨國企業品牌為故宮的設計團隊上課。故宮也應建立精兵制,篩選「端得上檯面的品牌」進行合作。

由於一般官僚體系多欠缺品牌授權、合作的市場經驗,林秋芳建議,故宮應該加入企業界人才,借重市場人士敏感的商業嗅覺和經驗,延伸授權和加值,以世界性的故宮品牌將自己和台灣的創意品牌打進國際市場,期許故宮能建構出台灣文創產業與國際合作的平台。

因為「台灣已擁有基本的設計能力,缺的是國際品牌行銷能力。」林秋芳說。

值得留意的是,以「文化創意」為名,全台灣已有近百家文創育成、產學中心!以故宮去年約4.4億元的年產值,發展文創園區自有利基。但專家擔心以台灣淺碟化的市場,其他文創育成中心恐將形成「蛋塔效應」。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博物館界高層,既羨慕故宮得天獨厚的資源,另方面擔心,目前已有許多學校發展文創中心,故宮如何與學校資源結合、清楚區隔彼此的定位,以避免資源重疊與浪費將是重要課題。台灣藝大校長黃光男也提醒,故宮應該有「成本概念」,同時強化「市場區隔」。

在政府大力鼓吹文創產業之際,許多美術科系學生轉而攻讀文創相關科系,各大學院校廣設的文創育成、產學中心,也培養了大量人才,卻未顧及這其實是個「剛起步」的產業,市場的胃納究竟有多大?且目前著重的層面在人才育成,卻未顧及「我們欠缺的是轉化的工具」。

林秋芳擔心許多創意工作者無法跟市場聯結,「打品牌是經營者的專長,並非創意工作者擅長的事!」如何將文化創意轉化為產業?不只是故宮,也將是所有文創工作者的一大挑戰。

【2009/08/09 聯合報】

======

故宮文創園區 行銷數千年精華
 
【聯合報╱本報記者周美惠】 2009.08.09 04:11 am
 
光有一棵「翠玉白菜」,就「幸福」得令博物館界眼紅的故宮博物院,正在籌設文化創意園區,九月將先針對合作廠商推出文創課程。數千年的中華文化精華如何轉為文創產值?令人期待。

早在一年多前、故宮院長周功鑫在上任之初,即公開表明她推動「博物館產業化」的企圖心。她希望以故宮豐厚的典藏、扎實的研究基礎,「藉企業界管理行銷的觀念,結合異業,確立形象,打造品牌」,以開拓「博物館產業化」更大的發展空間。

生活藝術 古典又現代

為推展文創產業,故宮已爭取到故宮對面約5公頃土地,做為故宮文化創意園區的基地。其中泰半原屬於國安局經管的國防部衛勤學校。這片土地曾因國安局遲遲未點頭,引起總統馬英九重視,指示相關單位盡速協調,目前已移撥給故宮,現有機關用地也將變更為特定專用區。

「文創園區從建築、家具到生活用器,都得帶有故宮元素!」周功鑫擘畫故宮文創園區的願景指出,兼具古典庭園韻味及現代化功能的文創園區,除將提供課程研習,還附帶休閒設施,涵蓋旅館、餐廳、茶屋。將以中國風空間,供來客體驗宋代文人「四藝」(掛畫、焚香、插花、點茶)等「生活的藝術」。

為此,故宮將委請中華經濟研究院,針對文創園區未來的營運提出規畫,故宮也正積極爭取預算,希望能在明年底發包硬體。

軟體先行 讓美感甦醒

有別於國內多數文化園區先有硬體再研議軟體,故宮文創園區採取「軟體先行」模式,也就是「先上課再說」!有感於合作廠商,不盡然了解故宮文物,為免他們一直在「紅海」中廝殺,故宮現階段課程的設計,最主要的構想是提升故宮周邊商品廠商設計團隊「對文物的感知」,希望讓他們的美感甦醒,以創作出兼融現代與傳統文化主體精神的作品。進而搭配故宮的常設展、特展或年度大展,規畫進階研習課程,以「尋找中華文化藝術的原型」。

最後階段才是設計與創作。參訓團隊在研習結束後參加故宮舉辦的成果評選,若通過故宮審查,可優先與故宮洽談委託產業、品牌合作授權,或由故宮引介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進入文創產業輔導機制。更大型的投資則將援引文創發展法,協助廠商邁向國際。

廠商修課 故宮不收費

根據故宮剛出爐的文創課程草案,每期研習約5至6個月,原則上,每周固定一日全天授課,共計192小時,請假不得超過12小時。凡是與故宮合隊的廠商,皆「鼓勵」(非強制性)修課,而且是採「整個工作團隊一起上課」的模式,包含設計師,規畫師、行銷和財務人員等都得來故宮上課,學費全由故宮吸收,但獲選團隊需繳交5000元保證金,若未能結訓將不予發還保證金。

以目前故宮的規畫,大約有三分之二專任師資出身故宮,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含曾獲國際大獎的唱片包裝設計名師蕭青陽、舞蹈家李靜君、雕塑家黎志文等。

創意講座 激發設計潮

由於外界疑慮故宮是不是要發展「故宮學院」?周功鑫強調,故宮文創園區和一般大學設立的文創中心不同,採「文化、創意、產業經營」三合一。課程的設立也將「先初創,再進階」,故宮並希望能定期舉辦創意大師講座,激發年輕設計人才的創意,進而使故宮成為外界所期待,帶動台灣文化藝術產業的火車頭。


【2009/08/09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