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聯合與中時,都不約而同有這一篇的專題報導。報導角度很像:老戲院的凋落、地產建案的崛起。
類似消息,讓我想起前陣子明星咖啡廳的改建。
延伸閱讀:都更改建 「明星咖啡館」年底拆除
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25991822
大概一些機緣,有幾家老戲院以前時去過,或者是經常路過。像下面景美的僑興,你看到的真的是歷史資料。現在那個攝影的角度,已經全部剷平,要準備開始蓋。大世紀旁的基泰好像這兩天破土典禮之類的吧?在繁忙的羅斯福路上,沒有什麼綠地,倒是豪宅蓋了不少。
其實先前也有些電影院收掉的消息,仔細想來,台北/臺灣的電影業是否蕭條,導致電影院收掉?應該不是,其實注意一些新成立的影院,什麼iMax,還有的說超過2.5小時的電影要多收10元等,其實電影還是很強勢的產業(好萊塢片更強勢),但老戲院凋零,原因為何?
可能是因為區位改變,注意一下幾個收到老戲院的地方,座落位置都比較是老城區、或者是衛星性的區域,反而現在較為連鎖的影院,大概都在鬧區或者是熱門商城。簡單說,人氣意味著影院本身的人潮。
其次是產業本身的轉變。阿凡達這部電影的影響力,在於標舉出新的時代,所以有人說這是3D元年,在電影產業轉型的過程,握有新技術,也當然才握有觀眾,而老戲院一如下述,DVD等市場的確逐漸侵蝕他們的營運,尤其報導可能還沒著重在更關鍵的原因:分享與盜版界。當3D片無法用家庭娛樂設施達成時,自然畫出一個鴻溝,鴻溝一端的就是暴利,另外一端就市場不斷侵蝕。
電影在創意產業內,絕對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產業,與營業額多寡無關,而在於,他是一個技術不斷升級、集資性的產業,同時變動快速。音樂界面對數位化挑戰,電影業更早,更全面。而音樂界尚未發展出新的獲利模式,但電影界已經進入3D元年。
電影的跨界、版權活用,甚至可以跟設計、藝術等領域相通,甚至下面這些關於地產的消息,表面上八竿子打不到,但其實也出現著創意產業跟區位、聚落之間的關鍵議題。很有趣阿!
=====
觀眾變心 建商青睞 不敵影城、盜拷 二輪老戲院變身豪宅
2010-05-07 中國時報 【王莫昀/台北報導】
▲景美地區僑興戲院是北市罕見,位於巷道內、獨棟營業的平房老戲院,年代久遠。(本報資料照片/王超群攝)
好戲 散場了 ▲基泰建設2008年以6.2億元買下士林光華戲院現址及土地,整個基地約200多坪,並向市府申請將整個街廓劃定為都更用地。(張鎧乙攝)
▲北巿西寧南路的中國戲院外觀。(本報資料照片)
外商影城大舉搶灘,國內許多陪伴著四、五、六年級生長大的老戲院,紛紛吹起熄燈號。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近年來全台八家二輪老戲院敗下陣來,卻受惠土地含金量高,成了建商眼中上等建地,紛紛插旗推案。
像位於北市景美羅斯福路的僑興戲院,搖身一變,將推出北巿卅三層最高住宅大樓,每坪開價七十至八十萬元,創區域行情新高;位於士林光華戲院則由基泰建設取得,未來也將推出豪宅。
受到影片租出店林立、盜版光碟充斥、外商影城瓜分巿場下,許多本土傳統老戲院紛紛關門、歇業。根據主計處統計,國內戲院、影城家數已從一九九五年的二百一十六家,銳減至去年的一百零一家,十四年間,銳減逾半。
「以前戲院只靠播出《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名片,一播大半年,即可吸引民眾前仆後繼買票觀看、賺滿荷包的年代已不存在!」去年底才在交九開設京站威秀的京站時尚廣場總經理柯愫吟說,新一代影城不論空間、聲光效果、坐位都大幅顛覆傳統概念,且一座影城就擁有八至十二個廳,播放六至八部影片,像是威秀影城規模相當於過去一整個西門町。除了設備規模外,時下影城與購物中心、餐飲等結合,採複合式開發,一次滿足消費者多重需求,也是傳統戲院敗陣主因。
儘管做不成戲院生意,但戲院地主卻毫不寂寞,因為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建商、中介人前來「喬」土地。
信義代銷協理呂信銓即表示,傳統戲院多開設在早期成熟商圈,土地身價不凡,而擁有這些戲院土地的地主,多是口袋夠深的望族、地方士紳。
「這些私地主,多是很有錢。」呂信銓說,他們多很懂得理財,不會輕易出脫手中黃金土地,像是景美僑興戲院、士林光華戲院等很多都是在不動產巿場中接洽數年,甚至十年才談定名地。
