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ZEN大先上來介紹了這本書,後來吳導演也說,他有翻翻這本。
我也去弄了本來看,看了以後,就小弟Brahms6的觀點看,這是一本藝術社會學相當不錯的一本書,最主要原因:他是一個清楚交代方法與立場的書,第二,他所談的現象雖然殘酷真實,但卻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
這可謂之一本藝文產業不錯的『兵法書』
翻開這本書,讓我想起法國前兩年過世Bourdieu,當然,這本書後來也引用他很多的觀點。他在最為人傳頌的一本書:Distinction的前言最後提到,他的學問,是要對這些藝術文化品,做褻瀆的工作。因為,藝術被一般人認為是高尚、神聖的,而他的學問,是要拆掉這些神聖的邊界,研究裡面的場域關係(這個說法或觀點,之後散見他其他的著作裡面,他的學說不難,論點也很少有大幅度更改)。
作者,也是用世俗的學說: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際政治與行政)等角度,搭配他的經驗與故事,拆解他所欲的的藝術領域現況。
藝術家收入怎麼來?書的開頭幾章其實有些探討,諸如企業捐款、消費者購買、政府贊助。其中我認為本書定調比較在消費者市場關係為主,其次擴及至政府介入(諸如補助與法律管制手段),但基本上一如他所說,他是從經濟角度回去看藝術的話,市場自由經濟選擇,還是他論述的基礎。不過延伸去想,市場是一個,國家補助也是一個,藝術家如果不願商業化、不願受到國家監控,還需要再想第三條路的話,文中開頭其實討論了一些神聖性的說法,我自己也想了一下,或許,藝術家可以透過所謂奉獻(猶如宗教界捐獻廟宇、教堂)的方式,讓藝術家可以有資源來源,就是說,藝術家跟一般市民建立信徒關係,開設道場從事藝術活動,跳過商人、政府,轉而將藝術活動視為是宗教活動。
第四章,我推薦從第99頁開始到該章結束的篇幅,尤其在99頁前後,他開始提到所謂說話方式;這點我提一下。在歐洲其實也出現,諸如藝術團體、企業家、銀行家,甚至政府官員之間,若出現溝通不良、無法理解現象,其實部分原因出於,各自使用的語言方式不同,古典派畫法跟複利計算方式,完全是兩種世界的語言,需要的翻譯;但作者之後又提到,其實藝術家事由三維構成的一個世界中遊走,當他的行動會越來越受到路徑依賴(path dependece)所影響,簡單說:過去我所熟悉的作法、朋友、圈子,說話與創作方式,雖是我目前生活的依據,但未來也是我選擇資訊、作法的限制。因此,當一個藝術家越沈浸在特殊派別、領域內時,他不只可能是跟其他藝術朋友漸行漸遠,更是跟其他社會領域隔開,因為會自製、研習特殊的暗語,也越來越投入。這一點在Bourdieu學說中稱之為習性,或常被人說的habitus(這個字可以一直考證到希臘羅馬時代,可複雜化,也可簡化說就是習慣)。
他裡面的觀點其實來自於Bourdieu的學說,包括幾種資本的介紹、以及他如何應用在藝術生產場域。並且,最後他還將藝術家分類,諸如政府導向、市場導向,而且作者指出,政府導向的藝術家,當政府改弦更張時,會不所錯(因為過去長期仰賴補助)。
第六章談到藝術家與政府補助;這個也具有參考性。作者的觀察,政府補助會帶來幾個缺點,第一個是,政府特別補助特定團體、作者、作品,會有暗示效果,第一層就是對作者,會讓他開始自命不凡(我是被認可的藝術家,索價當然要高,忘記了他還是個新人沒知名度);第二個是對消費有導引作用。
第二個,他提到,政府補助越多,反而藝術家總體觀之會越窮,這論點貫穿整章,我認為他是將藝術以經濟學供需角度觀之的,因為增加補助,原本沒從事藝術工作者,開始大舉投入,或許因為認為政府願意負擔成本,可以轉嫁給國家,他造成的狀況是:總體藝術者增加,但原本從事藝術工作者,並沒有因此增加收益,還是一樣貧窮。
所以作者提了荷蘭的例子。70-80年代政府增加藝術的補助,造成當時的藝術學系學生增加,但隨後取消補助,雖然政策轉彎太快不太好,但是也說明了之後,藝術學生又銳減的原因。
