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李安得獎,很多評論都衝著李安來。這個邱莉莉,我記得是台南縣民進黨議員。他也投書寫了些電影意見。
一開始看都還好,提到韓國的例子,也對。
不過到最後台灣的解藥,則小弟不敢恭維,關鍵在於,跟前兩天謝志偉保留的意見一樣,這會不會是一個觀光先打再畫靶的現象?
『沒有好的文本』,我覺得才是國片失利的關鍵。其實未必要一定搞什麼大製作或爆破片,日韓現在可以反攻,很多時候是因為題材特殊,比如前兩年紅極一時的『我的野蠻女友』,大家是先認識全智賢嗎?
仔細想來,很多時候是台灣先放韓劇或韓片,發現某個帥哥美女,才繼而帶動偶像風,所以其實台灣的韓國偶像淘汰很快,因為文本替代很快。

認不清楚產業問題與環節在哪,在多資源投入都是浪費。

========
中國時報 2007.09.27 
帶動內需產業 電影才能活
邱莉莉/台南市(市議員)

     《色,戒》首映票房亮麗,證明國內並非沒有電影市場,能抓住話題性的影片仍可獲得觀眾青睞,不過國片在市場占有率萎縮到僅剩百分之一,卻也是事實。

     韓國的電影過去也是以美國製片電影為主,二○○四年韓國自製電影卻拿下六十二%的國內市占率,甚至還外銷一百一十一部韓片到外國,賺取超過十億台幣。根據韓國賣座電影《太極旗》導演姜帝圭的看法,電影有藝術和商業兩面,「台灣電影之所以退步,是因為商業性價值已經崩潰了」。其實,電影本來就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如果商業效益未獲得發揮,則會掉進日暮途窮的惡性循環。

     觀諸韓國近年的戲劇和影片,其核心的「商業性價值」是來自於帶動內需產業的外部效益,這不但讓演員獲得精神層次的成就感,也讓政府全力提供奧援,甘於編列大筆預算資助電影開拍。

     這樣的模式台灣亦可效法,例如目前籌拍的國片《城市美景》是以台南市為取景對象,除了安平老街外,四草綠色隧道、赤崁樓、樹屋、安平古堡等也都將入鏡。若像《城市美景》這類以台灣土地人文為背景的國片能在藝術層次外,也為當地的觀光帶來實質幫助,不但可以堂而皇之央請政府投入更多資源,也可吸引不熱衷電影但對台灣古都有感情、興趣的民眾觀賞,這是國片尋求振興可以思考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