據瞭解,僑興戲院基地附近,當年就有十餘家建商插旗,岳泰建設為拿下這塊地,直接拿出六千萬現金,快、狠、準地買進才順利出線。呂信銓說,這些名地開發商、投資客搶得很兇,有時地主才約A建商要在第二天簽約,但消息走漏,B建商就在前一天深夜造訪,提高價碼,搶先議價。
據信義代銷調查資料顯示,北、中、南都有這種二輪戲院、老戲院變身為住宅、豪宅案例。除上述僑興戲院被岳泰建設買下,且推出北巿最高樓層住宅案外,還有光華戲院由基泰建設買下,計畫推出豪宅案,位於北巿西寧南路的中國戲院由阿曼開發取得已推出「阿曼TIT」、北縣中和巿的中和戲院經弘暉機構整合後推出「弘暉首富」、台中的樂無台戲院經整合為「鼎泰風華」案出售,台南巿也有南都戲院、中國城戲院分別由巨唐建設、巿政府整合。
========
「長春」突圍 藝術電影保生機
2010-05-07 中國時報 【張士達/台北報導】
在連鎖影城生態的全面入侵下,台北市能夠獨立生存的戲院越來越少,放映國片、藝術電影與獨立製片的空間屈指可數,其中長春戲院更是難得成功生存的異數。年初「長春」傳出吹熄燈號,讓影迷同聲一嘆,幸好在接手經營的國賓集團規劃下,仍將以藝文空間的形式保留放映藝術電影的空間。
由六福集團經營的長春戲院,過去原本一度也放映好萊塢電影,但票房總無法與其他戲院相比,於是約在二○○四年開始轉型,專心經營非好萊塢與藝術類型電影,沒想到日片《黃昏清兵衛》光是單廳就可突破百萬票房,讓「長春」對於此一另類路線更具信心。
長春戲院硬體雖不算新穎精緻,但因服務態度親切且尊重藝術創作,電影放到片尾字幕也不提早結束,成為專業影癡型觀眾的最愛。但在整體藝術電影市場滑落的大環境下,「長春」仍開始感受到生存的威脅,去年僅靠《送行者》與《貧民百萬富翁》兩片大賣才不至賠本。因此在鄰近的學者影城關門大吉之後,六福集團決定與接手經營「學者」的國賓影城合作,重新規劃為「國賓影城長春廣場」。此後「長春」大廳雖改映好萊塢電影,但藝術電影仍可轉移到原本「學者」的小廳映演,至少為藝術電影保留一線生機。
========
曾經車水馬龍 如今多吹熄燈號…
2010-05-07 中國時報 【盧金足、唐嘉邦/綜合報導】 放大
圖為老戲院大變身整理表格
曾經是大多數人最主要娛樂的電影院,隨著新型態媒介的興起,陸續走入歷史,恰如幕起幕落,也令業者感嘆戲如人生。
台中市風光卅多年的南華戲院,四年前拉下鐵門;全市電影院至今剩不到十家。「電影院風光時,台中市卅多家戲院,每個星期天成功嶺放假的大專兵,一早就到戲院排隊,連站票都搶著買。」萬代福戲院老闆黃炳熙說起當年,仍熱情十足。
從南到北經營卅多年電影院的黃炳熙,對電影院從無聲到有聲,黑白到彩色,現在更進步到環繞音響,座位舒適,觀影人潮為何不再進電影院,苦思經營對策。面對DVD及坊間租片業興盛,大螢幕的視覺享受,遭遇大考驗。為重現台灣輝煌電影史,黃炳熙成立台灣第一座民間電影博物館,全力投入蒐集、整理黑白電影、海報和古董放映機的行動。他還耗資千萬整修老牌的萬代福戲院,還設計企業包場,推出一次可欣賞兩片的組合套票。如果今天只看一場,第二場可保留改天來看。他又將電影海報製成像電話卡的電影卡,影迷爭相留做紀念。
出租DVD、3D影城、網路電影興起,傳統戲院一家家打烊歇業。台北縣曾經風光一時的三重金國、永和樂華、九份昇平等著名戲院,早已成為過往雲煙。
三重距離北市僅一橋之隔,是外來人口的集散地,民國四十年代起大小戲院陸續開張,五十年代一度高達十多家。其中天台戲院與金國戲院一直是最響亮的兩大招牌。當年每當碰上強檔片上映,如《明治天王》、《乞丐與藝旦》、《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就會在三重幾間戲院外看到大排長龍,有人甚至會強入售票亭強搶先購票。現在除了天台戲院轉型為影城,大部分戲院已銷聲匿跡。
民國五十四年成立的永和樂華戲院,不僅見證國片興衰,還推動樂華商圈的發展。在台灣電影的全盛時期,一廳可容納千餘人的場地,不但坐無虛席,還有不少人寧願花同樣的錢,買站票入場。有時上一場還沒播映完,等待看下一場電影的民眾,已大排長龍,其中以國片《英烈千秋》最賣座。
山城九份在過去採金高峰期間,娛樂業一度輝煌,著名的昇平戲院更是車水馬龍。當時為讓觀眾了解電影內容,戲院會請辨士講述情節,讓劇情更加精采。如有新片上映,院方更是敲鑼打鼓、抬著海報上街宣傳。由於當時看電影的人多,攤販開始聚集,戲院附近酒樓茶室及撞球間林立,盛況猶如不夜城。
=============
不敵影城 西門町、景美老戲院熄燈
【聯合報╱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 2010.05.07 07:30 am