第九章與第十章,談的是同一個事情:藝術家與政府之間關係。第九是從藝術家去看政府,第十章則是從政府去看藝術家。在第九章裡面,作者提出三大政府應該補助的論點,諸如優點說,但其實很快就會被現實挑戰,我印象比較身的是,藝術家及其論述者,在宣稱時大致兩個策略:『藝術是神聖而脆弱的』、『政府有補助、扶持藝術的責任』。這猶如兩個大罩子套到施政者身上,於先前提式的展開後續論述。而政府(書中專指歐洲政府)的確長期補助藝文政策(尤其二戰後),其所造成的最大特色就是,售票單價壓低,因為根據作者推測,若政府全面退出補助,一般20-30歐元的平民票價,會依據成本暴漲到400歐元,一定造成觀眾流失。但藝術補助,他還是很強調:只會造成參與藝術產業者變多,不會普遍增加藝術加收入;
第十章就反過頭去,政府在作者觀念,是一個精細計算、講求成效的老闆。他一開始題了兩個案例:荷蘭政府偷偷為了人民買了一幅畫、荷蘭到德國展示他們的國際性。政府補助藝術,有其收編、正當化政權,對外展示國力的意義,所以不是每種藝術類型都會被補助,而是特定、尤其有助美化政權者(法國等地其實還補助西哈);另外,政府還會被一些所謂藝術專家所掌握補助品味。最後,作者提到歐洲與美國對文化補助的觀念不同:歐洲有相當恐商特色,比較仰賴國家補助,但美國顛倒,他們不信任政府(藝術補助越多,反而越恐懼國家力量),政府的政策大多透過減稅方式間接讓企業贊助藝術。
第十章開始談的是守門人;當然也扣連著先前談過的政府位置。開頭是一個例子,作者還是強調,政府是有特殊藝術品味的,他們在特定時期,會集中選擇特殊藝術作品加以補助,再深究,其實政府組成的專家、審查專家裡面,其實有相當壟斷性、選擇性的狀況,他使用正式、非正式障礙稱之;當然作者是建築在Bourdieu的理論上探討,所以諸如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的詞彙很多。我特別注意到本章最後一頁:大多數的藝術家都抱持著錯誤的觀念,重視才華與努力,但事實上藝術領域,障礙被低估。
這本書我覺得編排不是很好,第一個是他的頁碼在內側,查閱不便。第二個,他在內頁的相對位置設計不好,我現在在看哪一章?沒有導引。後面的註釋很多(含參考出處),僅一開始提示一下是第幾章,後面都沒再提示,同樣一個註釋1,每章都有,我哪知道那個是那個?
第三個,做這其實在章節安排上有意義的。最先開始交代方法、論述思維,之後談藝術家與市場,再談的是藝術家與政府(最後導入一點市場)。其實可以在用『大篇』把他隔開,更便於其思維的區隔與串連。
=========
為什麼藝術家那麼窮:打破經濟規則的藝術產業
Why are Artists Poor?The Exceptional Economy of the Arts
作者:漢斯.艾賓
原文作者:Hans Abbing
譯者:嚴玲娟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10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833205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藝術家只是孤陋寡聞的賭徒嗎?
藝術與政府之間的共生關係為何?
為什麼藝術的特殊經濟狀況持續不斷?
藝術的產業經濟非常特殊。藝術作品的價格跟藝術家的天賦息息相關,但其價格不完全反映藝術作品的品質,即便藝術品在藝術市場上的運作很成功。這是因為人們認為藝術是神聖,且藝術創作不受拘束,但這是真的嗎?
大部份藝術家賺的錢很少。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抱負遠大的年輕藝術家,心甘情願的奉獻給藝術?政府和其他的機關組織也對藝術提供捐贈,試圖提高他們微薄的收入。但是這樣的資助真的有什麼效果嗎?還是補助津貼只會讓藝術家越來越窮。
這是本一反慣例的學說分析,作者以社會學、經濟學的角度交叉說明分析技術經濟的特殊之處,而作者本身即是一位視覺藝術家,他不僅深具洞察力,也能驗證藝術產業的分析。
作者簡介
漢斯.艾賓(Hans Abbing)
是位畫家、攝影師暨經濟學家。現以經濟學家的身份任教於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的歷史與藝術學院(Faculty of History and Art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