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次綜觀下來,覺得焦元溥的專欄越來越有意思。深具批判力與反省。而且都點名批評。沒有大理論、抽象的美學觀點,直接比較國內/外音樂團體/硬體的問題。十分值得思考。
520在高雄做了個大秀,據說兩廳院還率軍南征,陳菊市長世運會、訪陸等,比林志玲還紅。

問題大概也突顯出來了,在音樂、表演藝術現在的大哥在哪裡。我們一直滔滔不絕的說要搞文創、文化產業,說什麼這是未來必走的趨勢,這是國民生活之所向。仔細看看下面介紹這些內容,包括這個標題「國內樂團無一受邀」,這是在唱衰什麼,為何不唱旺台灣?....裡面還出現什麼台灣之恥、自我矮化之類的詞彙...

這個問題真的需要仔細思考一下。第一個國內的藝文消費市場,是否真的是以國外大團為主?以電影業來看,過去20年在低管理的原則下,好萊塢片自然而然的攻佔市場,在藝術與音樂產業方面,是這樣的情形嗎?

第二個問題,這個音樂生產的環境,政府(以及其外圍組織)是袖手旁觀(比如低度管理、尊重市場經濟與專業原則)?還是推波住瀾?

第三個問題,文化市場是否符合市場原則?這個問題我會去想:以前諸如日人、韓人會興起「愛用國貨」的想法,文化產品有個特色,它是具有高度認同性、象徵性的,則,它可以適用「愛用國貨」這一套嗎?當市場被國外大團攻佔,「愛用國貨」的效益或有多少?可以在愛國主義、認同本土的大旗下,強迫國人消費本土團體嗎?假設政府用法令強迫/限制國人進行國外大團的參與或消費的話---這只是假設,事實上不可能存在,因為連看電影,也沒在限制不准看美國片。

先前,也是名人堂,詹副董事長談了一些文創案例(他的篇名是說要給我們潑冷水)。他舉了一些例子,反應詹看待文創的立場:太陽馬戲團、IPod、綠色豐田汽車、波爾多葡萄九、英國曼徹斯特足球隊、台北信義計畫區Room18夜店...;在跟下面焦元溥看待世運會的音樂演出,也是個滿有趣的對比。焦文,也讓我想起湯川學準教授的一句話:

======

焦元溥:不見多元、未聞本土的世運音樂會
 
【聯合報╱焦元溥】 2009.05.28 03:31 am

 
煙花落盡後,無論世運音樂會音響是否如黃睿靚所言「不是很理想」,單就演出內容與規劃,這都是令人難堪,足為永世教訓的音樂會。

聽不到台灣的作品

教訓在哪?我們先看看世運官網如何描述自己的特色:「世運與奧運最大差異,就在世運適合於現有場地及規模適中之場館舉辦,主辦城市不需為世運新建場館或擴增現有設施,另並非所有IWGA(國際世界運動總會)運動項目皆於每屆世運會舉辦,運動項目依主辦城市現有及鄰近場館設施而為選定要素。主辦城市亦可增列些許非IWGA之運動為邀請賽項目。」細看世運六大比賽項,多是具地方特色的運動,包括相撲、飛盤、拔河、跳傘、保齡球、水上救生等等—簡言之,這是一個洋溢多元文化色彩,並能因地制宜,發揚在地文化的賽事。世界運動(World Games)—如世界音樂(World Music),高雄承辦世運,當能讓世人看到台灣特色與文化,讓參賽選手體驗台灣之豐富燦爛,實為國家喜事。

但令人遺憾並錯愕的,是「世運場館落成音樂會」在文化與創意上竟皆和世運精神背道而馳。整場音樂會聽不到任何有關高雄或台灣的作品,也聽不到比賽項目背後的多元文化。籌辦單位以「歐盟主題曲」宣揚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歡樂頌》,卻不知歐盟和歐洲議會雖以《歡樂頌》為代表曲,但只用旋律而捨歌詞,就是為了尊重各會員國的不同語言。不知文化內蘊,已是畫虎類犬,更可笑的是為「慶祝勝利」而搬演俄國紀念拿破崙慘敗的《1812序曲》—主辦賽事理應中立,高雄和法國有何仇恨?聽潰不成軍的「馬賽曲」聽得那麼舒爽?既不見世界多元文化,也不聞寶島在地素材,這樣的音樂會,和高雄和世運,究竟有什麼關係?

國內樂團無一受邀

演出內容和台灣無關已經可嘆,可悲的是連演出主力都和台灣無關。國內諸多樂團無一受邀,反而找個在亞洲巡迴的美國樂團擔任場館開幕。上百人的合唱團明明以國內團體占多數,宣傳卻只置於僅來「卅人」的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合唱團,這將賣力演唱的台灣團隊置之何地?媒體稱在匹茲堡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合唱團的台籍團員為台灣之光,那主辦單位不請台灣樂手,邀了台灣合唱團卻視若無睹,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難道是視其為台灣之恥?這樣自我矮化,甚至自我羞辱的音樂會,居然辦在高雄,辦在世運音樂會,叫人情何以堪!

如此莫名其妙的音樂會,究竟和世運確實有關,抑或只是測試場地容載,掛世運之名行銷?從曲目到演出,是台灣音樂、音樂家或台灣文化真的難登大雅之堂,還是邀國外演出團體方有利可圖,邀國內則無仲介利益可賺?世運受國家經費,居然輕鄙台灣至此,主辦單位必須將決策過程清楚交代!

(作者為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候選人、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

【2009/05/28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