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報紙上看到這個小消息,據說創投對文創感到興趣。

過去創投一直沒有投入文創,因為不瞭解。不過就下面消息來看,似乎看到「海七」的成功案例,有興趣。但是,還是回到一個老問題:他們對諸如電影、音樂市場的瞭解程度?哪幾塊是可以先投資下去的?

以及,過去電影業在台灣不是沒有興盛過,為何會成為現在這樣,被好萊塢片押著走?以及,如果要走好萊塢的路線,在台灣,也有好萊塢片,賣座的都是他們。怎麼走出新的發展策略?好像沒太看到。

創投,通常是投資新興事業,英文名稱為風險資本、風險投資。可是電影與音樂在台灣都已經成熟到一個程度,問題應該不是新興吧?應該是產業結構自身有問題。投資業者如果搞不太清楚這一行,看到政府有200億元就想跟進,後續也不知會變成如何。

歐洲也試圖想要把創投引進創意產業內,但都一直在嘗試,還未成功,而且創投對創意產業提案拒絕率很高。

=====
文創商機 創投複製好萊塢經驗

2009-07-13 工商時報 【王立德、陳碧芬/台北報導】

     因政策對重點扶持產業方向大調整,今年來申請輔助基金四處碰壁的創投業者,出現台灣創投業有史以來最大幅經營策略翻修,瞄向國發基金預定提撥200億元資金的文創產業。創投公會理事長蘇拾忠指出,確定由公會主導,首推電影投資案,引進並複製「好萊塢電影投資模式」,未來電影如賣座,個案報酬率有機會上看1,000倍。

     蘇拾忠認為,掀起國片熱潮的海角七號,的確扮演了「臨門一腳」,促成創投業掀起一波「時機已經到了」的共識,重要的是,政策上對創投的支持,現階段聚焦在生技與文創兩大主力產業,後者短小輕薄,尤其被新一代的創投業者看好。

     什麼是「好萊塢電影投資模式」,簡單的說,就是以專案融資(project financing)的資金管理法,如國內傳統的地產開發案作法,透過公會牽線搭橋,與金主、創業者一起縝密研擬,此法非常適合文創產業,也吻合創投業的投資模式,可以快速切入。

     隨著兩岸三地的流行文化交流加溫,大陸最賣座的明星、歌手,幾乎都出身台灣,帶給文創業搭著大陸的「台流」順風車,擴大報酬率的希望,也帶給project financing模式,再度躍起的良機。

     為此,創投公會邀請到前美國哥倫比亞影業資深副總裁Paul Alberghetti來台,為國內業者親自指導,複製投資、創新落實的獲利模式,加深會員業者對文創投資的掌握。

     業內人士指出,電影導演魏德聖已募到3億元新資金,用來挹注新片「賽德巴克萊」,即是採取project financing模式,創投業者直接投資電影本身,未來將按照票房比例配發投資獲利;而徐進良導演的動畫片「哪吒」,類同於「魔戒」的真人演出、CG後製模式,已是下一個創投業的投資目標。

     蘇拾忠表示,文創投資標的雖所需資金不多,但能帶給曾風光的台灣創投業,一個轉型的機會,也能跟上政策從大型科技製造業轉向新方向,公會樂於率領創投走出新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