許多老戲院伴隨不少人度過青春歲月,但近年不敵外商影城攻城掠地,台北市西門町、士林、景美及中永和等地一些老戲院,紛紛被建商買下改建,從公共場所變身為私人高級住宅。
老戲院多位於商業區,產權單純、占地廣大,成為建商眼中的黃金地。房地產業者多表示,民眾對老戲院有懷舊感情,「有回憶來加分」,讓建案銷售創佳績。
舉例來說,台北市景美夜市旁的僑興戲院,因有完善的設備及四個影廳,曾經是數一數二的大電影院;但後來轉為播放二輪片吸引學生族群,二○○七年為配合都市更新,走過半個世紀的僑興終於悄悄停止營業。
南庄戲院轉型成懷舊餐廳,布置充滿古早味。
記者胡蓬生/攝影
最近僑興戲院原址已由基泰建設改建成樓高卅三層的摩天豪宅「岳泰峰範」,占地一千兩百坪,是最近五二○檔期北市南區指標大案。業者表示,將以每坪預售價八十萬元問世,創下區域新高價。
另外,台北市公館台電大樓對面的「大世紀戲院」也已歇業,將改建為豪宅「基泰台大」,每坪開價約一百六十萬元,本月就要動工。
基泰建設前年也買下士林光華戲院現址及土地,基地約兩百多坪,預計兩年後推豪宅案,目前還在擴大基地中,目標面積一千坪以上。
西門町則有中國戲院改建成「阿曼TiT」,每坪成交價至少五十多萬元。中和目前最高開價的「弘暉首富」,也是戲院改建案,原址為中和戲院。
另外還有幾間老戲院,也傳出有建商在洽談中。信義房屋舉例,永和美麗華戲院、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的東區全球影城,近來一直都有聽說建商來洽談,但尚無下文。
=====
老戲院變身/走入記憶…許多鄉鎮看不到戲院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翁禎霞/連線報導】 2010.05.07 05:08 am
看電影曾是國人的庶民娛樂,早年各鄉鎮幾乎都有戲院,有的甚至多達五、六間,但隨著家庭視聽的普及,戲院已在不少鄉鎮「絕跡」,在老一輩民眾心中留下無限追憶。
民國六十年代的全盛時期,苗栗縣內戲院近卅家,現僅苗栗市、頭份各一間,其中苗栗市僅存的國際戲院已超過六十年。
竹南鎮廿多年前曾有四、五家戲院,如今全數消失,其中民生、萬國戲院關閉後,相繼變身為生鮮超市,也有戲院拆除後改建公寓。
東平路的厚昇戲院,光復後就設立,廿多年前關閉後淪為廢墟,戲院門口前還有拾荒者寄居;牆上未完全剝落的老海報,彷彿將時光定格在民國七十年代。
厚昇戲院早期上演歌仔戲,苑裡鎮公所前主秘林坤山說,當時民風保守,男女觀眾都自動分開坐,男左女右,小孩子就兩邊跑。遇到歌仔戲演員登台,地方首長或仕紳都來捧場,戲院不僅是娛樂場所,連政令宣導都借戲院場地辦理。
通霄早年也有三間戲院,四、五年級生都還記得,以前生活貧困,孩童都到戲院看「戲尾(電影快結束時),此時都會開放出入口,湧入看電影不用錢,享受電影的最後一、二十分鐘。
說起老電影院,屏東市區有一家專演日本電影的「末廣館」,觀眾席還是榻榻米,當時的觀眾入場得脫鞋盤坐。
光復後,末廣館變成光華戲院,市區電影院一家家興起,最盛的時候,市區電影院曾多達十二家。
=====
老台北地標/明星咖啡館 可能因都更打烊
【聯合報╱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 2010.05.07 02:46 am
其實不止電影院,還有醫院、飯店、孤兒院、幼稚園等設施,由於產權相對單純、整合較易、也多位在人口稠密區,也成為建商相中的改建對象,近年此類設施的更新開發愈來愈常見。
但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認為,北市府應想辦法活化老戲院等設施,不然城市的風味、特色會慢慢被消滅,城市發展邏輯將被商品邏輯決定。
醫院方面,近來市場傳出,某大建設公司計畫以廿億元買下仁愛路上的宏恩醫院大樓進行都市更新,另隨少子化趨勢,大台北有許多幼稚園改為住宅的案例,如永和成功路的榮美幼稚園,已改建為「昇陽國艷」;天母忠誠路「心園幼稚園」改建為豪宅「仰哲」,前陣子標出天價的天母聖道兒童之家,也是一例。
飯店部分,有遠雄近年在台北市中山區推出的「富都」,該案廣告都以舊富都飯店的舊照當素材;還有位於萬華康定路上的麒麟大飯店,目前大片土地已整好,伺機而動。
位於北市敦化商圈、有五十多年歷史的救國團台北學苑,將於年底搬遷,兩千六百多坪土地與房舍將全數歸還國防部,外傳不少建商早就躍躍欲試。還有老台北人藝文地標之一的明星咖啡館,未來也可能因都市更新而走入歷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